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醫生告訴你: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習慣,會讓胃很「受傷」
吃飯不定時,「閒著無事」也鬧病
胃酸的分泌其實很有規律,到了該吃飯的時候,胃會自動分泌出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等,等待食物的到來。
可是許多人卻不注意用餐時間,該吃飯的時間不吃飯,讓胃空等。此時胃液聚集,胃酸濃度上升,又「閒著無事」,於是便惹是生非,開始對自身進行刺激,從而引發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研究表明,在慢性胃炎的危險因素中,進餐不定時危險度高
飯後那支煙,「活神仙」膽汁也反流
然而,胃鏡觀察發現,每天吸煙20支以上的人,多半會發生胃炎或胃潰瘍。吸煙可引起和加重胃病的罪魁禍首是尼古丁。
一方面,它作用於神經系統,破壞正常的胃腸活動,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使胃黏膜的防禦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它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加重了對胃壁的刺激和破壞作用,使胃黏膜受到傷害。
此外,煙草中的煙鹼,可使幽門括約肌鬆弛而造成膽汁反流,加大膽汁反流性胃炎的風險。
暴飲暴食,小則出血大則穿孔
急性胃擴張多數是過度飲食引起的。此時胃內有大量的氣體、液體和食物滯留,由於擴張,胃壁變薄,皺襞消失,加之黏膜損害,胃壁上出現出血點和潰瘍,嚴重時可發生胃壞死和穿孔。
空腹吃藥,誘發或加重胃炎
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等,可導致胃黏膜屏障損害,增加胃酸向胃壁的逆向擴散,導致胃壁毛細血管擴張,胃組織水腫、出血、糜爛,從而誘發或加重胃炎。這類藥物應避免空腹服用。
烈酒下肚,胃黏膜會「害羞」
酒可以直接損害胃黏膜,也可以通過刺激胃酸分泌增多,間接加重胃黏膜的損傷。
若一次喝入大量烈酒,可以引起急性胃炎;長期飲酒無度,則可發展為萎縮性胃炎,甚至胃癌。
有人做過實驗:喝酒後,立即用胃鏡觀察,可見胃黏膜出現片狀潮紅。
過熱、過濃、過勞,胃都傷不起
喝過熱的湯或茶,會對胃黏膜產生直接的物理刺激,從而損傷胃黏膜,引起急性炎症。
經常吃過熱的食物會使炎症反反覆復,形成慢性病變,開始是淺表性胃炎,以後發展成萎縮性胃炎。
而過度勞累會引起胃腸供血不足,胃黏膜分泌失調,也會導致種種胃病發生。
溫馨提醒: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發現胃腸不適要及時就醫,別讓胃病常伴身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wBBnUBURTf-Dn5v9V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