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康有為的生平事跡,雖然諸多歷史學家已寫下了許多專著,但對於他在1916年秋至1927年春這段時間裡,曾一度超脫世外,遁身茅山的往事,卻至今鮮為人知。他是怎麼死的?比較科學的說法是這樣的:民國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1927年3月29日),康有為去一位廣東同鄉家中作客。回家飲了一杯檸檬紅茶,腹痛如絞,請了兩位醫生診斷,一位日本醫生斷為食物中毒。20小時後,於民國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1927年3月31日)清晨5時逝世。
但是,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夠詳細的,因此,對於康有為的死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最讓人不能相信卻流傳最久遠的要算「死於晚年換活法」之說了。這種說法據說是當年登報了的,作者是一個叫高拜石的人,曾做過新生晚報、華報、寰宇新聞等報紙的編輯及主筆。高拜石的文章題為《康梁師徒之割》,發表在1958年《台灣新生報》的副刊上,說是康有為年輕時稟賦絕異,聲若洪鐘,老了非常苦惱,總想回到年輕時的樣子,愛吃一些保健的藥品,也請名醫為其「返老還童」。有一天呢,這名醫就來了,是一位上海的醫生,叫江逢治,和康有為很能談得來,江便介紹了一位擅長於「返老還童」的德國醫生給康有為,請這個德國醫生給為康有為想想辦法。以下我們用原文:
這個德國人,自稱是個醫學博士,誇張他的醫術,能將猴子的什麼腺,移植在人的身體上,則可起衰振敝,但須將已無作用價值的「活法」(睪丸)割去;並在報紙上大事宣傳,說經「改造」之後,在「某方面」可以像生龍活虎般;另外還邀請上海許多名流,情願免費給他們「返老」。經過江逢治的介紹,這德國人以康(有為)有虛名,如經其品題,聲價何止十倍?因此便表示歡迎。
人家歡迎,所以,康有為便去了。當天夜裡,康有為沒能回來,託人帶話過來,請家人不必牽掛,十日後,他便可回家。家人不放心,著急,怕他出事,就讓帶話的人領著前去找他。到了地方,家人才知道他在醫院裡,德國醫生已經為他做過手術了。家人進入病室,見康有為臥在床上,顏色如常,毫無病態,對家人笑說他割睪丸易腺的經過,並說:「早給你們說,必不讓我出門了!」事後,康有為寫了中堂對聯贈德國醫生,當時《晶報》載有《聖殿記》,說德醫騙康,康還和德國人打了官司,但在第二年的二月二十八日,康便沒有「還童」而死了。
這個已經很詳細了,我們認為它是瞎編的同時,覺得康有為一生很有趣——早年進行戊戌變法不成功,晚年「改革」或者是「改良」身體又失敗了,看來,不管是變法或者「改革」、「改良」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其中也許有一些人對康有為的諷刺,但不得不承認在康有為的身上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同時,康有為又是一個十分會經營自己的利己主義者。
我們把這放在一起說。變法需要錢,康有為等人沒錢,就主張把把蒙古、新疆這些在他們看來沒用的地方賣了,換成銀子,來支撐變法的運轉,這種想法一般人想都想不出來,何止奇異?後來,變法失敗了,康有為逃到了海外,很缺錢,怎麼辦呢?他偽造光緒衣詔欺世盜名,斂了很多財。那時候,和他一起變法的那些人已經被處決了,衣詔是真是假沒人知道,他只管拿它弄錢便是,夠利己了吧?
康有為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對西方文化比較崇拜,在這個問題上,他也有很多想法。比方說,在《大同書》里,他就認為西方人的白皮膚很好,要對東方人的黃皮膚進行改良。怎麼改良呢?他提出從西方「引進」一批白皮膚的女人,同時,從東方「輸出」一批黃皮膚的男人,讓他們通婚,如此一來,不出百年,全世界人的膚色都就成了代表著高貴的白的,世界就不存在膚色歧視了,就大同了。他的學生看了他的這一想法,都大呼行不通,會引發「大地動」的。嗚呼,夠奇異了吧?
利己呢?說2件小事吧。在《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中,梁漱溟披露了康有為兩件關於古玩的醜聞:一件是,康有為在陝西西安的臥龍寺參觀時,將寺中多卷珍貴的古版佛經裝到他的騾車上試圖盜走,後被人發現並追回。還有一次,康有為向銀行家余凡澄「借」一幅十分名貴的字畫,試圖據為己有。余凡澄多次討要不得,便不得不派許多人到康家強行索回……唉,這都利己成醜聞了。
還有呢,康有為這個人可能還比較遊蕩比較色。這些事情可以說明:落魄上海,他天天狎妓,卻無錢償嫖資。久而久之,讓妓家知道了,群到他所住的客棧索取,康有為覺得很不好意思,就往廣東逃。上船之日,各妓家都到船上來找他,搜了半天找不到。開船後,有水手看見船板內有人,大驚,呼眾人來看,正是他——康有為先生。後來,有人寫詩諷之:「避債無台卻有舟,一錢不值莫風流」。
民國七年(1918年),康有為春夏暢遊杭州,「挾妓游湖」,並乘興做詩一首,開頭便是「南妝西子泛西湖,我亦飄然范大夫」。把風塵女子比作西施,自己比作范蠡,一時被傳為笑柄。後來,他泛湖閒遊,忽見一位妙齡女郎在浣紗,疑是西施再世。經打聽此女叫張光,年僅18歲,尚未婚配。他趕緊託人提親,張家見他上了年齡,老了,婉言相拒。但在他的堅決要求和媒人盡力撮合之下,家境貧寒的張家最終點了頭。民國八年(1919年),他在上海舉行婚禮,親朋好友盡皆道賀,唯獨妻妾兒女均不贊成這門親事,以集體缺席婚禮相抵制……唉,那一年,他年逾花甲,是60多歲的人了。
老了老了就要正經,如果老了還玩這些,就會被說老不正經。而若結合康有為的奇異與利己,高拜石的瞎編也是會有人信的,它或能讓「老不正經」名符其實吧。有個詞叫空穴來風,意思是有了洞穴才進風。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什麼樣的人也總會留下什麼樣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