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跡固安發展進化史,為何能在頹勢下長期堅挺?

2020-03-24   京南樓市情報站

在經歷過幾輪的跌宕起伏之後,環京房地產市場正在發生質的扭轉:市場投機行為被擠壓出去,真實的購房需求開始重新歸位。


地處京南的固安,受區域發展紅利加持,近兩年表現堅挺,走出一條持續上揚的增長曲線。追溯固安備受京南購房者青睞、愈發走強的原因,秘密就藏在固安的發展進化史中。


1

溯源:北京發展一路向南


北京市在經過十幾年的東征北擴之後,猛然轉身,開始一路向南發展。


「天安門正南50公里」的固安,地處位於北京、天津、雄安新區黃金三角的腹地,與北京僅隔著一條永定河,距離北京新機場15公里,被稱作「京南第一城」。2010年開始,固安便喊出全方位對接北京「城南計劃」的發展策略,按照「京南衛星城」的發展定位,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擴容工業區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彼時,北京正針對長期「北強南弱」的城市格局,如火如荼地進行南城建設,通過「一軸一帶多園區」的城南行動計劃,轉變北京南部區域經濟風貌。


至今,經過三個階段的「城南計劃」落實發展,北京南地區在環境質量、公共服務、高端產業布局、交通基礎設施和生態品質等層面,已基本補齊了短板,正在成為首都發展的新高地。在這其間,與北京南城一河之隔的固安大地上,緊跟北京南城發展戰略和整體規劃的步伐,翻滾著城市建設協同發展的熱潮,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眼下,固安作為京南板塊的門戶城市,已成為承接北京外溢的高新技術產業及人口的重點城市,進入區域價值的井噴期。


2

狂飆:承接北京產業外溢的首善之地


從2018年開始,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進入向中期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產業、人口、交通等城市資源面臨著洗牌重構的新機遇。


據了解,近年來固安在承接承接北京外溢產業的過程中,重點瞄準了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建設全球技術商業化中心(GTC),固安高新區牢牢堅持產業創新理念,聚焦創新型產業體系與創新型服務體系,構建起以新型顯示、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為主導產業,智能網聯汽車為先導產業,臨空服務、文體康養、都市農業為特色產業,高科技研發製造與高端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313」創新產業體系,孕育出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新動能,推動了區域經濟加快轉型升級。


三大主導產業漸成規模。新型顯示產業,目前已集聚雲谷、京東方、鼎材、翌光等13家企業。航空航天,北航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正式入駐;航天產業已集聚包括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下屬院所在內的45家單位、企業,4個國家級實驗室及1個工程研究中心。生物醫藥,主要布局在肽谷生物醫藥產業園,目前已集聚包括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研發、診斷試劑、第三方檢驗機構等細分領域的53家企業,引入科研項目50多項,引進專利技術20多項,固安諸多產業利好,更令環京區域無法望其項背。



此外,2019年9月25日,隨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臨空經濟區發展也步入新篇章。根據最新編制完成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臨空經濟區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其中北京部分約50平方公里、河北部分約100平方公里),包括服務保障區、航空物流區和科技創新區共3個功能片區,到2025年,建成直接為大興機場服務的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初步形成京冀共建共管、經濟社會穩定、產業高端、交通便捷、生態優美的現代化綠色臨空經濟區。而作為空港經濟輻射高地,固安將迎來全面發展。

固安距離新機場直線距離僅僅9.28公里,隨京雄城際、廊涿城際、新機場線、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聯絡線的建成,固安經濟、產業、生活、交通得到飛躍式發展,未來潛力不可估量,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在臨空產業的布局發展與承接北京外溢產業的疊加紅利下,固安將進一步迎來區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3

騰飛:京雄發展帶上的首站


清華規劃院城市發展策劃研究所副所長彭劍波認為,北京城區與環京區域共同構成的首都都市圈,未來必然像東京都市圈那樣,構築出一個中心城區+N多衛星城的巨型網絡化的空間結構。


