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工信部官選「出道」!這個全球第二大代碼託管平台,能成為中國版GitHub嗎?

2020-08-24     大數據文摘

原標題:被工信部官選「出道」!這個全球第二大代碼託管平台,能成為中國版GitHub嗎?

大數據文摘出品

作者:劉俊寰、魏子敏

近日,華為晶片被美國切斷一事在國內引起多方擔憂,這也給中國技術打上了一個重重的問號。

除了鞏固硬體和企業軟體的基礎技術外,還有一個讓技術社區惴惴不安的問題,那就是原始碼託管,或者說,GitHub是否會被禁用的問題。

不僅是中國,很多國家都嚴重依賴於GitHub,2013年,中國政府對GitHub施加的禁令讓李開復親自公開表態,這也能反映出GitHub之於開源社區的重要程度。

國家之間的政治衝突很有可能影響到以GitHub為代表的開源技術,去年,GitHub切斷了包括伊朗、敘利亞和克里米亞在內的國家的某些服務,在全球範圍內一度引起恐慌和憤怒。

也正是出於這個考慮,近幾年,中國一直在著手搭建自己的開源社區

去年8月,華為高管王成錄在一次活動中表示,「如果中國沒有自己的開源社區來維護和管理原始碼,那麼我們的國內軟體行業將非常容易受到無法控制的因素的影響」。

忙活了一年,這件事終於有了正式回饋。

7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技術發展司公布了「2020年開源託管平台項目」的招標結果,由深圳市奧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源中國)牽頭,與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等10家單位組成的聯合體中標該項目,聯合體將依託碼雲Gitee建設中國獨立的開源託管平台。

上周,Gitee也在官網發布了官宣文章,宣告了被工信部選中,稱國內開源生態建設從此開始進入快車道

至此,由國家出面支持的中國版原始碼託管平台被認定,Gitee也作為中國版Github的替代最佳人選正式「官選」出道

開源中國旗下運營7年,中國版GitHub「官選」出道

說到Gitee,可能大家都不是很清楚,但一提到開源中國,可能都會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其實,Gitee是開源中國推出的基於Git代碼託管和協作開發平台,主要提供本土化的代碼託管服務,除此之外,Gitee也能提供開源軟體的發布和溝通社區,供開發者在其中進行技術交流與溝通。

從2013年成立7年以來,Gitee一直投身建設國內開源環境,致力於推動本土化企業原始碼的發展和更新。

Gitee表示,截至目前,該網站已經託管了超過一千萬個開源資源庫,為超過五百萬開發人員提供了服務,在中國國內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代碼託管平台,在世界範圍內也是規模排名第二的代碼託管平台。

作為對比,我們來看看「老大哥」GitHub公開的數據。根據GitHub去年11月發布的報告,GitHub在全球擁有1億個存儲庫,大約3100萬開發人員。

除了一些數據上的差距外,Gitee還面臨著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它能否可以說服中國開發人員從GitHub或Coding.net遷移到Gitee上來

如今開源事業獲得了政府方面的支持,Gitee也中標了「2020年開源託管平台項目」,不少行業巨頭也正在提供幫助。不過這個過程中還存在一個不確定因素,那就是GitHub是否會採取行動搶占出口限制,去年,GitHub高管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曾暗示,公司十分「希望」在中國開設一家子公司。

Gitee的創始人紅薯在站內信上也簡單回顧了一下Gitee的發展歷程,「從最初團隊的生澀,早期技術不成熟導致的不穩定,三次大規模機房遷移,屢次遭遇大流量DDoS攻擊,乃至部分用戶對平台存在必要性的質疑」,但他也說到,中國應該也有自己的開源布道的各種組織機構。

Gitee能替代GitHub嗎?

在官方文件中,Gitee顯然對GitHub的「中文替代」空間充滿信心。

世界終究應該是百花齊放、精彩紛呈,國外有GitHub、各種基金會,中國也有致力於開源布道的各種組織機構,也有Gitee。不敢說大話,我們希望Gitee是一個對開發者有用的平台,希望是一個能形成自己特色的開源平台,更希望更多的開發者能夠參與到開源的大軍中。開源生態建設,並非朝夕之功,更是個聚沙成塔的過程,我們相信中國開發者的創造力,我們也相信自己的堅持與努力的力量。

那麼,Gitee真的能替代GitHub嗎?

Gitee被工信部選中的消息剛剛發布後,就有網友在知名技術從業者馮大輝的知識星球上提問,「Gitee得到了工信部的支持!馮老師您覺得將來會完全成為GitHub的替代品嗎?」馮大輝回應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這代表了一大部分人的態度,中國當然可以開發一個version control的平台,如果只是選擇將GitHub里的項目代碼都複製過來,當然不難。但是,GitHub的高黏性和巨大的用戶基數,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複製的

過去幾年,也不乏大公司希望複製GitHub的模式,包括微軟和谷歌都嘗試過自主開發平台,比如微軟的CodePlex和更早時候谷歌的Google Code,但都以失敗告終,最終微軟選擇競購GitHub,也是看上了Github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技術生態,這些都是無法在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

不過,也有不少開發者對Gitee持樂觀態度。畢竟之前,碼雲 Gitee已經默默耕耘了7年時間,為超過500萬名開發者和10萬家企業提供了服務。

據官方數據,目前平台上託管的代碼倉庫超過1000萬,其中匯聚了眾多國內知名的優秀開源項目,也是世界範圍內規模第二大的代碼託管平台。

網友的猜測再多,我們還是想聽聽Gitee官方的態度。

在知乎的相關問題下,@碼雲 Gitee也親自回答了,到底碼雲與 GitHub 的區別在哪裡這個問題。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212423/answer/250263597

首先,在語言的使用上,當然中文交流更暢快、更有效率;

其次,國內IT行業有自己的特點,天然決定了對開源軟體的需求也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小程序這個東西,只有國內有,做個開源的小程序託管在碼雲比GitHub明顯更有優勢,因為關注著都是國內的開發者;又或者說做個用平板練毛筆字的開源項目,當然也是更多的適合本土環境。

然後,開源不僅僅是大項目,像OpenStack、Tensorflow這樣的大廠大作,確實有GitHub就夠了,但是這樣的大型項目畢竟不是普遍情況。現在編程越來越普及,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和貢獻開源項目,去做一些有意思的東西分享出來,那麼從受眾、交流便利度、訪問速度等方面,碼雲都有優勢,並且也在不斷地優化用戶體驗。

的確,已經成立7年的Gitee目前的功能在代碼託管平台產品中已經算是比較強大,再加上本地化優勢一直很明顯,現在有了國家的支持後,肯定可以有更好的發展。

被工信部選中後,Gitee會在中國替代Github,解決卡脖子問題嗎?你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cZ0H3QBURTf-Dn5_n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