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震撼:「順其自然」的管理核心理念,被一介女流說出來了

2019-08-20   權謀網

管理在任何時候都是個熱門的話題,如何去管理,有很多的流派,不過,中國傳統的統治管理,只有一個理念,那就是順其自然,不過大多數人把順其自然的理念都理解為隨波逐流,或者是放任自流了,真正的順其自然的管理方法,被苻堅的這個寵妃給說透了,就這麼四大方面:

【出處】《資治通鑑》第104卷 晉紀26

【原文】堅所幸張夫人諫曰:「妾聞天地之生萬物,聖王之治天下,皆因其自然而順之,故功無不成。是以黃帝服牛乘馬,因其性也;禹浚九川,障九澤,因其勢也;后稷播殖百穀,因其時也;湯、武帥天下而攻桀、紂,因其心也;皆有因則成,無因則敗。

【譯文】苻堅所寵愛的張夫人勸諫他說:「妾聽說天地滋生萬物,聖王統治天下,全都是順其自然,所以功業無所不成。黃帝之所以能馴服牛馬,是順應了它們的稟性;大禹之所以能疏通九川,擋住九澤,是順應了它們的地勢;后稷之所以能播種繁殖百穀,是順應了天時;商湯、周武王之所以能率領天下人攻下夏桀、商紂,是順應了他們的心愿,全都是順應則成功,不順應則失敗。

【解析】

1、因其性

管理並不是一大堆的表格和文件,或者是一堆的規章和指示。管理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最主要的是從要管理的對象出發。管理男人和管理女人就不同,管理製造和管理創意有不同,管理辦公室和管理業務還是有所區別。這本質就是因其性,根據不同屬下的整體特點以及工作性質制定出相應的規範,這樣才能調動起來他們的積極性。如果不加考察的把自己原有的一套管理思維強加過來,管理對象必然不會適應。所以,聯想創始人柳傳志說,是猴子給一棵樹,是老虎給一座山。

2、因其勢

順勢而為,張夫人舉得是大禹治水的例子,他的父親鯀,面對洪水就是採用堵的策略,最終失敗被殺,而禹就採用了疏導的策略,最終獲得成功。這個管理的本質就是,面對強大能量,只能是順勢而為,而不是各種形式對抗。比如國家有什麼政策,比如勞務的法律,稅務的規定,公司規章,一旦有新的東西,作為管理者就必須適應他。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面對大的實力趨勢,如果對抗,自己會被直接碾壓,死的很難看,而如果我們藉助這種勢力,就能夠讓自己事半功倍。

3、因其時

后稷之所以能播種繁殖百穀,是順應了天時。這個用農耕的例子特別的到位,因為,做好一件事情,不僅僅事情要對,而且時機一定也要對。同樣是創業,早了成為先烈,為別人探路,擋子彈了,晚了失去了機會,別人都崛起了,你哪裡還有生存空間?管理中的時機問題,沒有太多的神秘,兩句話的就能講明白,一句是「雪中送炭」最需要的時候,給他幫助和指導,沒有需要,就製造需要,你才能夠感恩。另一句就是「趁你病,要你命」,對於不順眼的人,找對機會,就能夠牆倒眾人推。

4、因其心

湯、武帥天下而攻桀、紂,因其心也。這句話最為常見,就是社會上不斷說的,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個也是被誤解最多的。因為很多人都片面理解了這個問題。都認為自己對老百姓好,就能夠得民心。其實本質是利用對手的名號,打擊老百姓,這樣樹立了共同的敵人,然後有了共同的敵人,才能一呼百應。不是給與他們好處,而是塑造了共同的敵人。讀讀《史記》周本紀,就能夠看出來,周文王,不斷的資助殷紂王手下的小人壞人,來迫害能人,很快就建立了反紂王聯盟。

想把一個組織管理好,其實本質就是這麼四條原則,只要熟悉了這四條原則的本質,也就牢牢抓住到了管理的核心。其實一切都管理手段都是從這四個原則推理髮展出來的,順其自然的管理策略,才能夠真正的事半功倍。苻堅的這個張夫人,一介女流,這種認識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