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我們人體重要的聽力器官,耳朵健康是否與聽力有這密切的關係,同時也與我們整體的健康有關。
我國古代醫學巨著《黃帝內經》中記載:「視耳好惡,以知其性」。意思是我們耳朵的好壞體現著人體內在性能的改變與否。
而現代研究也發現,我們的耳廓與身體內部的各個器官都是有著微妙的聯繫的,刺激耳朵的不同部位,身體不同的器官就會有反應。
可見我們我們的耳朵與身體的內臟有著經絡連通的感應。因此,有時我們仔細觀察耳朵微妙的變化就可以了解身體內部的變化。
特徵一:耳朵乾枯
中醫認為,耳朵與腎氣相連,腎臟健康與否,能反應在耳朵的聽力和形象上。《靈樞·脈度》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腎精不足,體質較差的人,因為沒有腎氣的滋養,氣血不足,耳朵可能會出現乾枯,沒有光澤的表現。
特徵二:耳朵紅腫
如果是耳朵出現紅腫的問題,可能是身體已經上火了,因為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時,人體會出現內熱火盛,火氣上沖,到我們的耳部,耳朵會發紅,嚴重的就可能出現紅腫的問題。
特徵三:耳朵敏感疼痛
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當我們的身體內部的氣血經絡出現不通暢和淤堵時,或者身體器官出現健康問題是,可能會通過經絡影響到我們的耳部,使得耳部的某些部分按壓會有酸痛等敏感之感。
特徵四:耳朵顏色淡白
體寒,怕冷,常年手腳冰涼的人,耳朵的顏色會比較淡白,這是身體氣血不足,血液循環不暢所致。
每天一套揉耳操,氣血通,壽命長
我們的耳朵雖小,卻連通著我們人體五臟經絡,與各個器官連通。中醫強調:「耳有宗脈之所聚」,我們的耳朵上有著非常多的隱藏穴位,經常按揉耳朵,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疏通經絡,滋補養生的作用。
我們的耳朵非常小,但是按揉的手法卻非常講究,想要揉耳養生可不是這麼簡單的。下面給大家推薦一套揉耳操,大家跟著學,每天一套,延年益壽。
搓熱雙手,雙手手掌打開用掌心將耳朵捂嚴,保證不要漏風,然後用手指叩擊輕輕地叩擊我們耳朵後枕骨處,也就是我們的頸部上方,腦後部的側面。
大家會聽到比較重的「通通」聲。這個聲音非常像是擊鼓的聲音,因此此段操名為「鳴天鼓」。一次叩擊60下左右即可。
我國的中醫巨著《修齡要旨》和《養生十六宜》中,都有鳴天鼓的操作記載。當我們在叩擊時,身體可以刺激我們的聽覺神經,有一定的挺高聽力,並幫助疏通督脈,強本固腎的作用。
當我們用雙手掃動我們的外耳時,會聽見「莎莎」的聲音。當我們的頭暈、精神狀態不佳時,可以做一做這個動作,可以幫助舒緩頭暈不適,並幫助提神醒腦。
當耳朵被我們的雙手來回打動時,我們耳部的血液循環加速,經絡疏通,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養生作用。
我們的耳朵下面的耳窩處,與人們心臟是連通的,經常按摩人們的下耳窩處,可以刺激人體經絡,起到非常好的養心作用。
我們的耳窩上部,也是非常好的養生部位,經常按揉此處,可以起到調節大腦皮層,有鎮靜安神的作用。晚上睡前揉一揉,有助大家睡得更香。
我們的耳朵外部遍布經絡神經,而耳朵的內部同樣如此。我們將雙手的食指伸直,然後插入我們的雙耳耳孔處,雙手食指旋轉摩擦180度,然後拔出。
這樣做不僅可以挺高我們聽覺的靈敏度,還可以幫助耳內部血液循環通暢,刺激和疏通經絡。做次動作時,大家要注意修剪指甲,避免損傷耳內皮膚。
我們的耳垂部位同樣遍布著很多的穴位,揉搓耳垂有助促進睡眠、減少便秘,對腸胃的消化功能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搓耳垂時,注意力道不要太大,並且要長期堅持,每次搓揉到耳垂微微發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