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鐵東公安分局連戰連捷,破獲3起命案積案

2020-07-26   吉報調查

原標題:四平市鐵東公安分局連戰連捷,破獲3起命案積案

「正義有時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雲劍2020」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四平市鐵東區公安分局把偵破命案積案作為攻堅重點來抓,對命案積案再次進行梳理,重新翻閱當年案卷,抽調精幹警力組建工作專班,多種手段同步上軌,對命案積案進行深入研判,一個多月時間相繼破獲了25年前、26年前和15年前3起命案積案。

在一樁樁命案積案成功告破的背後,是參戰民警永不言棄的堅持,他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克服了疫情期間種種困難和不便,用行動和戰果詮釋著人民警察的錚錚誓言。

扎槍殺害同村鄰居,潛逃25年終落網

1995年,在鐵東區山門鎮,村民王某某在嫌疑人齊某家院子內被殺害,案發後嫌疑人齊某不知所蹤。當時民警獲得的唯一線索只有嫌疑人姓名,其他信息一概不知,為案件偵破帶來巨大困難。

在發現該起命案積案線索後,副區長、公安局長李炳辰對刑警大隊提出明確要求,循線追蹤,決不輕易放棄,務必將嫌疑人緝拿到案。2020年5月10日,刑警大隊成立專案組,對案件進行反覆研究,細緻分析。經過走訪調查發現,齊某並非山門鎮本地人,而是來自雙遼市,民警一刻沒有停歇,立即趕往雙遼市進行調查,並成功查找到嫌疑人齊某的身份信息。民警進一步研判發現,嫌疑人齊某位置在大連市甘井子區。

經過近一個月的細心經營,鐵東分局刑警大隊於2020年5月31日前往大連市對命案嫌疑人齊某實施抓捕,專案組成員在市局技偵支隊的全力協助下,出動警車2台,組成10人抓捕小組,前往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一舉將潛逃25年的命案嫌疑人齊某成功抓獲。

2020年6月1日晚,嫌疑人齊某被押解回四平市。經訊問,犯罪嫌疑人齊某如實供述了25年前使用扎槍將被害人王某某殺害的犯罪事實。

持刀殺害街邊男子,隱姓埋名26年終被擒

1994年6月4日晚20時許,被害人陳某某在鐵東區某村二屯一飯店吃完飯後,想要到路邊搭乘計程車回家。此時從某村四屯方向來了兩台計程車,當被害人陳某某攔下第一台計程車時,乘坐在副駕駛位置的一名男子持刀突然刺向陳某某,導致陳某某當場死亡。隨後,犯罪嫌疑人逃跑不知去向。由於當年案件的唯一線索只有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叫沈某,戶口、身份證號、住址等信息一概不知,為破案工作增加巨大阻力,導致案件一直未破。

命案積案攻堅行動開始後,副區長、公安局長李炳辰高度重視,組織刑警大隊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在主管刑偵副局長王恩武的帶領下,圍繞該起命案積案開展工作。偵查員首先將當年現場的目擊證人逐一找到並了解情況,盡最大可能還原當年的命案現場。

案情基本了解清楚後,偵查員圍繞嫌疑人姓名這唯一的線索展開工作,通過戶籍系統對與犯罪嫌疑人沈某年齡相符的人員進行逐一分析排查,其中一名戶籍於2002年有變動且姓名為沈某的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該男子於2002年將戶口遷出後一直是未落戶的狀態。這一細節引起偵查員高度重視,進一步查詢得知,2013年沈某的同戶人員,在江蘇省落戶,戶籍遷出原因為夫妻投靠,戶口落在了一名叫沈某的戶口中,但名字中的字不同發音相同,身份證號碼有改變,但出生年月號碼未變,偵查員由此斷定江蘇省的沈某即為殺人潛逃26年的命案嫌疑人。

