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海幼托機構陸續開園,松江新浜鎮中心幼兒園大班,全班38個同學只有1名小男孩返校上課,近一百平方的教室只有同學和兩名老師:一人上課,一人吃飯,一人睡覺,老師全程陪伴。
網友:代入感太強,我都要窒息了。
網友評論:
錯時錯峰減少聚集和交叉
恢復開園之後,幼兒園將實行錯時錯峰入園,並進行封閉式管理。在入園環節上,幼兒園也做了不少調整,儘量減少無關人員入園是宗旨。
張艷君說,以往家長可以把幼兒送進大門,經過校醫晨檢之後,由老師帶進教室。此次返園之後,家長將被「謝絕入內」:幼兒測溫之後,由保健醫進行體檢;此時,家長在門口等候。當幼兒一切正常,幼兒園告知家長後,家長方可離開。在體檢時,保健醫將重點檢查孩子的喉嚨、手等部位,及時發現皰疹性咽炎、手足口等疾病。「我們不僅要防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要防範這個季節可能出現的其他類型傳染性疾病。」
石景山區實驗幼兒園還為家長送園和離園規劃了不同的路線,並在幼兒園門口專門開設了一個等待區。離園時,被廣播叫到名字的家長抵達等待區,由老師將孩子送出校門,家長為孩子佩戴好口罩後離開。
張艷君介紹,經過前期摸底,8日大概會有3個班的孩子重新回園。為這三個班的孩子,幼兒園設計了各自專屬的上下樓路徑,最大限度避免交叉。
「大班的孩子有自主活動的經驗,所以我們會鼓勵孩子們自己從校門口進入班級。」大興七幼園長趙旭瑩介紹,在這段距離里,每隔幾米也會設置點位,由老師進行指引和看護。為此,幼兒園添加了看護力量。在大興七幼,中小班的老師們將提前到崗,在配合大班老師工作的同時,也提前適應和熟悉。不少幼兒園也將之前的輪班制進行了調整。同時,門口設置的一米線也成為標配,方便接送家長保持距離,避免聚集。
在用餐、午睡、遊戲等環節,各幼兒園也都進行了方案的細化。石景山區實驗幼兒園將餐具的消毒時間由之前的20分鐘延長到了30分鐘,玩具、圖書的消毒更是列在了幼兒園老師每天要完成的任務清單上。對於手工活動需要使用的剪刀、膠棒等物品,幼兒園保證孩子人手一份、專人專用;圖書、玩具也將進行分批投放,消毒後再供孩子們使用。經過考察,學校還購置了消毒水機,不僅更加安全溫和,也節約了成本,避免了物品存放時間過長可能造成的失效。
在防疫的前提下,幼兒園的遊戲、活動豐富程度一點兒都不減。趙旭瑩說,返園後,幼兒園依然會保證每天不少於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每個班錯時活動。與之前相比,孩子們活動的場地有所擴大。石景山區實驗幼兒園則為每個班級劃定了專屬活動區域。在活動形式上,以往的集體操等形式更多地被分散性活動所代替。
「拱手禮」將取代「抱一抱」
幾個月不見,小朋友之間摟一摟抱一抱再正常不過,讓許久不見的小夥伴保持距離可不是件容易事兒。不過,幼兒園也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我們會讓老師以身作則。」張艷君介紹,入園後,老師們會以別樣的「拱手禮」來迎接孩子,並邀請孩子們參與其中,「小朋友,你們發現了嗎?今天老師跟你們打招呼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呢?」同時,幼兒園還以「愛的教育」為主題,研發了系列遊戲和活動,將以趣味性的方式帶領孩子們認識一米距離有多長,讓小朋友們發動聰明才智,說說「保持一米距離有哪些方法」。
大興七幼在前期就開始了鋪墊。趙旭瑩介紹,在前期幼兒園的線上研學活動里,幼兒園就提前滲透防疫知識,讓孩子們了解重新回到幼兒園後與此前會有哪些不一樣。「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孩子們在家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和意識,所以我們也會邀請孩子們自己獻策,主動說一說自己要有什麼改變。」同時,定期的線上見面會和小組討論一定程度提前解了孩子們在家的「相思之渴」,久別重逢的興奮得到了一定緩衝。趙旭瑩說,入園後,幼兒園也會倡導孩子們新的表達方式,比如擺擺手、微笑一下等,「老師們正面示範,善意提醒。」
幼兒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也是幼兒園關注的重點。趙旭瑩說,近期,老師們開始把園內熟悉的場景做成小視頻推送給家長,激發孩子們想要回園的慾望。此外,老師們通過平時的在線活動就敏銳捕捉著孩子的變化,及時進行個別性指導,減少回園後的不適。比如,有孩子在聊天中,隨口一提,「因為我一邊吃飯一邊玩兒,爺爺奶奶今天又批評我了。」老師便會意識到,小朋友在家期間的飲食規律是不是出現了問題,及時找家長進行溝通。
石景山區實驗幼兒園攀爬架下搭起綠色帳篷,作為臨時觀察點
石景山區實驗幼兒園小木屋、綠色帳篷的設計也是因為考慮到了幼兒的年齡特點,「一旦啟用,可以減少孩子們的恐懼感。」此外,由於此前班級各自回園的幼兒數量有多有少,石景山區實驗幼兒園對於回園的幼兒重新劃分了班級。但是與以往的「合班」不同,此次調整會保證「原教師」的配置,也就是說,每個孩子身邊可能會出現新的小夥伴兒,但依然是熟悉的老師。
不返園還可繼續線上學習
除了安全考慮,讓不少家長猶豫不決的還有一個原因:入園沒多久就將迎來暑假,「折騰」這麼一次有意義嗎?對此,大興第一幼兒園園長白淑新認為,即使時間不長,返園對於幼兒依然有一定的幫助,「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可以收收心,為幼兒園生活收個尾,開啟新的行程。」她介紹,一般幼兒園都會對大班的孩子進行幼小銜接的滲透。
大興一幼的老師們就趁著假期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升級,以更好地培養孩子們升入小學後所需要的適應能力、思維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等。「比如,我們會帶領孩子們以遊戲的方式判斷在雜亂的聲音里能聽到什麼,這其實是一種專注力的培養;也會以任務單的方式,讓孩子們感受時間的觀念等。」
當然,不能來園的孩子也不會有遺憾。石景山區實驗幼兒園園長張艷君表示,對於這部分孩子,幼兒園會持續進行線上研學,以「垃圾分類」等為主題進行活動設計,讓孩子們在家也不寂寞。
提醒:返園前要提前收心
馬上要返園了,在此期間,家長應該做什麼準備呢?不少幼兒園園長不約而同提到了「規律作息」。記者了解到,很多幼兒園已經把在園生活的一日作息情況提前發給了家長,「家長們可以根據流程,提前給孩子收收心。」趙旭瑩說。
趙旭瑩提醒,家長們要本著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向幼兒園真實告知幼兒的健康情況,「不要為了順利返園,對於孩子出現的一些不適就進行淡化甚至隱瞞。」她介紹,在剛返園的過渡時期里,如果孩子情緒不好,身體的一點點不適就有可能爆發,不利於孩子的健康。
此外,家長還可以幫助孩子們提前做好情感和心理上的準備,比如對於幼兒園的生活場景進行提前演練,減少入園後的陌生感。大興一幼園長白淑新建議,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們多回憶回憶幼兒園的美好,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加回園的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