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戀愛這種東西,先喜歡上的人就輸了

2020-02-15     毛荷西

幾年前在超星上曾看過這本《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當時就給我帶來了不小的感觸。這次在蝸牛上又遇到了這本書,重讀了一遍,依舊感慨萬千,同時也有了不少新的見解。

第一次看到這本小說就是被它的封面所吸引。後來查了一下發現,封面來源於一幅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三百多年前,荷蘭畫壇巨匠維梅爾創作了這副名畫。可惜過了許多年人們才發現這幅畫的藝術價值,畫裡面「女子側身回首、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回眸」,唯有《蒙娜麗莎》的微笑可以媲美。

1999年,美國作家特蕾西·雪佛蘭受畫作影響,創作了同名小說,杜撰了女傭葛里葉與畫家維梅爾之間若有若無的愛情,悽美而又讓人心碎。

01.窮畫家和窮女傭

初次看小說的時候,我以為這是另一個版本的「灰姑娘」,畫家主人和窮女僕的跨階級愛情。但這次再看,說是「灰姑娘」,或許有些言過其實,因為畫家的家境並沒有多麼顯赫。

小說里維梅爾是個極具藝術天賦的畫家,每幅畫都能給他帶來不菲的收入,但他作畫的速度非常慢,而且他和妻子育有五、六個孩子,因此家境並不富裕。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與葛里葉相比,維梅爾一家至少溫飽無虞。葛里葉是瓷磚匠的女兒,父親出了意外,於是母親讓她到維梅爾家裡作女傭來補貼家用。

於是窮畫家和窮女傭有了交集。

維梅爾第一次見葛里葉的時候,葛里葉在做菜,她把菜按顏色排好,呈現出來的效果吸引了維梅爾,或許從那一刻開始,維梅爾就發現了葛里葉的藝術天分。

之後葛里葉到維梅爾家裡幫傭,但開始時都是做洗衣服、買菜之類的雜活,基本見不到維梅爾。

後來維梅爾的岳母瑪莉亞讓葛里葉負責打掃維梅爾的畫室,打掃的時候要將所有東西按原位放置,不能擅作主張亂動或亂看畫室的東西。

葛里葉提心弔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並且得到了維梅爾的認可。但維梅爾的妻子卡薩琳娜卻妒忌起了葛里葉,因為葛里葉可以進入畫室,而她不能。同時維梅爾家的老僕人坦妮基也將葛里葉視為眼中釘,她覺得葛里葉威脅到了她的地位。

這樣的工作環境讓葛里葉覺得倍感壓抑,孤立無援。好在每周她可以回家一次,她享受和父親講述維梅爾畫作的時間。

之後,葛里葉經常去買肉的那家店的老闆彼特看中了葛里葉,葛里葉的父母也覺得二人非常般配,而且二人一旦結婚,葛里葉一家就再也不用為食物而發愁。

葛里葉心裡卻非常抗拒,她受不了彼特指甲里的血污和肉鋪周圍的蒼蠅。不過更深層的原因恐怕連她自己都沒有發現——她喜歡上了維梅爾。

02. 灰姑娘的另一種際遇

小說里對於葛里葉少女懷春的心理有細緻的描寫,維梅爾釋放了她熱愛藝術的天性,同時也俘獲了葛里葉的心。

而維梅爾對葛里葉是否同樣抱有好感,這是一個謎。但確定無疑的是,維梅爾非常欣賞葛里葉身上的藝術天分,因此葛里葉在日常打掃之餘,還多了一個任務,幫維梅爾調製顏料。

維梅爾和葛里葉在身份地位上有不小的差距,但在藝術方面。二人同樣孤獨。維梅爾的妻子對於繪畫一竅不通,正因如此維梅爾禁止她進入畫室。而維梅爾的岳母只關心維梅爾畫畫的速度,以期能賣出更多的錢。

葛里葉身邊也缺少理解自己藝術追求的人,即使是父母,也一力促成她和彼特的婚事,她理解他們為了生計放下自尊的行為,但她還是想離維梅爾更進一步。

因此葛里葉對於維梅爾的要求來者不拒。而維梅爾則把葛里葉的任勞任怨當成了一種理所當然,他不會去考慮葛里葉是否有時間去做這些額外的任務,他只是給她下達指示,然後第二天來驗收成果。

