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炸油角不咯?懷集這個小小油角,散發出濃濃的年味……

2020-01-06     肇房網

在我們懷集,油角可是過年時送禮、招待客人必備的食品。小夥伴們,你們愛吃油角嗎?

小小的一個油角,寓意著來年的日子油潤、富足。油角形狀像錢包,裡面塞滿糖、花生、芝麻等餡料,形狀似彎月又似元寶,因此被賦予了家肥屋潤、錢包飽漲的好意頭,是懷集過年必備的慶節食品。

小時候過年時會跟著奶奶做油角,因為以前沒有那麼多零食,油角是我們期盼已久的美食了。現在自己成立了小家庭,每年我都會在家製作油角,也想讓孩子感受一下這年味。油角,懷集人過年時家中必備的零食。

油角俗稱角仔,是廣東民間的一種大眾化小食,也是懷集人每年春節必備的食品之一。「油角」用粵語說是「有角」,寓意來年能出眾。另外,炸「油角」又寓意「炸喜炸喜」,所以人們在春節時都會做「油角」,以祈求新的一年裡能才華出眾,喜事多多。

油角口味主要有咸、甜兩種,鹹的一般以豬肉、綠豆、粉葛等作為餡料;甜的則用花生、砂糖等作為餡料。擀麵皮,包油角,到下油鍋炸,每個環節都很講究。

包油角類似包餃子,要將麵皮擀成圓形,如果不會將麵皮擀成圓形,可以擀成一大片之後再用圓模蓋出;油角不是折邊而是鎖邊,將麵皮對摺粘合後,用手指沿邊一路輕捏成麻繩狀。如果油角炸的時候爆開了,不能說是「爆了」或者「裂了」,而是要說「笑了」。

你家炸油角不咯?懷集這個小小油角,散發出濃濃的年味……

據老一輩的人介紹,在從前,距離大年初一還有十天廿日,家家戶戶就要開油鍋炸油角。開開油鍋炸些煎堆油角,不僅是為了舌尖上的酥香,也象徵著來年的日子也像油鍋似的油潤、富足。

油角好不好吃,取決於在和面時加入豬油和雞蛋,更要注意火候的把控——在「炸」字上面下功夫。大火把油燒熱後,油角下鍋後要馬上用勺子翻動,三分鐘左右調至中火,隨後再調至小火,待油角變色後開大火衝擊,然後起鍋。

這樣炸出來的油角,既好看又好吃。看到鍋中的油冒小氣泡就可以把油角放進去,一直翻滾,油角炸至金黃色,就可以起鍋了。

在很多懷集人的印象中,包油角大概要花一整天的時間。白天準備材料,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包油角,做蛋散,炸煎堆。煎堆的製作過程很複雜,一般是大人做。而包油角,則是孩子們的專長。因而懷集人的童年裡,幾乎都有油角的身影。雖然現在很多街坊家裡都不再自己包油角了,但是每年過年他們家裡還是少不了油角。

剛剛出鍋的油角,一口咬下去,角皮酥鬆,餡料鬆軟,香氣馬上就溢了出來。吃了一個,還想要吃第二個,根本停不下來!油角好吃,寓意也好,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就成為懷集人過年的必備食品。小小的油角,散發著濃濃的年味,也傳承著兒時的記憶。小夥伴們,你的孩童回憶里,有油角嗎?

來源:懷集領域網、廣東玩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WZMe28BMH2_cNUgiX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