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中帶淚!一看到這5本書就想起快樂童年

2020-02-15     毛荷西


小時候想著快點兒長大,長大了卻無比懷念童年,這種矛盾的體驗是我們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我們總是要在吃過時間的苦頭之後,才能明白,回不去了是一種多麼遺憾又無奈的事。下面這幾本關於童年的書,或許藏著你無法釋懷的遺憾。

01. 《望春風》

一句話讀小說:故鄉沒有了,我們沒了回家的路。

《望春風》寫的是一個江南小村近百年來的變化。我在一個北方村子長大,但卻對書里關於童年和故鄉的描寫眷戀不已,或許所有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能體會書里的這種變化。

時代快速發展,什麼都要講究現代化,連曾經落後偏僻的村子都披上了現代化的面具,童年的記憶隨著村子的不斷改建也被漸漸拆除,村子的生活好起來了,但我知道,心裡有一個地方永遠都好不起來了。

外出求學之後,對於故鄉更加惦念,但故鄉和我一樣,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變化,我能做的,只是在書里緬懷過去的故鄉。

書中語錄:

  • 其實,故鄉的死亡並不是突然發生的。故鄉每天都在死去。甚至當我第一次聽說儒里趙村將被整體拆遷之後,我也沒有感到怎樣的吃驚。只有當你站在這片廢墟之上,真切地看到那美麗的故鄉被終結在一個細雨迷濛的春天,我才知道,我當初的幻想是多麼的矯情、譫妄!
  •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謹小慎微地生活了大半輩子,清清白白,無所虧欠,沒得罪過任何人,也用不著看任何人的臉色。再說,你和我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我們其實不是人,是鬼。既然是鬼,這個世界與我們沒什麼關係。只要不妨礙別人,我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可以不受人情世故的限制。」
  • 他們從此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直至白髮千古。


02. 《城南舊事》

一句話讀小說: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說到童年,這本《城南舊事》不可不提。書里記述了小女孩英子的童年,充滿天真和童趣。

我們總以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得等到長大之後才能分清對錯善惡。但其實正是因為長大了,我們才更分不清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在長大之後,世界再也不是小時候那個非黑即白的世界了。

小說里英子用自己的眼光和想法來構建她的價值觀,將離合悲歡用一種更純粹的形式表現出來。但人終於要長大,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也在一瞬間成了大人。

書中語錄:

我們真快樂,胡說胡唱胡玩,西廂房是我們的快樂窩,我連做夢都想著它。

我將來要寫一本書,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壞人分清楚,我要把瘋子和賊子分清楚,但是我現在卻是什麼也分不清。

我曾經有過一個朋,人家說她是瘋子,我卻很喜歡她。現在這個人,人家又會管他叫什麼呢?我很怕離別,將來會像那次離別瘋子那樣地和他離別嗎?

03. 《奇蹟男孩》

一句話讀小說:我永遠不會成為一下雪就撐傘的所謂大人——永遠

奧吉是一個患有面部畸形症的男孩,因為長相難看,奧吉從小就飽受歧視。奧吉的父母為了讓奧吉融入社會,勸他去學校。

在學校里,奧吉受到了絕大多數孩子的歧視,歧視的方式多種多樣,人們在表達內心惡意的時候很少會黔驢技窮。

但奧吉還是成功地交到了好朋友,非但不嫌棄他,還將他視為珍寶的朋友。因為這些人的善意,奧吉決定對抗世界,讓所有歧視他的人都為自己做的事臉紅。

奧吉最終成功了,學校的人都認識到了奧吉的優點。是奧吉讓他們明白,在討厭一個人之前,你首先得了解他,否則沒資格指手畫腳。

書中語錄:

有些事情無法解釋。你甚至都不會嘗試。你根本無從說起。如果你開口,你所有的話都將語無倫次,像一團亂麻。你說的每個字都是錯的。

你不需要用眼睛去愛,對嗎?你只需要用內心去感受。

作為人類,我們所擁有的,不只是善良待人的能力,還有選擇善良對待他人的能力。

04.《童年獸》

一句話讀小說:縱有千金,縱有千金,千金難買年少

童年之所以美好,一個原因在於它永不再來。但事實上並非所有的童年都是美好的。《童年獸》講述的就是一個不完美的童年故事。

這是一個80年代長大的孩子們共同擁有的夢,書裡面寫到了很多那個時代特有的景致,電子遊戲廳,街機,讓男孩子們熱血沸騰,又讓家長們咬牙切齒。

主人公陸小風被家人送進了圍棋隊,在那裡見識了人生百態,被流氓教練猥褻,但父母卻讓他忍氣吞聲,年齡漸大之後,圍棋隊的孩子們都漸漸離開了,陸小風也再次被家長送回了校園,童年不僅意味著天真,還意味著身不由己。

書裡面提到了一個詞,支床有龜,出自《史記》,「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餘歲,老人死,移床,龜尚生不死。龜能行氣導引。」後用為典故,比喻身處困境,內心寂寞。這是陸小風的童年,希望沒人感同身受。

書中語錄:

他們跟親切友善等字眼完全不沾邊,他們踞坐於自己寂靜的領域之內,時刻準備把不知死活的入侵者撕成碎片,拋向飲血的祭壇。

縱有千金,縱有千金,千金難買年少。

你們贏了,你們贏了……但人生並不是圍棋啊……

05. 《牛天賜傳》

一句話讀小說:每一個中國家庭長大的孩子,都能從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牛天賜原本是個棄嬰,被牛老夫婦收養,取名天賜。這一家子是典型的虎媽貓爸家庭,牛老太太強勢,像一塊鐵板,牛老者軟弱,像一塊豆腐,牛天賜夾在鐵和豆腐當中渾渾噩噩地長大,充滿童趣,回看又很心酸。

牛天賜不喜歡嚴厲的牛老太太,總要反抗她,可等到牛老太太去世,牛天賜沒了主心骨,牛老者給不了他主意。牛天賜這才開始懷念媽媽,懷念她對自己的管教,但已經回不去了,不久之後牛老者也去世了,牛天賜孤零零一個人,他要自己一個人長大。

書中語錄:

天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收買;自己吃肉,得讓旁人至少啃點骨頭,英雄的成功都仗著隨手往外扔骨頭。自私的人得看準了肉而決定舍了骨頭;骨頭扔出去,自有自告奮勇願意當狗的。

無論你把謊造得多麼圓到,你攔不住人們心裡會繞彎。

他不知大人們為什麼必須替他操心。有許多他不能明白的事,而且是別問,問就出毛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9m0SnABgx9BqZZIg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