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與地球最近的宇宙天體,也是地球唯一的一顆衛星。
在太陽系的四顆岩質行星之中,只有地球和火星擁有衛星,地球有一顆,而火星有兩顆。地球雖然只有一顆衛星,但卻是重質不重量。月球作為一顆衛星,無疑是獨特的,其與地球的比例超越了已知的所有衛星與其所屬行星的比例,月球的體積達到了地球的1/49,而質量達到了地球的1/81。
月球的大不僅體現在與地球的相對比例之上,其本身也可以在太陽系175顆衛星之中排到第五名,能夠排在它前面的僅有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和木衛一。因為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宇宙天體,所以人類探索宇宙之路就是從月球開始的,如曾經備受矚目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就是典型的例子。
2019年中國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又為人類的探月史樹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一個時刻處於自轉之中的宇宙天體會有背面一說呢?因為月球早已被地球潮汐鎖定,也就是說月球的公轉和自轉方向與速度都是相同的,所以月球永遠都只有一面面向地球,而約41%的面積是永遠背對地球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月球背面。
隨著人類科學的發展和文明的進入,走到宇宙中去是遲早的事情,地球絕不會是未來人類唯一的居住地。然而,人類早探索宇宙的過程中,似乎只是把月球當做一個跳板,雖然人類曾經無數次登陸月球,但對於在月球定居,興趣似乎並不算高,反而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火星上。
多年來人類對於火星的研究,使得火星早已成為了除地球以外,人類最為了解的星球,了解程度甚至超越了月球。
那麼人類為什麼不想在月球上居住呢?其實不是不想,而是太難。在地球上看,月亮是美麗的,而實際上對於生命體而言,這是一顆極其恐怖的星球。在地球上,我們形容一個地區環境惡劣通常會使用到一個詞「晝夜溫差大」,然而地球上所謂的晝夜溫差與月球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月球上的晝夜溫差可以達到300攝氏度以上。造成這種巨大溫差的因素有兩個,一個就是月球太小了,小到不足以擁有大氣層,沒有大氣反射和保溫作用,就會出現白天極熱,而夜晚極冷的現象。月球上白天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150攝氏度,而夜晚的最低溫可以降到零下180攝氏度左右。
月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晝夜更迭很慢。
月球早已被地球潮汐鎖定,所以月球自轉與公轉的速度相等,也就是說月球上的一天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個月,無論是夜晚,還是白天,都會持續14天左右,所以熱就熱到極致,冷就冷個徹底。正是因為月球上沒有大氣、沒有液態水,而且還有著如此巨大的晝夜溫差,所以對於生命體而言,月球極不宜居,甚至沒有改造的價值。
所以人們也就對月球失去了興趣。不過由於月球獨特的地理位置,雖然人類無法將其改造成為一顆宜居星球,但是通過其它的形式而在月球上居住也並非不可能。所謂其它的形式,指的就是在月球上建立封閉式基地。而關於月球封閉式基地的設計完全可以參考我們地球上的蔬菜大棚。
蔬菜大棚的本質實際上就是一種封閉式的生態系統。
人們可以在封閉式的月球基地中建立人造大氣,來起到保溫和隔絕UVD和UVC高能紫外線的作用。而封閉式基地內的植物可以通過接收陽光而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會進一步釋放氧氣為封閉式基地內的人類提供氧氣來源,另外人類還可以通過太陽能為封閉式基地供能。
即使是以人類現有的科學水平來看,要建造這樣的封閉式月球基地在理論上也是可以實現的。幾乎可以預見,人類雖然不會將月球變為人類的常規旅居地,但是將月球變為人類的宇宙基地是未來的必然趨勢,這是由於月球獨特的宇宙空間位置所決定的,不過因為月球並非常規旅居地,所以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踏足月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z9-zG4BMH2_cNUga6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