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孤單的動物》:因為人類,它們成了地球上最孤獨的動物

2020-04-26     書單

前兩天,青島小珠山的山火復燃起來,從城市裡看去,燃燒的山脈仿佛煉獄。不知是誰突然提到,珠山森林野生動物園就在那片山腳之下。一時間,無數網友都在轉發這條消息,並稱,「祈禱小動物們平安」,「以前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去那裡看動物,希望它們好好的」。

<青島的山火>

可以說,這是幾個月來,書單君在網上看到網友們最溫暖的一面了。即使平時再怎麼喪,看著那些讓人心疼的可愛動物們,誰又不會心頭一軟呢?書單君今天想給大家推薦這本,近幾個月來治癒了我的動物畫冊,《地球上最孤單的動物》。

每當我負能量纏身的時候,看看書里的小動物們,我就感覺,我依然熱愛著這個美麗的世界。


它們美麗得不像地球之物

如果你去翻看豆瓣紀錄片的評分排行榜,會發現,排在前列的幾乎全是關於地球和動物的。

那些小動物似乎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即使我們平時不會去注意它們,但只要看到,就會不由自主地感慨:多虧了它們,我感覺自己被治癒了。

這本插畫集也有著這樣的魔力。本書的作者米莉·瑪洛塔是英國著名的插畫作家,她畫過的《熱帶雨林》,銷量曾超越前幾年大熱的《秘密花園》。

2019年,她在調研了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資料後,選擇了43種不被人們熟知的瀕危動物,繪成了這樣一部《地球上最孤單的動物》。

老實說,其中絕大多數的動物,書單君都是第一次聽說。這些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會見到的動物,光是了解到它們的存在,就足以讓我們感覺到,世界原來比我們想像的,要寬廣和精彩得多。

你知道嗎?世界上有一種虎尾海馬,終其一生只守著一個伴侶。它們笨拙、嬌小,由於游泳能力不強,只能把身體固定在一片珊瑚上存活。

<虎尾海馬>

雌海馬將卵產到雄海馬身上的的育兒囊里,再由「奶爸」守護它們長大。

滑溜溜的歐洲鰻鱺從幼年開始,就會踏上一場長達數十年的旅行。那時,它們身長僅為一厘米,在汪洋大海里漂流5500公里,最終在歐洲的河口聚集,長成成年魚,然後生活在淡水裡。


<歐洲鰻鱺>

一隻50歲的老年漂泊信天翁,飛行距離相當於繞了地球149圈。它們甚至可以張著翅膀讓大腦進入休眠,停留在半空中睡覺。


<漂泊信天翁>

美國莫哈維沙漠的深處,有一片地下洞穴,裡面的水溫堪比浴池,氧氣含量又極低。這裡生活著世界上最孤獨的魚類,魔鱂。數千萬年前,它們的祖先不幸被困在了這片不毛之地,卻依靠自己強大的生存能力,在此安家落戶了下來。


<魔鱂>

同樣棲身在洞穴中的洞螈,仿佛超自然生物一般。它們沒有視覺,可以依靠地球的磁場辨別方向。這種神奇的生物身長僅為30厘米,卻十年不吃飯也能存活,壽命更是達到100年之久。

<洞螈>

有時候很難相信,這些神奇的動物竟然和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它們美麗得不像地球之物,卻又真實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在這個全民皆喪的年份,看著畫冊上這些艱難求生的小生靈們,書單君突然覺得,比起它們面對的生存困境,我們的2020,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嘛。


第一次聽聞,可能就是最後一次


還記得疫情剛開始一個月的時候,所有人都宅在家裡,街道上空空蕩蕩,一些瀕臨滅絕的動物們卻活躍了起來。四川國道上,野生大熊貓在悠閒漫步;巴塞隆納的商業街上,一隻野豬在狂奔。就連多年見不到魚的水城威尼斯,一時間水流也清澈見底,裡面游滿了各種各樣的魚。

人類稍微安分一點,動物們就開始活躍起來了。由此可見,我們把野生動物們的生存空間,擠壓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地步。

