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直接領導(小組長)要求數據造假,但是部門領導不知道,數據很容易被查出來,要服從嗎?
【解析】所有的職場人可能都會遇見這個問題,會計專業的更多,不過這類的事情,做不做,都沒有具體的標準,更沒有都不得罪的超級技巧,這就是個決策問題。主要是考慮下面三大原則,來衡量做不做。
1、風險和收益的問題
一堆狗屎怎麼做的好吃?答案是,不吃。因為怎麼都不好吃。但是為什麼有人能夠吃下去呢,那就是一個億放在旁邊,吃下去錢都歸你。用網友的話來說,信不信能吃到你破產?沒錯,造假就是這堆狗屎。要不要吃,核心的就是自己的有什麼收益。不給好處就讓給你造假,我傻啊。不造假,你給我穿小鞋,總比造假被發現的壓力更小,兩害相權取其輕。回復起來也很簡單:造假可以啊,我有什麼好處?
2、信任和恩遇的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只在意眼前的利益,還需要做長遠的考慮。如果領導之前對你有提拔之恩,知遇之恩,教育之恩,保護之恩,這就需要投桃報李,關鍵時候必須果斷的替領導造假掩飾,這樣彼此的關係才會越來越緊密,才能越來越是自己人,這時候是個維護靠山,展示忠誠的過程。很可能就是領導忠誠考察的手段。通過一起犯錯,會捆綁的更加緊密,回復也來也不難:老大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3、把柄和背鍋的問題
關係一般,領導權力很大,可以直接開除那種,這就需要暫時的忍讓,這就需要使用權謀技巧為自己準備撤退的路線,在辦事的過程中,一定要留下各種證據,「這樣不好吧」「如果發現怎麼辦」「具體我該怎麼做」不斷誘導他,給自己留下證據,一來,這是控制上級的把柄,說不定關鍵時候能夠用的上,二來,而是為自己避免背黑鍋。回復起來,也不麻煩,錄好音:我是你下屬,具體怎麼做,都聽你的!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來,不存在一個巧妙的拒絕。因為,拒絕就是決裂。無論如何自認為巧妙都是徒勞的。所以不如直接說,我膽子小,不做,但我會給你保密。簡單直白。乾淨利落!所以,很時候事情,都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把握好機會,又要規避風險!本文源自「權謀智慧」微 信 公 眾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