確定嫌疑人身份後,專案組成員立即對犯罪嫌疑人沈某進行研判分析,發現該人在上海市經營一家公司。根據這一線索,專案組成員立即奔赴上海市,查明沈某在上海市的具體落腳點。6月10日上午,專案組成員在沈某經營的公司周圍進行布控,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蹲守,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沈某抓獲。

嫌疑人到案後,偵查員立即開展審訊工作。犯罪嫌疑人沈某起初還在百般抵賴,想要逃脫法律制裁,但在偵查員大量事實證據面前,沈某的心理防線被徹底攻破,如實供述了其於1994年6月4日20時許,在被害人陳某某攔下自己乘坐的計程車時,用刀將陳某某扎死的犯罪事實。據交代,沈某與被害人陳某某素不相識,案發前,沈某夥同自己的朋友前往某村四屯許某某家中進行打擊報復,一伙人打完人之後搭乘兩台計程車逃跑,途經某村二屯時,恰巧遇到被害人陳某某打計程車,沈某以為自己打人的事情暴露,遂掏出隨身攜帶的自製刀具扎向陳某某,導致被害人陳某某當場死亡。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出租屋內發命案,15年前懸案終告破

2005年2月28日,犯罪嫌疑人郭某在四平市鐵東區一歌廳旁的出租屋內將被害人王某殺害後潛逃。

2020年3月份,刑警大隊偵查員對犯罪嫌疑人郭某的社會關係進行梳理,發現其社會關係比較複雜,其現任妻子和孩子在北京,四平的房產已經變賣。偵查員一邊外圍走訪,一邊圍繞其關係密切人員展開調查。經偵查得知,其前妻和孩子在遼寧丹東,四平只有一個侄子郭某某。偵查員多次找到郭某某做思想工作,經過多次努力,最終在郭某某口中得到一個重要信息:犯罪嫌疑人郭某在案發後可能去過丹東。得知這一線索後,偵查員立即與當年的辦案人取得聯繫,進一步確定犯罪嫌疑人郭某案發後前往丹東的事實,偵查員3次驅車前往丹東,在丹東振安分局刑警大隊的配合下,對犯罪嫌疑人郭某的前妻和孩子開展秘密偵查工作。但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工作,並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線索。後經大量走訪得知,犯罪嫌疑人如果在世應該已經80多歲,且當年身體不好,有精神類疾病和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現在很可能已經離世了。

回到四平後,民警通過大數據平台成功查詢到2014年在山東煙台某景區內有一老年男性自殺,偵查員立即聯繫了山東警方,經過確認該人正是當年殺人潛逃的犯罪嫌疑人郭某。與此同時,經犯罪嫌疑人郭某兒子對屍體照片進行辨認,進一步確認該名自殺老年男性就是其父親郭某。至此,該案得以成功告破。

命案必破 彰顯正義

偵破命案,是公安機關沉甸甸的責任。二三十年前,由於技術手段較落後,一些命案積案線索難覓,懸而未破。但一批批、一代代公安民警一直沒有放棄對任何一名逃犯追捕,接續辦案的民警們始終沒有放棄對命案積案的偵辦。

如今,以大數據應用為引領,以新技術、新手段為支撐,多年前限於技術手段一直未能偵破的命案積案得以成功告破,犯罪嫌疑人被繩之以法,不但是對逝去生命的告慰,更是對法律尊嚴的最強彰顯。

在「命案必破、積案必清」的背後,是一支敢於擔當、善於攻堅、能打勝仗的鋼鐵警隊。他們鍥而不捨,窮追不放,徹夜鏖戰,耐心蹲守......他們的辛勤付出卻常常不為人知。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民警去外地抓捕,更是困難重重。疫情期間旅店、飯店都不開門,民警們常常連個住宿、吃飯的地方都沒有。但當成功抓捕嫌疑人凱旋之後,在他們的臉上卻看不到一絲委屈,只有伸張正義後的欣慰。他們說:「這就是鐵東公安的戰鬥作風,人民警察的職責所在。」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顧鑫

編輯:於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