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1日正式開幕以來,新賽季的CBA常規賽已經進行了半個月。那麼,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有哪些現象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呢?我們不妨一起來分析一下。
廣東:周鵬缺陣帶來的連鎖反應
在備戰男籃世界盃期間,周鵬遭遇了傷病的侵襲。從最新的消息看,周鵬要重回賽場還需要一些時間。他的長期缺陣,無疑也給廣東隊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一方面,由於周鵬在防守端的價值無可替代,廣東只能給易建聯加時間。
上個賽季期間,杜鋒在輪換的時候,一般是讓曾繁日或者蘇偉充當易建聯替補的角色,並在部分時間段擺出周鵬和任駿飛搭檔4-5號位的陣容——其實倆人在防守端的定位更趨近於周鵬站5,任駿飛站4。甚至於和他們倆同時在場的時候,杜潤旺協防不佳的問題也可以被掩蓋住。
但現在,廣東隊需要謹慎對待這個問題了。至少在於四川隊的比賽里,我們明顯觀察到一個現象:易建聯在首節早早進入了輪換時間,休息了幾分鐘之後再和杜潤旺一起出場。事實上,杜鋒在這場比賽的多數時間裡,還是想把杜潤旺【藏到】易建聯身邊,而讓蘇偉(或者曾繁日)和任駿飛在銜接段一起搭檔。
數據顯示:易建聯目前為止場均要打34分鐘,而上個賽季是28分鐘。
另一方面,廣東的空間優勢也會大打折扣。
在CBA賽場,周鵬過去幾個賽季一直是一名優質的三分球射手,也是廣東隊上個賽季走小球風潮的重要資本。但現在,廣東在擺首發(或者說在1、4節)的時候,必須面臨空間降級的風險。
賽季首戰,場上甚至還出現了韓德君對位任駿飛,實際是不管任駿飛專心護筐的場景。當然,任駿飛被放空之後目前為止回應的不錯(三分球命中率43%),類似的情況也存在於胡明軒身上。廣東與其期待著這倆人的三分球準星一直維持下去,不如等待著徐傑和杜潤旺兩名球員及時把三分球準星調回來。
廣廈:李京龍和胡金秋穩中有進
上個賽季結束之後,林志傑就已經確定要離隊。而且,由於趙岩昊尚未痊癒,廣廈賽季初期要在2-3號位上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好消息是,虎父無犬子,李京龍沒有辜負李春江的厚望。
賽季至今,李京龍每場要出戰33.3分鐘,比上個賽季場均多出戰近10分鐘。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能力,李京龍每場要出手8.3次三分球,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39%。如果李京龍能夠維持住這種表現(考慮到李京龍已經連續3個賽季做到這一點,這應該不難),廣廈並不會因為失去林志傑而使進攻下滑,反而會因此受益。筆者現在更好奇的事情是:這個賽季結束之後,李京龍和原帥,誰才是國內最好的無球射手呢?
