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情報機構「摩薩德」到底有多強?

2021-05-15     笑語千年

原標題:以色列的情報機構「摩薩德」到底有多強?

在國際情報界有句著名的玩笑話:「找到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英國軍情六處的地址不費吹灰之力,想找到摩薩德總部的準確位置卻難如登天」。

自建國以來,以色列一直在刀叢中過日子,艱險的地緣政治鑄就了以色列的"鐵血性格"。除了不分男女的全民皆兵之外,以色列還堅持"以血還血"的報復原則換取國家安全。所以,以色列非常注重軍事和情報體系的建設,軍事是立國之公開基石,情報則是安邦的隱秘支柱,兩者相輔相成。

以色列的情報機構「摩薩德」被譽為世界上最高效、最鐵血的情報組織。「為了國家利益,沒有什麼是不能幹的」。正是以色列特殊的歷史與地理環境造就了摩薩德特殊的使命。

摩薩德以大膽、激進、詭秘稱著於世,它和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五處、蘇聯克格勃被公認為「全球諜海四強」。

摩薩德的前身是早就在巴勒斯坦地區存在的猶太秘密軍事組織哈加納的「情報服務隊」。這個組織的工作任務是搜集重點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報,策劃並實施以暗殺、破壞、綁架、營救人質為主的特別行動,以及處理與以色列無外交關係國家的有關事務等。

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英國軍情六處相比,摩薩德人員只有區區 1200 人。這說明想進入這個組織,是極為困難的。首先你必須是猶太人,而且在以色列國防軍服過役,要還會說阿拉伯語。最困難的,是你得接受各種測試的考驗,包括用新的名字和身份去完成一些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些任務通常是給你五分鐘時間,讓你去獲得一個陌生人的名字、住址、銀行卡號和父母姓名等信息。

摩薩德招募特工,最看重的是報名者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摩薩德的信條是 :「如果你被扔出門,那就再從窗戶鑽進去。」正是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讓摩薩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情報界的「神話」。

來看看摩薩德的成績吧。1967 年,摩薩德向以色列國防軍提供了準確的軍事情報,讓以色列在第三次阿以戰爭中,僅用六天便重創阿拉伯軍隊;1968年,蘇聯向埃及提供了一種新式雷達,摩薩德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將整座雷達拆下運回以色列;慕尼黑奧運會期間,11 名以色列運動員被恐怖分子殺害,摩薩德隨即對這些恐怖分子進行追殺,一個也沒放過;70 年代末,伊拉克在巴格達郊區建立了一個原子能反應堆,摩薩德向以色列空軍提供了這個反應堆的準確坐標和施工進度,讓以色列輕而易舉的摧毀了這個核設施。1996年,哈馬斯的炸彈專家葉海亞·阿亞什被手機炸彈炸死,也是摩薩德的傑作......

伊利·科恩是摩薩德手下一名極富的間諜。六十年代,他成功打入敘利亞的核心,竊取了大量絕密政治、軍事情報。令人咋舌的是,敘利亞不但絲毫不知道,反而還提名他擔任國防部長!正是伊利·科恩的情報,讓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獲得了全面勝利。

阿道夫·艾希曼,是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總設計師」,他的手上沾滿了猶太人的鮮血。二戰後,艾希曼喬裝打扮逃到南美洲的阿根廷,從此「人間蒸發」。摩薩德通過縝密的偵察,派出特工組奔赴阿根廷,制訂了一個周密的跨國綁架計劃。

摩薩德特工在阿根廷抓住艾希曼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將艾希曼在不驚動阿根廷政府的情況下,秘密帶到以色列。1960年5月21日,摩薩德為艾希曼注射了大量的鎮定劑之後,將艾希曼扮成生病的航空公司員工,乘坐以色列航空公司的班機,成功帶回了以色列。隨後,艾希曼被以反人道罪送上了絞刑架。

以色列是一個在戰火中誕生且四面受敵的彈丸小國,這讓以色列一直都充滿了安全危機,特殊的國情迫使其將情報工作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某種程度上說,摩薩德是以色列社會的一面鏡子。

以色列是受人口和面積所限,不可能像美國那樣供養一個規模龐大的情報機構,摩薩德也只能是一去人員精幹、效率極高的情報隊伍。所以摩薩德中,既有知識淵博、精通新技術的情報分析人員,也有精通格鬥、射擊、駕駛、跟蹤等「十八般武藝」的高手。

摩薩德的新人,必須在盡短的時間內掌握跟蹤、反跟蹤、偷拍、竊聽、徒手格鬥、使用武器、駕駛各種交通工具的技能,然後長期遠離家人和朋友,執行各種任務。這些特工通常在服役幾年後便不再拋頭露面,因為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9.11 事件後,隨著反恐戰爭的展開,以色列面臨的恐怖威脅也日趨複雜,面臨著各種極端組織手段多樣化的恐怖襲擊。摩薩德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嚴峻。摩薩德也悄然展開了脫胎換骨的改革——放棄大部分間諜職能,將情報搜集工作轉交軍事情報局,改組為一支全球化的特種部隊。

今天的摩薩德主要職能是在全世界範圍內開展「特別行動」,消滅對以色列構成威脅的恐怖組織和個人、抓捕恐怖分子頭目以及摧毀其擁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因為今天的恐怖組織,行動更加詭魅,若還按照以前的分工,摩薩德只負責搜集恐怖活動的情報,而由特種部隊去執行的話,對預防和打擊恐怖組織會有太多的不便,所以今天的摩薩德已轉型為一支既具備情報功能、又擁有特種作戰能力的部隊,隨時能夠直接實施軍事行動,大大提高了反恐行動的效率。

摩薩德「以血還血」的行事風格,也常被人詬病,甚至它的西方盟友們也對此頗有微詞。但以色列一直認為,中東新的恐怖組織一直不敢對以色列下手,就是有「以血還血」的摩薩德的存在 。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前摩薩德特工說過:「相信我,除非你成為其中一員,你根本無法想像摩薩德的工作。現實情況常比好萊塢電影還要驚心動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YTnb3kBAxbFhpvDlsK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