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幾千幾萬年都存活了下來的物種們,因為人類,紛紛成了瀕危動物。

戈壁棕熊是世界上唯一能完全生活在沙漠中的熊。缺乏水分,沙塵暴頻繁的環境里,它們都生存了下來,可如今的戈壁棕熊,全世界的數量也不足40頭,人工飼養的更是一頭也沒有。


<戈壁棕熊>

穿山甲,耳熟能詳的小動物,前陣子因為疑似新冠肺炎的中間傳播物種,更是狠拉了一波仇恨,有人甚至提議,要屠殺穿山甲。

殊不知,它是地球上唯一僅存的帶鱗甲哺乳動物,卻也是世界上被非法捕捉販賣得最多的動物,沒有之一。

越是有人倡導保護穿山甲,就有更多的人想要「獵奇野味」一下。如今,它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里。

<穿山甲>

長頸鹿,動物園裡的常客,人們想像中的非洲草原上永不消逝的一道風景。然而近30年里,有40%的長頸鹿滅亡消失。

書單君每次在動物園裡看看到長頸鹿的時候,都忍不住地想,會不會將來有一天,我們給孩子講述這種動物時,它們已經成為了歷史。而未來的人類里,不會有人相信世界上曾經存在過這麼一種,脖子比腿還長的神奇動物。


<長頸鹿>

你還記得長江白鱘嗎。直到它去年年底上了熱搜,我們才知道這種生物的存在。而那個上熱搜的消息,則是宣告長江白鱘滅絕。第一次聽聞,就是滅絕的消息。而在關注震動世界的澳大利亞大火時,我們才知道,考拉的未來已經岌岌可危。

有太多這樣的動物,以近乎滅絕為代價,才爭取到人類對它們的一點關注。與此同時,有人在發起號召保護它們,同時也有「物以稀為貴」的獵奇者們,渴望捕殺它們,去黑市上賣個好價錢。

書單君在一些動物紀錄片里,看到那些活躍於自然的野生動物,總覺得它們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是共同棲息地球的夥伴。

可是夥伴們卻一個接一個的消失了。作惡者是誰呢?人類。


別讓它們永遠停留在畫冊里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書單君一樣,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喜歡去逛動物園。

以前,我逛那些把動物們關在籠子裡的普通動物園,後來覺得太過殘忍,就只去野生動物園。

再到後來,野生動物園裡的海豚表演、獅虎表演,我也統統不看。因為我了解了那些取悅人類的行為,背後殘忍血腥的現實。

我一方面想看看這些動物,來治癒自己的心情,一方面又自責地想,是不是因為有我這樣需求的人,它們才會被捉起來關在籠子裡。


我一邊熱愛著那些動物,一邊又對它們的處境無能為力,不知道做點什麼才好。

《地球上最孤單的動物》的作者想出了一個「做點什麼」的辦法。那就是把它們畫下來,給人觀看。

每多一個觀看畫冊,並愛上它們的人,這些動物的身上就多了一道關注的目光。

只要被看到,就有被拯救的希望。

這是一種多麼微弱的呼救。書單君一邊看著這些美麗動物的畫像愛不釋手,一邊感嘆著,會不會有一天,我們只能在畫冊上看到它們的身影了。

全球有11萬個物種,被收錄在瀕危動物手冊里,而其中的3萬多個物種,直接面臨著滅絕的危機。


<突角囊蛙 >

每天地球的物種譜上,有成千上萬個色彩消失,書單君突然想到,再這樣下去,是不是人類,才會成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呢?

幸運的是,人類活動不可避免地導致動物們數量銳減的同時,科學家和志願者們又在拼盡全力避免它們的消失。

我們普通人能夠做的事情實在太少,但有一點我們也許可以做到。那就是看到它們,熱愛它們,並慶幸因為有它們,這個世界才能如此豐富多彩。


主筆 | 輕濁 編輯 | 黑羊

圖源 | 《地球上最孤單的動物》、部分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Jf1t3EBfGB4SiUwYf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