另外,廣廈一般也不需要李京龍頻繁去對位對方的箭頭人物(孫銘徽、劉錚已經近期回歸的趙岩昊都可以做這種事情),他單防不好的問題也不會特別明顯。
同隊的胡金秋,也在穩中求進。
過往胡金秋走終結型內線的路線時,確實會受益於隊友博洛西斯提供的空間環境。賽季開始前,筆者也確實擔心他的真實命中率確實會大受影響。截至目前,胡金秋的真實命中率確實有明顯下滑,但依然是可以被接受的62.4%。
胡金秋現在真正進步的地方,可能在於防守。往年他和博洛西斯(後者非常拖累防守)搭檔的時候,其實他做的協防工作也達不到CBA頂級標準,廣廈防守端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們的幾位側翼和福特森都是造失誤大神。
現在的情況是,胡金秋在去籃下協防方面做的事情應該比之前更好,他的蓋帽和搶斷數據也比之前更為好看。但現在聯賽才進行了幾輪,胡金秋能否把這種表現維持下去值得我們觀察。
深圳的反現代之路
賽季開始前,深圳引入了傑克遜和沙巴茲兩名【小外援】,以求延續上個賽季的小球風格。
但實際上,深圳的管理層在建隊的時候,只是延續了雙小外援的形式,而沒有延續兩名擋拆手的真正路線。其實原因也很簡單,沙巴茲是一個根本不打擋拆(很難輻射全隊)且球風偏獨(助攻率是外援中倒數的)的球員。
以深圳的配置而言——李慕豪(或者沈梓捷)可以走順下攻框路線,盧藝文可以走外拆投三分路線,顧全、賀希寧可以提供定點三分球威脅,球隊不打擋拆簡直可以用【暴殄天物】來形容。這種現象,也直接造成了顧全的三分球出手頻率比往年有明顯下滑。
讓人感到惋惜的是,深圳在2場過後還換掉了球隊持球投能力(包括三分球)最強的傑克遜,並再次啟用了拜克斯。這樣做的代價是,深圳之後2場的三分球出手比重暴跌,球隊在面對對方的蹲坑策略(比如:擁有韓德君的遼寧隊)時,也缺乏回應方法。
好消息是,深圳終於在最近一場比賽里開始多打擋拆,由拜克斯發起的擋拆來驅動進攻。在顧全缺陣、盧藝文開場受傷的情況下,賀希寧成為了球隊最優質的空間點。
當如果放到一個賽季之中,賀希寧肯定無法在每場比賽之中都維持這種表現。近早把另一個外援換成擁有持球投技能(尤其是持球投三分技能)的小外援,才是深圳的終極方案。
如果浙江隊有一個優質定點射手?
深圳在進攻端需要一名優質的擋拆手,而浙江稠州銀行需要的則是一名國產的優質射手。由於有吳前和鄧蒙的存在,浙江隊在持球側和無球側都能夠提供巨大的牽制力(另一名外援蘭茲博格什麼投射水準目前不好判斷)。
但現在的問題是,浙江隊4-5號位的確實太拖累進攻了。張大宇、張正昕都缺乏射程,朱旭航今年倒是在瘋狂提升三分球產量,但他往年的履歷並不好看,今年目前為止的三分球命中率也是根本不合格的33%。更為糟糕的事情是,這些內線球員也缺乏基本的傳球功底,因而無法用多打策應來規避自己拖進攻的問題。
這樣的結果是:只要鄧蒙打擋拆,對方就可以肆無忌憚地進行夾擊,以此來降低浙江的擋拆威脅。其實,以吳前在無球側的牽制力,浙江隊但凡再多一個靠譜的定點射手,他們的進攻就可以再上一層樓,也足以應對第四節雙方同時擺單外援的情況。
那些護筐糟糕的球隊
其實,浙江隊這些中鋒身上的問題,又何止在進攻端呢?
他們雖有不錯的體型,但根本沒有掌握好中鋒最應該做好的協防技能;他們也不會兼顧身後的空切手,代價自然是護筐效果極為糟糕。與之相對的是:4輪過後,浙江隊沒有一個球員的場均蓋帽次數可以超過0.6次!
浙江隊身上存在的問題,也存在於其他CBA球隊的身上。
同曦沒有哈達迪時,就根本沒有人能夠護筐。與遼寧一戰,同曦在末節只能擺起了2-3聯防(哈達迪在場下休息),但依然擋不住遼寧隊的各種攻筐。無奈之下,同曦隊主帥只能重新放上了哈達迪,但一切為時已晚,且用哈達迪充當單外援必然是以犧牲進攻為代價的。
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四川隊身上。與廣東隊的第二次交手過程之中,單外援出戰的他們頻頻擺出了2-3聯防,但也根本沒有起到理想中的效果。
中國男籃在今年的世界盃上帶上了一個根本不會護筐的中鋒,有部分原因還是:CBA聯賽在這方面的資源太匱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