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去世後,其他人個個都是富翁,唯獨孟小冬生活悽苦無人問

2021-03-30   張愛談情說愛

原標題:杜月笙去世後,其他人個個都是富翁,唯獨孟小冬生活悽苦無人問

文|晨夕

杜月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從一個小癟三混進十里洋場的大上海,最終憑藉過人的「智慧和膽識」,成為上海最大的黑幫幫助。

當然,雖然黑道起家,但杜月笙卻非常講「義氣」,所以他才擁有多重身份,現代實業家、社會名流與地方領袖,也是當時活躍的政治風雲人物。

杜月笙做人很厲害,不管是對前清遺老、軍閥政客、社會名流,還是金融工商巨子,無不執禮甚恭,傾力結交。包括當時蔣士門下的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等,都是他的密友。

對外如此,對內也如此。

杜月笙一生共有五房太太十位子女,不管對哪一房,哪一位子女他都疼愛有加,他曾說:「打什麼都別打女人。打了,你就什麼理由都沒有了。

作為一家之主,杜月笙是大家族的靠山,但他規定,杜家的後代均不可走黑道,他們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都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

其實,杜月笙去世前,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勢力了,而且萬貫家財也沒有剩下多少,現金只有十一萬美金。

對於財產的分配,他是這樣的,給五個妻子一人一萬,兒子一萬,女兒六千。

雖然繼承的家產有限,但杜月笙的後代都混的非常不錯,有的做生意,有的開餐館,有的搞藝術。

深受父親的影響,他們低調、謙遜,最終在自己的領域,成為了佼佼者,身價不菲,可以說是延續了杜家的風光。

不過,和其他人相比,小他19歲的孟小冬過得就悽苦了,杜月笙去世後,無兒無女的她,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1:一見傾心

杜月笙是個戲迷,孟小冬是赫赫有名的「京劇名伶」, 初見孟小冬那年,杜月笙三十二歲,孟小冬才十二。

那年,已成為名角的孟小冬,在31天內連演39場戲,在無數觀眾中,就有杜月笙。

雖然看過許多名伶,但杜月笙看完孟小冬的戲後,還是被驚訝到了,百忙中他依然為她捧場,還特意送上了訂製的花籃,雙手抱拳致意。

年齡尚小的孟小冬,還不懂什麼男歡女愛,只是覺得這人挺給自己面子,就衝著杜月笙笑了笑,也是這一笑,讓杜月笙心中起了漣漪。

此後,杜月笙就默默地關注著孟小冬,他也在等待這位童星長發及腰時,有一種期待深埋在心裡。

待孟小冬十八歲的時候,杜月笙已經是名震上海灘的大人物,孟小冬也徹底走紅,成為了戲曲界名聲大振的女明星。

那年冬天,因一直欣賞孟小冬,杜月笙便上門拜訪,此時,當年的小女孩已出落成風華絕代,氣質不俗的美女。

混跡江湖的杜月笙,見到孟小冬後,竟然有一絲絲的慌亂,甚至不敢和她對視,可見孟小冬的魅力有多大。

唯一遺憾的是,雖然如願見面,可此時的孟小冬早就心有所屬,她和梅蘭芳已經成為了「金童玉女」組合,甚至有締結百年之好的意向了。

雖然是上海灘呼風喚雨的人物,但佳人已有歸宿,杜月笙也無可奈何,只能怪「緣分太淺」。

那次從北京回上海的路上,杜月笙很失落,若是一般黑幫人,肯定會想方設法地「奪人所愛」,但杜月笙讓人佩服的地方就是,他不會做那些卑微的事情。

在他眼裡,愛情不是買賣,也不是用勢力可以剝奪來的,愛是兩情相悅的事情,所以,縱然心裡難過,可是他依然選擇祝福對方。

只是那時候的杜月笙沒有想到,多年後,孟小冬會成為他明媒正娶的妻子。

2:愛情破碎

孟小冬和梅蘭芳的愛情,在當時轟動一時,按照孟小冬高傲的個性,若不是真愛,斷不會做別人「偏房」的。

可幸福的生活總是那麼短暫,最初的激情過後,梅蘭芳來孟小冬住所的次數越來越少了,而且,一些重大場合,梅蘭芳都是帶著二房夫人,她似乎難登大雅之堂。

沒有了事業,愛情也變得面目全非,孟小冬一個人寂寞度日,她偶爾會有怨言,但只要梅蘭芳說幾句好話,她又覺得一切都值得。

再聰明的女人,在愛情面前,都會失去判斷力。可是,縱然她百般退讓,也未能換來地久天長

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梅家大伯母去世,孟小冬不請自來,身懷六甲的梅二夫人擋在門口,她強勢地說問孟小冬:「以何身份來弔唁?」

孟小冬回答說:「梅蘭芳的妻子。」

梅二夫人突然變臉,她手持菜刀向梅蘭芳說;「如果今日讓孟小冬進入梅家,必是一屍二命。」

眾人看著這齣好戲,孟小冬的尊嚴碎了一地,她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梅蘭芳身上,以為她摯愛的男子會為她出頭。

