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肇慶人民衛生意識有了新提高

2020-04-08     肇房網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

經歷新冠肺炎疫情,

肇慶人的衛生意識明顯提升不少,

尤其是日常生活習慣、公共場所、

農村環境等都有明顯改善。

籍世界衛生日之際,

看看肇慶都發生哪些變化~

農村「如廁」更舒心

今年春節前,高要區樂城鎮羅院村委會多閭村民小組的村民終於迎來了村中新的公共廁所。這座被大家戲稱為「廁所中的別墅」的新廁所位於多閭村村口,在舊廁所的基礎上升級為潔凈明亮、配套設備完善的無害化廁所。從此,群眾出入村子再也不用忍受舊公廁的臭味和污水了。

高要區樂城鎮多閭村村口的公廁煥然一新。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粵華 攝

目前在全市穩步推進的農村「廁所革命」,不僅通過升級改造舊式農村廁所來提升鄉村宜居水平,也是一次鄉村公共衛生意識的「革命」,帶動村民逐步戒掉鄉村衛生陋習,養成文明如廁的好習慣。

和多閭村村民一樣,祿步鎮平水村委會西陀村也有了新公廁。這座投資約16萬元的公廁按照現代化旅遊公廁的標準來打造,位於肉桂觀光休閒棧道的起點。西陀村小組組長翁水波說,以前過往司機將車停在路邊後,就跑到山腳下「解決」,如今有了新公廁既方便又文明。「新公廁周邊環境衛生保持得較好,村民們見到都提高了自覺性,不再像以前那樣亂扔垃圾,而是用袋子裝好後扔到分類垃圾桶里。」

據高要區鄉村振興辦副主任張桂棠介紹,高要區2019年至2020年納入改造、新建計劃的鄉村公共廁所為399座,目前已完成了244座。目前高要區無害化戶廁普及率基本達到了100%。

市場形成管理經驗

環境「齊潔美」

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疫情發生後,為加強農副產品市場衛生防控管理,制定了市場經營「1110」制度。部分市場除了嚴格落實該制度,還形成了自己的衛生管理經驗。

「1110」制度,即為「一日一清潔消毒、一周一大掃除、一月一休市、活禽零售市場當日活禽零存欄、活禽批發市場休市前活禽零存欄」制度。

在百花市場,地面乾爽無垃圾,貨品擺放整齊。乾貨檔檔主石女士在談及市場環境衛生時,滿心喜悅地與記者分享道:「市場每天都有消毒,每周兩次大掃除,環境保持乾淨靚麗,我們都很滿意。」

在百花市場管理處發現,原來他們保持乾淨的秘訣是,「一天三次搞衛生」。市場管理處負責人羅茂泉表示,早上商戶搬好貨品後搞一次衛生,中午收檔搞一次衛生,晚上收檔後搞一次衛生,同時,每周進行兩次大掃除,下水道每日清,嚴格落實「1110」制度。

東江市場環境乾淨整潔。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麗娟 攝

在東江市場,市場內寬敞明亮無異味,地面沒有垃圾,市民正在淡定買菜。水果檔檔主曾女士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市場管理方對環境衛生加強了,增加了消毒的次數,環境保持得乾淨整潔,商戶和市民都放心進入市場。

市場的環境乾淨整潔衛生,商戶和市民的反響很好,都給予比較高的評價。「疫情結束後,我們還會把這個好制度貫徹執行下去。」

良好衛生習慣深入人心

新冠肺炎疫情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養衛生的重要性。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等個人衛生習慣越來越普及。

「以往通常是在手髒或者吃飯前洗手,現在只要是接觸過外面的物品,都會儘量找地方洗手。」市民梁偉浩表示,他現在洗手的頻率明顯提高,而且是使用洗手液並且按照七步洗手規範洗手。如果去過市場、商場、醫院等人員密集的場所,還會噴洒酒精或者使用免洗酒精洗手液,保持個人衛生。

時下,口罩成為了外出的必需品,等同於手機、鑰匙,不可缺少。銷售業務經理宋舜能對此深有體會。「做業務很多時候接觸的是陌生人,不知道對方的健康情況,戴口罩能夠防止相互交流時的飛沫傳播。」

市民戴口罩出行。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威豪 攝

愛衛生從娃娃抓起

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有利於促進家庭衛生、學校衛生和公共衛生。

博雅幼兒園內,孩子們喝完水將杯子放回消毒櫃內。

肇慶市第十一小學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做法非常有特色。該校德育處主任江愛蘭介紹,學校主要通過開展「水滴爭章」活動,以培養學生的良好衛生習慣、學習習慣為抓手,促進學生在品德行為、文化學習和整合素質的養成和發展,打造「書香養正,水品育人」的美麗校園。

目前,該校已多次通過微信公眾號對疫情期間的個人衛生教育進行宣傳,家長都能積極配合。返校復學後,將設置「疫情防控知識」專欄節目,開展疫情衛生方面的主題班隊會,通過手抄報、繪畫、徵文出好班級黑板報進行宣傳。同時,加大紅領巾監督員的巡查,督促學生認真做好洗手、打掃、消毒等班務、公共區的衛生工作。

幼兒園則將衛生習慣的養成貫穿在整個學習階段。端州區博雅幼兒園業務園長鍾瑞華介紹,幼兒衛生習慣的培養是循序漸進、需要從小儘早抓的。「疫情結束後,我們將會採取更多的辦法加強孩子衛生習慣的培養,進一步加強和家長的互動,讓孩子在家也注意個人衛生。」

市疾控專家:

防疫措施不能松

隨著疫情變化,不少市民對於疫情防控的警惕有所放鬆。對此,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外防輸入不放鬆,內防反彈不懈怠。市民仍然要自覺做好個人防控措施,應持續做到:出門戴口罩,不聚集,與人保持1.5米距離,有發熱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肇慶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科科長麥煒建議

市民在家或在辦公區域,應當開窗通風;

外出期間,都要自覺佩戴口罩,要勤洗手,可隨身攜帶免洗清潔液;

隨著企事業單位相繼返崗、復工復產,人員流動增大,交叉傳染的風險進一步提高,企事業單位面臨聚集性疫情大考;

除落實好個人的防控措施外,要儘可能減少人員聚集,尤其要注意公共區域的防控和管理;

對於近期餐飲業堂食恢復,應保持距離、不應聚集;

儘量避免人流尖峰時間段去商場、超市,去之前應計劃好需採購的物品種類和數量,儘量縮短購物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3XQWHEBnkjnB-0zEDK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