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上幼兒園,小博一直是奶奶接送,也沒參加過幼兒園裡的家長活動,今年媽媽換了工作,有更多時間照顧孩子了,但是上周去參加小博的「開學動員日」,媽媽簡直要懷疑人生了:之前怎麼沒發現,孩子在班裡坐在第一排,跟同學比起來,個頭明顯矮了一大截。
回到家裡跟老公一說,老公也納悶,他1米85的大高個,孩子4歲了只有86公分,比同齡人的標準矮了近10厘米,兩人趕緊帶小博去了醫院,檢查下骨骼發育和生長激素的分泌情況,結果很快出來了,孩子的生長激素水平的確偏低,還存在脾虛,營養吸收不足的營養,才會引起發育滯緩。
看著心急如焚的父母,醫生苦口婆心的勸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按說孩子們吃得更營養,個頭應該蹭蹭長,可是為什麼有很多孩子長得矮小,甚至不符合發育規律,低於身高標準吶?都是家長喂養出來的!在了解孩子的生活、飲食習慣時,醫生髮現,下面這些耽誤長個的情況,小博身上都有。
4歲男童比同齡人矮了10厘米,和這些習慣有關,你家娃中了幾條?
1、熬夜、睡眠不足
原來,小博的媽媽給孩子報了一個「早教班」,就是在幼兒園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每天下午放學後吃完晚飯就去上課,從7點上到9點,回到家再吃點心,洗漱睡覺時就10點半、11點了,睡眠不足,生長激素不能充分分泌,就耽誤了長個。媽媽沒想到,自己想給孩子最好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反而卻害了他。
2、喂養不當,脾胃受傷
家長總覺得孩子吃得多、吃肉多,才能獲得足夠營養、長得快,喂飯的時候喜歡「強迫」孩子多吃,飲食搭配也「偏葷」,沒考慮到孩子脾胃稚嫩,消化能力弱,一旦損傷了脾胃,營養運化的唯一途徑被阻斷,孩子就會出現積食、厭食、便秘等情況,身高增長也慢,腸道免疫力下降,還容易生病。
3、過於寵溺,常吃零食
帶孩子去看醫生的時候,無論什麼病,都會有忌口的食物,零食首當其衝,大部分零食添加劑多、糖分含量高、熱量高,幾乎不含營養成分,孩子經常吃會影響味覺,讓孩子變得「口味重」、厭食,也增加孩子肥胖的幾率,影響孩子發育。
值得一提的是,碳酸飲料是很多孩子的最愛,隔三差五就鬧著要喝,然而,這類飲料不僅會損傷孩子的牙釉質,還會造成孩子體內鈣和磷的比例失調,影響骨骼發育,耽誤長個。
家長做對兩件事,能幫孩子噌噌長個:
1、養護脾胃,提高營養吸收效率:食物只是營養的載體,而脾胃主管「加工」和「運輸」,所以在孩子長個的關鍵期,給孩子喝點金棘末,養護好脾胃,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讓食物順利的被分解消化,營養充分的吸收,就能為孩子的身高增長助力。
2、彈跳運動,促進骨骼快速生長:引導孩子多參加體育鍛鍊,可以增強身體素質,選擇一些彈跳類的運動,如跳繩、籃球、摸高、蹦床等,還能幫孩子躥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