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寶寶添衣有「三暖一涼」的口訣,寶媽牢記,寶寶少生病

2019-08-14     藍象寶貝育兒

立秋之後,很多地區又被颱風「攪和」了一番,氣溫明顯的下降,一早一晚涼爽了不少,人們都覺得舒適,可是寶媽們就鬱悶了,每年夏秋換季、晝夜溫差大的時節,都是寶寶生病的「高峰期」,即使再小心翼翼的「伺候」著,孩子也難免鬧點感冒、發燒的小毛病。

這不,最近鄰居家3歲的小寶就遇到了問題,大雨過後,奶奶想帶孩子出門透透氣,但是外面風比較大,奶奶就拿出毛衣給孩子穿上,還帶著一頂棉帽,結果玩了一圈回來,小寶的腦袋像洗過一樣都是汗,正好媽媽下班回來,趕緊給孩子換上輕薄的衣服,但是當天晚上,孩子就開始打噴嚏,第二天就發燒了。

寶媽認為是婆婆給孩子「捂」得太厚,婆婆則認為是寶媽一回來就給孩子脫衣服、摘帽子,「散了汗」導致孩子受涼,一時間婆媳倆爭論補休,正好帶孩子去打吊瓶,就跟醫生諮詢,聽到兩人的「觀點」,醫生無奈又好笑,告訴她們寶寶穿衣「三暖一涼」的口訣。

立秋之後,寶寶添衣有「三暖一涼」的口訣,寶媽牢記,寶寶少生病

1、暖後背

很多人有這樣的體驗:劇烈運動之後,背上出汗多,風一吹就涼颼颼的,其實是因為背部「屬陽」,而且汗腺發達,如果出汗後不及時擦乾,寶寶就容易受涼。

所以做好背部保暖至關重要,給寶寶穿衣服可以根據後背的溫度:背部摸起來溫熱,沒有出汗,穿著就合適,如果背部摸起來涼涼的,就要及時加衣服,如果背部汗津津的,就要及時擦乾,更換乾燥的衣服。

2、暖腹部

這個很多家長都能理解,從出生開始,給寶寶做好腹部保暖就是重中之重,因為腹部是脾胃器官的所在,一旦腹部受涼,寶寶就容易消化紊亂,腸道免疫力下降,感冒、腹瀉等各種問題就隨之而來了。

所以一年四季都要給孩子暖好腹部,睡覺的時候也不能脫得光溜溜,至少穿個肚兜,或者用毯子蓋在肚子上,如果孩子有蹬被子的習慣,還可以使用睡袋。

另外,夏秋是孩子腸胃問題易發的時期,可以喝點金棘末,幫孩子調節消化功能,增強脾胃抵抗力,讓孩子胃口好、消化好、少生病。

3、涼頭部

孩子都好動,新陳代謝快,產生很多熱量,其中1/3要從頭部散發出去,如果平時把頭部裹得太嚴實,影響熱量散失,容易讓寶寶得「捂熱綜合徵」,更容易受涼生病,圍巾等保暖方法還會遮住孩子的口鼻,影響呼吸。

所以除非冬季溫度過低,或者風很大,寶媽可以給孩子戴上帽子,在室內的時候及時摘掉,而且帽子要選擇純棉柔軟,薄厚適宜,通風透氣的。

小提示:現在正值夏秋換季,早晚會越來越涼,但是中午氣溫還是有點高,寶媽不要給孩子穿上一套衣服就不管了,可以早晚多穿一件,中午熱的時候脫下來,根據溫度變化及時做好增減。此外,老話說:「春捂秋凍」,不要過早地給孩子加厚衣物,捂觸一身汗孩子反而容易感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HSrqGwBvvf6VcSZPr-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