所謂「巨型網絡化的空間結構」,即是由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和高速路構建出的立體交通網來串聯城市間的生產要素流動。交通作為推動城市繁榮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對城市發展格局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固安是京南交通樞紐城市,境內由輕軌、高速等組成的「六軌六高」交通網絡,便捷地將固安與北京、雄安、廊坊、天津、保定等節點性城市互聯互通,使固安成功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一梯隊。



伴隨著大七環的開通, 固安成為京津冀立體交通樞紐中心城市,以高速公路、鐵路為主體、全方位的立體交通網絡讓生活更便捷。其中1個樞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3條快軌:r1號線(固保城際)(待建設)、s6號線(建設中)、s9號線(待規劃);4條快速路:蘆西路(建設中)、106國道(已建成)、機場西側路(已建成)、南中軸路(已建成);5條城際:新機場快軌(已建成)、京雄城際鐵路(建設中)、京港台高鐵(建設中)、廊涿城際(建設中)、天津新機場鐵路(待建設);6條高速:首都環線高速(已建成)、新機場北線高速(已建成)、京雄高速(建設中)、大廣高速(已建成)、新機場高速(已建成)、京台高速(已建成)等軌道交通網縱橫交錯、無縫銜接,構建起「六軌六高」的綜合交通樞紐。

值得關注的是,在京南整體的交通格局中,正在火熱建設的京雄城際高鐵具備非凡的戰略意義。一方面,固安作為北京連接雄安新區的出京第一站,通過與S6號線、S4號線、廊涿城際、固保城際、新機場快軌等軌道幹線完成接駁,固安將實現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雄安新區等節點區域貫通;另一方面,足以改變京津冀城市群格局的京雄發展帶,正是依託著京雄城際鐵路延伸發展的,固安、霸州等沿線城市,必然受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發展的影響,實現區域價值提升。


4

固安:京南名副其實的明珠城市


除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固安的生態環境也在不斷優化。京津冀三地生態改善工作進入碩果豐收期,永定河濕地公園建設初具規模,沿河綠色生態廊道雛形初現,極大改善了固安的微環境、微生態,打造出宜居宜業宜產的生態底板。



固安屬於永定河沖積平原,境內水資源豐盛,北有永定河,西為白溝河,牤牛河及其支流太平河、虹江河,自西北向東南貫通縣域,森林覆蓋率高,先天自然生態優良。此外,固安還蘊藏有豐富的礦泉水資源,地熱資源等,是與巴黎盆地、日本秋明、北京小湯山齊名的溫泉之鄉。


近年來,固安在先天優勢基礎之上,堅定不移地踏上了建設生態之城的綠色發展路徑。2018年以來,永定河生態廊道修復工程全面啟動,23.5萬畝的森林濕地、200公里的綠道全面助力永定河全流域生態的涵養和修復。2020年,永定河有望全線通水,沿河將形成「溪流-湖泊-濕地」連通的綠色生態廊道。

數據顯示,固安的綠化覆蓋率將近45%,真正實現「300米見綠 500米見園」,固安宜居指數位居大北京首位。固安的自有配套已經逐步完善,市民休閒出行不需要再「進京城」,種種跡象都表明,固安已經成為了京南的一個次級城市中心。


近年來,固安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生態之城,以城市公園、街心花園、公園綠地為點綴的網絡化城市生態綠地系統,形成了廣闊的城市「綠肺」。據悉,固安還確定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發展目標,今年同步開啟了八大綠色生態工程,打造包括首都新機場南生態廊道、永定河生態景觀帶、機場南生態廊道綠化帶、雄安新區周邊綠化、多彩廊道景觀線、萬畝連片優質林木等重點生態工程。

綠色宜居的生態環境為固安打開了綠色經濟發展快速路,也使得固安成為北京及雄安新區高素質人口居住生活的第一站。毋庸置疑,固安已然成長為價值持續堅挺的京南明珠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