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發現一幅7米「巨龍」圖,距今2000年,專家:不可久留

2020-01-11   有畫說藝

在我國的考古史上發生過很多驚險故事,九十年代初在河南的一次考古,就是讓參與的專家直接都直呼「後怕」的一次考古。故事發生在八六年的初夏,當時河南永城有個農民開山採石,在放炮炸石的時候,突然炸出了一個幽深的通道洞穴來,這事兒一下轟動了七里八鄉,大伙兒圍著這幽幽的石洞口是又好奇又害怕,誰也不知道這炸出來的石洞裡邊有什麼。

古墓通道

不久,一些膽大的村民一合計,結伴下到這石洞裡面去瞧瞧,石洞的通道裡邊是黑幽幽冷颼颼的,大伙兒有的提著油燈,有的把廢舊輪胎紮成火把,有的拿著長棍探路防身,相互拉扯著往通道裡邊探索。這通道很是狹窄,大夥擠在裡面既興奮又害怕,借著一閃一跳的火光往裡看去,大夥都驚呆了:這通道石壁上竟然有一幅幅鮮艷的繪畫,看上去就像是剛畫上去那樣新,但在這幽幽火光的陰冷石洞中怎麼看怎麼詭異。

墓頂

有小伙抬頭看去更是嚇了一大跳,只見洞頂有一條騰空「巨龍」正張牙舞爪,讓擠在通道里的村民瞬間感到一種威壓。退出來之後,有長者斷言,這石洞裡邊一定是座古墓,裡邊一定有不少的寶藏,這消息很快引來了不少盜墓賊也偷偷地往裡邊鑽。文物部門聽到這消息之後也趕緊派人來確認,很快就確定這裡是座距今約2000年的漢代崖洞墓,隨即就對這座崖洞墓進行了保護。

墓內文物

當考古隊正式進入崖洞通道內之後,才發現從洞口到最裡面的墓室一共長達七十餘米,超過三百八十平米的墓室就像是一套現代化的豪宅,裡面不但有衛浴間還有類似臥室倉庫的各種「房間」,最厲害的還是墓室通道到前廳的壁畫,先前村民們看到的那條「巨龍」,就是墓頂的一幅精緻壁畫,那條「巨龍」長達七米,在「巨龍」的四周還圍繞著朱雀白虎等神獸圖案,但詭異的是獨缺「玄武」,原本「玄武」的位置被一個「鴨嘴怪獸」代替,這幅詭異的「巨龍」圖讓考古隊員都看呆了。

墓內設施

除開墓頂的「巨龍」壁畫之外,石墓的立壁也都存在類似的繪畫,但讓考古人員惋惜的是,由於此前村民們自發的「探險」以及後來的盜墓者鑽進鑽出時,他們用的光源都是有濃煙的火把甚至輪胎,不僅將這些原本鮮艷的壁畫給熏得面目全非了,還在「探險」過程中好奇地用長棍這裡戳一戳那裡敲一敲,使得立壁上的壁畫被這裡戳了個洞那裡敲掉了一塊,被毀壞到了無法修復的底部,唯獨墓頂的「巨龍」圖還可以挽救保護。

「巨龍」繪畫

獲知這個情況後,這次考古任務的領導於友先、楊煥成一分析,如若不想辦法,這幅壁畫就可能也像立壁的壁畫一樣被毀,認為這幅壁畫「不可久留」,得想辦法給揭取下來轉移保護,這個揭取轉移的任務就交給了考古專家陳進良先生負責。如何揭取墓室頂部壁畫,此前也沒有太多經驗參考也沒有太多時間去研究,陳進良先生和團隊首先確定了「巨龍圖」的揭取範圍,一共大約不到十七個平方,他們架起梯子採用分塊揭取的方式,將巨龍圖分為五個部分慢慢「切割」,差不多用了四十五天才把這條「巨龍」給「請」出了崖洞墓。

揭取

這幅「巨龍圖」隨後被命名為《四神雲氣圖》,而這個崖洞墓也被確定是漢代梁共王之墓,由於《四神雲氣圖》是考古史上最頂級的墓葬壁畫,此次考古被評為當年的「十大考古」之一。多年後負責揭取工作的陳進良先生回憶說,當時揭取的困難太多時間又倉促,揭取過程中若有個萬一則等於把《四神雲氣圖》給毀了,所以揭取之後他直呼想想都「後怕」。

不過,對於當時來說倉促揭取「巨龍圖」的決定也是迫不得已,當初若不是領導果斷地認識到「不可久留」必須轉移保護,也許「巨龍圖」的結局也會被毀的立壁壁畫一樣了。所幸陳進良先生和他的團隊不辱使命成功揭取了《四神雲氣圖》,讓兩千年前的繪畫文化財富得以存世。如今在墓室遺址仍能在墓頂看到現代仿製品,而揭取下來的真跡則可以去到河南博物院觀賞,至於為何「玄武」被詭異的「鴨嘴怪獸」替代了,還待繼續考證研究。

(文:lu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