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魁,是過去陝北逢年過節家家都要準備的美食,有時候辦喜事兒才能有機會吃得上呢。這些好吃的的所有原料都是提前炸好的,家裡來親威了或者準備開席了,隨手裝上幾碗,上鍋一蒸就能吃了,方便快捷。
這五碗分別是燉肉、羊肉、丸子、燒肉、酥雞。都是硬菜啊!!!
陝北五魁之燉肉
原料:豬肋條肉(五花肉)或後臀尖、老抽、鹽、白糖、酒、八角、香蔥適量。肉一定要買帶皮的五花肉,肥肉、瘦肉基本各占一半,一定要帶豬皮,不然乾脆不做。掛乾淨豬肉皮上的毛,洗凈,切成4~5厘米見方的塊.冷水下鍋,大火煮開後放入黃酒、香蔥、八角,中火再煮10分鐘後加入老抽、適量白糖,煮開後轉小火煮約1小時左右,此時加入鹽,轉中火收汁兒。待每塊肉都均勻掛上汁兒,湯汁基本干時關火裝盤,撒上小蔥碎或香菜葉做點綴即可上桌。燉肉做出來濃香撲鼻,酥爛適中,肥而不膩。
陝北五魁之燉羊肉
陝北的燉羊肉要求帶骨,選剛剛宰殺過的山羊羯子,去除頭蹄和內臟後,將羊肉切成塊,放入鐵鍋,用大火煮沸,掠出表面的泡沫後,加入當地的「地椒草」、紅蔥、生薑、辣椒等傳統香料,慢火燉至骨肉分離。一盆熱騰騰的燉羊肉端上來,滿屋子都是香氣。
陝北五魁之丸子
炸丸子,用五花肉最香,但怕油膩想減肥的朋友可以用純瘦肉。將選取的肉切碎,加入蔥、姜、生抽、花椒、大料等調味品一起剁。剁好餡後,取適量饅頭,去皮,用手把饅頭心反覆揉搓直至揉碎。把饅頭沫和肉餡攪合在一起,再打入適量雞蛋,加入一點澱粉,攪拌均勻,就可以了。支起油鍋,燒至八成熱,一手在盆里抓一把餡子,手心給勁,從虎口擠出一個小圓球,滑進油鍋或者用筷子撥進油鍋,不停重複同樣的動作,鍋里瞬間就漂浮起滿眼的「肉珠子」,另一隻手拿笊籬輕輕翻動,待炸至金黃,抄底一撈,控干油,倒進容器里就大功告成了。
丸子有很多吃法,可以汆湯,可以燴菜,也可以直接放在碗里上籠屜加熱後直接吃,都是不二之選,也是餐桌上大人小孩最鍾情的。丸子雖小,魅力卻大。
陝北五魁之燒肉
陝北人豪爽,實在,過年招待親戚朋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燒肉,是家家戶戶少不了的年茶飯看家菜。挑選上好的后座子肉,連皮帶肉切成十厘米左右的大塊,下水煮開,撇去血沫,煮得八分熟撈出,瀝干水,用蜂蜜均勻塗抹豬皮,然後支起油鍋,油燒到八分熱,把肉塊下入,下肉塊的時候,切記一手下肉,一手用鍋蓋遮擋面部、胸前,免得油花濺出燙傷自己。肉下入油鍋,蓋上鍋蓋,待聽得裡面刺刺拉拉的聲音減弱,表明水分已經炸干,敞開鍋蓋,翻個,肉四面炸透,就可以出鍋了。用刀切成0.5厘米厚的肉片,根據口味撒上調料、生抽、蔥姜沫,然後上籠屜大火蒸10-20分鐘。出鍋之後,每張肉片肥瘦肉紅白相間,晶瑩剔透,油香四溢,讓人口舌生津,食慾大開,入嘴即化,肥而不膩,無論是把饅頭掰開夾著當肉夾饃吃,還是就米飯都是首選菜肴。
陝北五魁之酥雞
把雞肉剁塊,泡一個上午去血水。加入蔥段、薑片和蒜末、放入生抽、糖、米酒、鹽、放入五香粉、白鬍椒粉和香油,拌勻後腌制1-2小時,濾干。加入麵粉拌勻靜置一會兒,至表面有點開始返潮。上油鍋加熱,要大火。等待油熱了以後直接下鍋炸。油一定要熱些,雞塊進去可以很快成行變黃,主要是是要外面脆,炸的時候不熟沒關係。全部炸好了上鍋開始蒸。酥雞入口後肉質非常鮮嫩,而且經過剛才長時間的蒸製,它非常入味,每一絲肉都非常鮮美。
舊時的陝北,生活富裕的,年夜飯可以吃得上八碗十六件。經濟差的會吃八碗,八碗也分硬八碗和軟八碗,硬八碗以肉食為主,軟八碗為四素四葷。再次一點的,就只能擺五魁了,也就是五碗:丸子、酥雞、燉肉、羊肉、燒肉。
八碗:紅燒肉、燉肉、清蒸羊肉、酥雞、羊肉丸子、豬肉丸子、豬肉鑽雞、燉羊肉
十六件:在八碗的基礎上再加八件,基本上以炒菜為主,蒜苗炒肉、土豆炒牛肉、燉肘子、豬肉翹板粉、羊肉炒細粉、豬腸燉豆腐、醋溜大白菜,白菜燉豬肉等
這就是陝北五魁
它生在陝北
卻香飄萬里
聞一聞流口水
嘗一嘗香到心尖尖
想一想魂牽夢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