孩子的煩惱,你懂多少?

2019-09-25     道立方課堂

孩子常見的煩惱主要有外界環境導致的煩惱,比如學習上的煩惱,成長環境的煩惱,孩子本身的問題導致的煩惱等。

了解孩子的煩惱,採取正確的溝通方式,幫助孩子減少這些煩惱。所謂溝通交流的方法就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首先了解孩子的心情,接納他的情緒,讓孩子逐漸冷靜下來,良好的關係才是溝通的開始。

很多父母困惑於怎麼把握聽取孩子的意見和滿足孩子要求的界限。其實,這是兩碼事。首先,父母要保持意見一致,建立自己的原則,分清孩子的哪些意見可以支持,哪些不可以支持,關鍵不在於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而是接受孩子的信任。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如果能夠得到父母的信賴感,情況就會好轉很多。所以,建立讓孩子敢於表達想法的環境氛圍至關重要。

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建立容易溝通的環境和氛圍,讓孩子敢於去表達想法時,孩子的煩躁心情就會得到釋放,壓力和煩惱就好減輕。這樣,家庭關係變好了,以後即使出現小問題,小矛盾,也能很好地解決了。

接納和理解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要想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就要知道孩子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就要學會傾聽,傾聽孩子的牢騷,然後用孩子最能理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當孩子出現了任性、暴躁、焦慮、惡言惡行等錯誤的行為模式或者認知扭曲時,父母要知道運用正確的的行為模式,即表揚和肯定孩子正確的行為方式,誘導孩子反覆進行正確的行為,這種認知行為療法是治療一些適應障礙、行為障礙孩子的比較管用做法。

家長的心理素質對家庭的制約很大,家長心理素質水平是形成孩子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條件。家長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以趣激趣,以情動情,以意煉意,以性養性,以正確的教養態度來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子女。


如果您想要更多家庭教育知識,可以私信「家庭教育」,獲取免費微課。

關注【道立方課堂】,在這裡獲得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識,幫你解決家庭教育難題,如果你有好的家庭教育心得和體會,歡迎一起分享,讓我們做家庭教育的守護者和傳承者,把家庭教育推向更高的台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wraZ20BJleJMoPMbg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