然而,梅蘭芳的做法是勸孟小冬回去,他說:「你先回去吧,不用弔唁。」

這就意味著孟小冬跟梅家沒有關係,她永遠是梅家門外的人,連小妾都不如,她的愛情夢轟然倒塌。

孟小冬終究不是普通女子,經過這麼一折騰,她對這段婚姻徹底失望了,對梅蘭芳也毫無留戀之意。

於是,孟小冬登報主動提出分手,雖然梅蘭芳再三挽留,但孟小冬心已死,哪怕她有不舍,也堅決不回頭。

就這樣,四年感情灰飛煙滅,這段愛情神話終究沒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孟小冬甚至對梅蘭芳說到:「我此生,要麼不唱戲,再唱也定不會比你差:要麼不嫁人,再嫁之人定不比你差。」

後來證明,孟小冬說的並不是氣話,她的霸氣宣言都實現了,後來拜師余叔岩,從此之後「冬皇」之名無人不曉。孟小冬再嫁之人,就是威震上海灘的杜月笙。

3:再續情緣

孟小冬雖然霸氣分手,但其實她心裡並沒有忘記梅蘭芳,為此一病不起。

後來孟小冬就去了上海,請一名律師為她善後離婚的事情,但她的姐妹姚玉蘭建議她不要與梅蘭芳打官司,因為這樣會對雙方的名聲不利,乾脆要一筆分手費,對比都好。

於是,孟小冬提出4萬分手費的要求,梅蘭芳對孟小冬也是情真意切,二話沒說就同意支付這筆費用,但當時他手裡還沒有這筆錢。

這時,杜月笙就起到了關鍵作用,他二話沒說自己偷偷墊上,所以孟小冬最早拿到的錢,其實是杜月笙的錢,不過後來梅蘭芳把自己的房子賣了,將錢也還給了杜月笙。

自從孟小冬和梅蘭芳離婚後,杜月笙仿佛又看到了希望,他一直默默關注孟小冬的動向,他聽說孟小冬病了,趕緊派了艘遊輪前往北京請名醫孔伯華,這份真情,讓人動容。

抗戰爆發後,杜月笙又時時關心孟小冬的安危,甚至就讓她留在杜家,雖然杜月笙對外是狠角色,但對孟小冬他卻很溫柔,而他接連數年的付出,終於感動了孟小冬。

1946年,58歲的杜月笙終於修成正果,37歲的孟小冬終於決定以身相許。

雖然他們之家有著19歲的差距,但此時的孟小冬已經看盡世間百態,她也清楚,世間再也找不到一個,像杜月笙對她這般好的男人了。

杜公館人多複雜,但孟小冬卻不爭不搶,她只負責照顧杜月笙,平日少言寡語,對一切事情都置之不理,在她心裡,這裡只是庇護所,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

1949年,杜月笙遷居香港,孟小冬也陪同前往,當時的杜月笙已經病入膏肓,生活起居,基本都是由孟小冬照顧。

因時局有變,1950年,杜月笙決定舉家遷往國外,在算計護照的時候,孟小冬突然說了一句: 「我跟著去,算丫頭呢還是算女朋友呀?」。

此時,孟小冬來到杜家已經整整4年了,雖然杜月笙對她疼愛有加,但卻一直沒有任何的名分。

不管在什麼年代,一個男人若沒有給女人名分,女人都是沒有尊嚴的。

孟小冬的一句話,讓杜月笙愧疚不已,當即決定與孟小冬成婚。

其實,此時的杜月笙已走到了人生末路,他是家人的親人的攙扶下,與42歲的孟小冬成婚的。

對於這場婚禮,孟小冬是滿意的,雖然杜月笙已經行將就木,但她也是有丈夫的人了,所以在婚禮儀式的時候,孟小冬熱淚盈眶。

一個女人,最大的心愿,莫過於和心愛的男人成婚,和梅蘭芳在一起,孟小冬太委屈,還好杜月笙給了她名分和尊嚴。

4:晚年深居簡出,孤獨度日

成婚後不久,杜月笙就因病去世了,孟小冬沒有孩子,一個人獨居香港每日深居簡出,專心教導弟子。

不管是「冬皇」,還是「杜夫人」,仿佛都和她無關了,往日浮華褪去,她的人生只剩下「簡單」二字。

1967年,孟小冬搬至台灣。

到了台灣後,孟小冬已經不是杜月笙的未亡人,她不去杜月笙的墳墓弔唁,也不和杜門後裔,以及徒子徒孫聯繫,單獨一人棲居在台南一個小城市裡。

那裡清靜幽雅,仿佛世外桃源那般,左鄰右舍不知這位年過花甲、氣質不俗的老婦人就是當年紅極一時的坤伶「冬皇」。

可以說孟小冬的晚年是孤獨且悽苦的,她身邊除了一個僕人,並沒有什麼親友,曾經那熱鬧的人生,猶如前世一般。

1977年,孟小冬因哮喘病逝,孤單地走完了自己風雨坎坷的一生。

回看孟曉東的一生,幼時天賦異稟,一唱成名;豆蔻年華,以為得遇良人,到頭來卻是一場泡影;半生漂泊後,她終於投入了杜月笙的懷抱,在亂世盼來了一曲細水長流的愛情,和半世安穩的人生。

唯一可惜的是,她人生的最後歲月,過得有些淒涼,身邊無伴侶、無子女,只有她一人細數流年。

(本文原創首發,抄者必究!!!)(大家好!我是文本作者晨夕,如果喜歡本文,歡迎點贊,留言,關注,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