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此地有38萬黃種人,是除中國外,世介面積第二大黃種人地區

2019-10-24     路生觀史

薩哈(雅庫特)共和國,位於亞洲北部,北鄰北冰洋,面積310.32萬平方公里。現在是俄羅斯境內最大的行政區,世界上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首府雅庫茨克。這個地方18世紀才被俄國占領,有著這樣一段歷史:17世紀前25年,哥薩克探險者來到勒拿河畔。其後,由俄國人建立的過冬的地方和城堡(雅庫茨克、日甘斯克、上揚斯克、扎希韋爾斯克和中科雷姆斯克)成了沙俄向亞洲東北部、遠東和美洲西北部進發的前哨陣地。1632年,俄國人在勒拿河右岸興建雅庫茨克城堡,它是後來的雅庫茨克市、即現在的薩哈共和國(雅庫特)首府的基礎。這一年雅庫特併入了沙皇俄國。

生活在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境內的雅庫特人屬黃色人種西伯利亞類型,長相與中國人種相似,是除中國以外世界上面積第二大黃種人地區。20世紀晚期約有38萬人,使用雅庫特語,內分多種方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雅庫特人原信仰薩滿教,18世紀被俄羅斯帝國征服後,多數改信東正教,但仍有少數人始終堅持其薩滿教的原始信仰。雅庫特人早期歷史很少傳世,但其敘述詩故事可追溯到公元10世紀。

歷史學家分析認為,雅庫特人發源於貝加爾湖一帶,中世紀(10世紀)時為防範布里亞特人北遷至北極圈一帶至勒拿河、阿爾丹河、維柳伊河及雅庫特共和國,那裡也是全世界最冷的地方維科揚斯克(冬季時氣溫可降至攝氏-60度),他們有80個部落,各部落又有很多氏族。隨後,雅庫特人趕走了大多數通古斯人,融合了一部分鄂溫克族與埃文人,而他們就是中國史籍里的高車人的後裔。

提到高車人,今天的中國人都會想到那首著名的《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歌是被敕勒族人斛律金唱響的,在中國的史籍里,敕勒與高車就是一個民族。《新唐書·回鶻傳上》:「回紇,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輪車,元魏時亦號高車部,或曰敕勒……其部落曰袁紇、薛延陀、契苾羽、都播、骨利干……凡十有五種,皆散處磧北。」

雅庫特人的祖先來自敕勒人部落之一骨利干,他們居住在安加拉河至貝加爾湖以南,那裡夏天幾乎沒有日落,出好馬。公元647年,骨利干遣使來獻馬,唐以其地為玄闕州 。後來,骨利干有一部分融入了回紇汗國,另一部分成為了雅庫特人。

《唐會要》中說:「骨利干處北方瀚海之北。二俟斤同居。勝兵四千五百。口萬餘人。草多百合。地出名馬。其國北接冰海。晝長夕短。日沒後。天色正曛。煮一羊胛才熟。而東方已曙。蓋近日出之所也。貞觀二十一年正月內附。」意思是,北方有一個叫骨利乾的國家,一萬多人口。國家北接北冰洋。太陽落下去,餘暉還在,煮一個羊肩剛熟,太陽又出來了。這個國家於貞觀二十一年內附唐朝。

玄闕州是唐朝最北的一個州,在那裡可以看到極晝現象。《舊唐書·天文志》:「北方其沒地才十五度余,昏伏於亥之正西,晨見於丑之正東,以里數推之,已在回紇之北,又南距洛陽九千八百一十里,則五月極長之日,其夕常明,然則骨利干猶在其南矣。」意思是,太陽高度15度,黃昏在正西,早上在正東,若以里數計算,已經到了回紇的北邊,推算距洛陽9810里。到了五月,沒有夜晚。骨利干應該在它南邊一點。

《酉陽雜俎》說,骨利干進貢唐朝的馬非常好,「骨利干國獻馬百匹,十匹尤駿,上為制名」。《唐書》也將骨利干稱作「骨利」,其地在龍朔中(公元661-663年)改名余吾州 ,隸瀚海都督府。

雅庫特人以生產鐵器而聞名,這是因為他們把超自然力量歸於鐵匠身上,認為鐵匠的技藝是神授的才能。但他們也制陶,這在西伯利亞各部落的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最初,他們只養馬牛,後來從埃文克人那裡引進馴鹿養殖。

北極地氣候惡劣,雅庫特人一直過著遊牧的生活,因為牲畜在一年大部分時間裡須留在欄內餵食,河、湖捕魚也便成他們第二重要的經濟活動,也發展和傳承了一些手工技藝,例如象牙雕刻、本刻、寶石製作等等。

雅庫特人以數十萬黃種的存在,至少可以為今天人們研究中國北方少數民族起源及膚色問題提供借鑑,比如,高車或敕勒他們本來的膚色是什麼樣的,他們和同被丁零的鐵勒到底是不是一個民族,以及他們和突厥人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等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ejM_G0BMH2_cNUgEj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