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曾是幾千年來最為普及的書寫工具,在四十年前毛筆很快被更為方便的硬筆取代,人們的書寫進入了硬筆時代,由此出現了硬筆書法這一書法「新品類」。上衣口袋中插支鋼筆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印記,但人們對於「寫好字」的追求卻並未因硬筆取代毛筆而終止,以龐中華為代表的硬筆書法倡導者開始登上書法舞台,開啟了全民硬筆書法之風。
龐中華
在七零後八零後的腦海中龐中華絕對算是一代書法牛人,他的書法曾自八十年代初起就紅遍中國,至今火了四十年,從推出第一本鋼筆字帖起就開始風靡全國,至少有上億人練過他的字,四十年來賣出的字帖據說多達三億餘冊,他的學生比史上任何一個傳統書法家的弟子都要多。很多人認真練過那一本本薄紙紅字的鋼筆字帖,可以說是追星之外最為普及的一種「流行文化」了。
硬筆書法帖
但在最近十年間這樣的描紅鋼筆字帖卻越來越少見,相對於過去如今已經很少有學生練習這種硬筆書法,轉而流行參加各種傳統書法的興趣班,而這種「硬筆書法」遭遇到的不僅僅是書法專家的猛烈抨擊,還遭遇到了電腦化普及的時代轉變。
龐中華
一方面不少書法專家批評這種鋼筆書法只不過是「俗字」,比如書法專家田蘊章就以「俗不可耐」四字評價龐中華這種鋼筆字,等於將其硬筆書法排除在書法藝術之外。另一方面人們對於書寫的需求在電腦時代進一步減少,人們忙著提升電腦打字的效率,在忙碌的節奏中少有靜心練字的機會,而國學熱的翻紅而年輕一代紛紛轉向傳統書法的練習,由此造成了硬筆書法第二次時代性的轉折開始降溫。
龐中華書法
曾經紅遍全國的硬筆書法到底是「俗字」還是書法呢?硬筆的出現就是為了提升書寫效率,傳統的毛筆與墨汁分離的特性讓日常書寫極為不便,鋼筆原子筆更適應現代書寫場景,但無論用什麼筆寫字人們都仍然追求要「寫得漂亮」,硬筆書法由此應運而生,它的出現本質就是解決人們對於書寫美觀的需求,而不是為了書法藝術的創新而開闢的「新品類」,硬筆書寫是現代紙筆基礎之下的實用化進程,形成「硬筆書法」其實也算是順應了書寫變革的歷史。
龐中華
硬筆書法練習簡單易成,因此也造成了很多人都寫出一模一樣的字體來,雖然漂亮,但卻缺少了傳統書法多變並極富個性的藝術特徵,因此書法專家才批評這種字是「俗字」。但從現實意義來說硬筆書法讓幾代人都寫出一手方正規範的漢字來,它本身就是為了讓普通人認真寫好每個字為目的,而不是為了人人都成為書法家,在硬筆書法出現之前人們很難參考傳統書法去練好硬筆字,這就是為什麼龐中華的鋼筆字帖一面世就火的原因,因為他解決了普通人想要寫好硬筆字的強烈需求。
龐中華書法
但是,當硬筆書法形成了一種全民書寫流行之後,說它是書法其實也並無不妥,硬筆書法有龐大的使用群體和現實意義,甚至有人將龐中華的字命名為「龐體」,儘管硬筆書法是順應歷史需求而生的實用性書寫體,儘管龐中華本人也是從未經歷過專業的書法訓練,但他的字受到億萬普通人的認可和追捧,就說明這種書法有著美的基礎,將其歸為書法並加上「硬筆」在前也算是實至名歸。
從人們對書法的需求趨勢來看,傳統書法將會越來越區別於實用書寫,而硬筆書法將更注重實用性和大眾美感,無論它是「俗字」還是「書法」都終究繼續衍化,也許千年之後硬筆書法也會變成與傳統書法藝術並列的獨立一類,但就目前而言,硬筆書法無論在底蘊和藝術性上,都顯然無法與傳統書法相提並論。
(文:lu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