於是葛里葉慢慢有所察覺,維梅爾和她之間的情感根本不對等,她愛的是維梅爾,而維梅爾似乎只對她敏銳的藝術觀察力有興趣。

但陷入愛情的葛里葉還沒受到愛情的煎熬,所以她也沒有及時抽身的覺悟。在小說封面上寫著,我愛你,與你無關。我的悲傷,你不需要管。

這個時候的葛里葉正是這樣想的,這是她一個人的陶醉,所以她不介意維梅爾旁觀。

03.愛情不是獨角戲

維梅爾決定給葛里葉畫像。這個決定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這原本是維梅爾的資助人凡·路易文的要求,他對年輕漂亮的葛里葉起了歹念,因此想要讓維梅爾為葛里葉畫一幅畫,畫作完成的時候,他就要得到葛里葉。這種事情之前就發生過,葛里葉只是一個卑微的女僕,而維梅爾和凡·路易文都是高高在上的主人,在他們眼裡,女傭是免費的,偷東西和勾引男主人是她們的天性。

葛里葉原本以為維梅爾不會同意這個要求,但顯然她並不了解維梅爾。

彼特對葛里葉說,「葛里葉,你正陷入你不該去的地方,」彼特的語氣溫和了許多,「他們的世界和你的不同。」

葛里葉明白這一點,她知道她根本控制不了事情的走向,但她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動,她會終止自己這段獨角戲一般的愛情,不過她需要一個契機,一個讓她心碎到絕望的契機。

維梅爾給葛里葉畫了像,但完成後卻始終不滿意,葛里葉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問題出現在哪,但她沒有告訴維梅爾,她知道他遲早會發現的。

直到維梅爾看到自己妻子的珍珠耳環之後,他才明白問題所在。他讓葛里葉戴上卡薩琳娜的珍珠耳環。葛里葉知道,心碎的契機來了,他要毀了她。

葛里葉忍著痛給自己穿了一個耳洞,但當維梅爾畫的時候,要求另一隻耳環也要戴上,即便葛里葉沒有耳洞,但維梅爾不關心這一點。於是葛里葉忍著痛現場穿了另一個耳洞,讓維梅爾完成了這幅畫。

卡薩琳娜發現了自己的珍珠耳環戴在了葛里葉的耳朵上,立馬發狂,叫囂著葛里葉是個小偷,而將耳環交給葛里葉的維梅爾就站在一旁,但他什麼話都沒說,知道實情的瑪莉亞同樣什麼話也沒說。

畫已經完成了,葛里葉結局如何已經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葛里葉終於下了決定,離開了維梅爾家,嫁給了彼特,從此和維梅爾再無瓜葛。

對於這個結尾,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見解,葛里葉嫁給彼特,也就意味著和自己的藝術追求徹底決裂,也可以看作是向現實屈服。

但向現實屈服,是不是就一定不幸福呢?這恐怕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但在小說的結尾,嫁給彼特的葛里葉並不像是不幸福的樣子。因為她活得一直都很清醒,哪怕曾經飛蛾撲火一般地愛著維梅爾,但她也有自己的底線與自尊,正像是封面上的那句話,我愛你,與你無關。

小說最後寫,然而過了一陣子,我不得不承認,自始至終,他在乎的只是我的畫像,不是我。

不被愛情沖昏頭腦的女主角,葛里葉簡直是一個另類,也正因為如此,她那段若有若無的愛情才更顯悽美。

維梅爾臨死前讓妻子將那對珍珠耳環送給葛里葉,葛里葉接受了,但轉頭就換了二十個銀幣,用來償還當初維梅爾家欠彼特的肉錢。

維梅爾多年後唯一的一次主動被葛里葉輕而易舉地化解,因為太遲了,當年的一切在時過境遷之後都顯得有些荒謬,不過即便荒謬,也不妨礙正常的生活,就像小說里說的一樣,人生就是這麼荒謬,只要你活得夠久,你就會習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NmuSnABgx9BqZZIo7-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