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發布第三批自貿區「最佳實踐案例」浙江入選數並列全國第一

2019-07-24   浙江新聞舟山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7月23日,商務部召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複製推廣工作情況及第三批『最佳實踐案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第三批31個「最佳實踐案例」,涉及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等領域,其中浙江自貿試驗區4項入選,占1/8多,與湖北自貿試驗區一同成為入選案例最多的區。浙江自貿試驗區入選案例分別為「海上楓橋」海上綜合治理與服務創新試點、海洋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竣工測驗合一」改革試點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

浙江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堅持走首創性、差別化改革探索之路,特別在推進以油氣全產業鏈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實踐,已梳理形成83項含金量較高的制度創新成果,經第三方評估認為,其中34項為全國首創性成果,其「首創率」41%,遠超國內其它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據統計,自國務院批覆設立第三批7個自貿試驗區後,已經先後向全國複製推廣了2批共48項改革試點經驗,其中浙江自貿試驗區累計10項改革成果入選,以占總數21%的比例位居全國自貿試驗區「首位」。

這次入選的「竣工測驗合一」改革試點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尤其引人注目。

所謂「竣工測驗合一」改革試點,就是針對建築工程項目竣工驗收環節普遍存在的驗收部門多、申報材料多、辦理程序複雜和企業往返跑腿多等問題,按照「標準統一、聯合測繪、以測代核、核審分離,多驗整合、依法監管」的思路,全面推行「竣工測驗合一」改革,搭建統一的信息系統管理平台,實現「一網受理、數據共享、網上聯辦」,企業申報材料由110項精簡至32項,竣工驗收時間由90個工作日縮減到17個工作日,從申報受理、聯測聯核、聯合驗收到不動產登記,企業可在19個工作日內拿到不動產登記證,實現了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全流程、多層級、多部門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標,有效提升了辦事效率。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則是在建築工程「竣工測驗合一」改革取得全部突破的基礎上,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的改革,實現了更高層次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四統一」。即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台、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企業投資項目提交的申請材料由286項精簡至58項,企業投資項目辦理時間由200多個工作日壓縮至42個工作日,改革最大程度地減少了申請材料,提升了政府服務效率,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