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米中摻雜便宜大米?為防止以次充好我國將出台食品真實性的標準

2019-10-31     農作物農技110

養殖鮭魚充作野生鮭魚出售,香米中摻雜更便宜的大米……食品造假、以次充好、標示虛假產地等都屬於「食品真實性」問題,今後同位素質譜等科技手段將派上用場。在近日舉行的「食品真實性技術與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工信部表示正加快研究並制定出台食品真實性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及配套技術措施。

高附加值食品易被假冒此次論壇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等主辦。

與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表示,受經濟利益驅動,一些高附加值食品常出現假冒、偽造、以次充好等欺詐現象,在食品產地、品種、年份、有用成分等方面造假司空見慣。因此,食品真實性、食品摻假已成為繼食品安全問題之後另一廣受國際關注的重大研究課題。這不僅干擾了食品行業的公平競爭秩序,更打擊了我國消費者的消費信心。

前沿科技來助陣

隨著食品造假技術發展,採用常規手段越來越難以檢測經濟利益驅動的食品造假。對此孫寶國介紹,目前國內最新開展了核磁共振波譜、同位素質譜、高分辨質譜、生物溯源等前沿科技手段,研究了食品真實性技術、裝備和標準等,將為食品生產和流通領域提供可溯源、可實時監管的科學手段和技術支撐。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也在會上表示,對於一些企業以次充好和以假亂真的行為,有關部門也應該加強監管。他舉例稱,一些標稱純釀造的醬油卻添加了味精,還有的蜂蜜添加了白糖,對此有關部門可通過查帳和實地檢查等方式看其是否大量購買了味精、白糖等原料,對其予以更加嚴格的管理。

工信部消費品司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目前我國食品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重要基礎產業,工信部也將加快研究並制定出台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及其配套的技術措施。今後工信部將創新食品真實性技術,同時加強中外食品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構建真實性資料庫

據悉,2018年我國已成立食品真實性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該中心是我國在食品真實性領域唯一經有關部門認定的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當日在論壇上還成立了國際食品真實性技術創新聯盟,形成了以「中心+聯盟」雙輪驅動的模式,將通過發揮國際合作平台優勢,聯合國際知名專家、科研院所、檢測機構和龍頭企業資源,構建真實性資料庫,推動食品真實性定義最終達成國際共識,開展相關標準修訂和食品真實性國際互認。

來源:《北京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DEZJG4BMH2_cNUgt9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