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圍式老公,甲之砒霜,乙之蜜糖:良好的婚姻關係是建立獨立人格

2019-08-09     小姨媽呱唧呱唧

昨天,「于小彤回應被吐槽渣男」的詞條登頂熱搜。

點進去一看,正是于小彤針對之前在真人秀節目上,朝著女友陳小紜大發脾氣一事做出的回應。

他先是道了個歉。

之後卻說起了人設話題,意思大致是:

「暖男」人設是網友給我安的,在節目裡發了次脾氣後,又說我人設崩塌,給我貼「渣男」標籤。

聽上去甚至還有些委屈?

于小彤說,他努力想做一個暖男,但難免會發一些小脾氣。

他還說,真正的愛情其實也是這樣的。

先不談他是不是受了無腦言情劇的影響,才對「真正的愛情」產生這樣的理解,就說說他用「小矛盾」來定義那次發脾氣。

小矛盾??認真的嗎??

看得螢幕前的我都快有心理陰影了還小矛盾??

01

一場堪比PUA實戰的爭吵!

來,我們回顧一下那次爭吵。

于小彤作為嘉賓上了真人秀節目《我家那小子》,其中有一幕,于小彤在開車,陳小紜坐在一旁用手機放歌聽。

突然,于小彤發現手機歌單上有某個人的歌,便開始追問。

於:這是什麼?陳:這是手機以前的歌。於:這是什麼?陳:我多久都不聽了。於:這是什麼?陳:這是我的歌單。於:那這些是什麼?陳:我不知道,這是以前的歌。於:這是什麼?陳:這是以前的歌。於:這是哪個以前的歌?……

要不是于小彤好端端坐在那裡,我還以為陳小紜在和復讀機對話呢。

于小彤不理會陳小紜的解釋,試圖去看她的手機,於是復讀機又開始了:

「你等一下,我看一眼好嗎?」「我真的看一眼好嗎?這個我比較在乎,好嗎?」「你不給我看我就會很難受啊,你可以尊重我一下嗎?」「你知道我的性格的,你讓我看一眼好嗎?」

在陳小紜明確表示拒絕後,他甚至緊急剎車,去搶她的手機。

隨後是威脅:你再這樣我下車了!

下車後,于小彤依舊不停地重複著:

你可以讓我看一眼嗎?看一眼就沒事了,你是已經刪了嗎?沒有的話,那你可以給我看一眼嗎?

據不完全統計,這句話于小彤短時間內說了17次。

陳小紜試圖解釋時,于小彤又強行打斷,一連說了9次「我知道」,最後落點依舊是「你讓我看一眼就沒事」。

而當陳小紜終於把手機給他看了,他又挑起新的矛盾:

「那你在車裡為什麼不給我看呢?」

「你給我看完就沒事了,就很簡單,為什麼要繞著圈,讓我們吵架呢?」

如果說這裡強行讓陳小紜負罪的行為還不夠明顯,後面于小彤又多次強調:

你對不起的不是聽他的歌,而是不應該騙我。

一次次的責問、怪罪下,陳小紜崩潰了。

陳小紜說:有時候你的脾氣和你說的那些話,和你的音調,會讓我非常地害怕。你的態度,讓我覺得心虛,我覺得自己錯了,可是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錯了。

她沒有錯。

但于小彤卻通過不斷地暗示,把莫須有的罪名扣給了她:

我們吵架都是因為你聽了他的歌;

我搶你手機都是因為你不肯把手機給我看;

就算你給我看了手機,但為什麼不早給我看;

雖然是我逼你不許聽他的歌,但是你聽了就是你的錯……

「我不想買投影了」,直接回家,是對陳小紜「犯錯」的懲罰。

再加上一些「你為什麼要惹我生氣」的質問,更是讓她無力招架。

在陳小紜道歉後,于小彤再反過來安慰,給她擦淚,讓她別哭了,回歸「暖男」身份。

整起衝突看上去是陳小紜「不聽話」、「不守信」而引發的鬧劇。

而我看到的,卻是于小彤在親密關係中難以自持的瘋狂控制欲。

他不允許對方有忤逆自己的行為,並通過不斷地質問、指責、侮辱來給對方施壓,此外,還用話術為自己的無理開脫(比如解釋自己生氣的點不是因為那個人的歌),旨在讓對方產生強大的負罪感,從而更易控制。

這樣的做法,哪裡還是什麼「小矛盾」,簡直是PUA啊!

02

警惕「周一圍」式老公!

于小彤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爭議,就是因為他的所做所為,在親密關係中很可能構成精神暴力,對對方造成傷害。

親密關係有很多種形式,但很多並沒有我們希望的那般美好。

這裡還有個先例,周一圍。

他因為在魯豫訪談上輕蔑diss了妻子朱丹的演藝事業,而遭到了網友的圍攻。

知乎上早就有「如何評價周一圍不曬娃不與朱丹互動」的吃瓜群眾貼,不過大部分人都覺得,藝人保護隱私不曬妻曬娃也正常,沒啥好指摘的。

但周一圍這次在魯豫訪談中的言論,卻讓很多人覺得「沒得洗」。

說這話的背景是魯豫問周一圍,是否會因為同是演員的關係,與朱丹輪流拍戲以便照顧孩子。

在周一圍洋洋自得地說出這番話後,魯豫都錯愕表示:

「這有點太......」

沒想到周一圍卻貢獻了一組油膩表情包,笑言:

「傷人嗎?但是就是這麼回事。」

然而,這並不是這位仁兄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對自家老婆的業務能力表示不屑了,認為她不專業、沒天賦,並且私底下也是以此為日常。

朱丹一開始還掙扎較勁,後來也承認自己「不行」。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不假,但是身為丈夫對妻子的刻苦努力視而不見,對妻子追求事業的熱情不停潑冷水,甚至想以此打擊妻子、讓她放棄自己的興趣事業,難怪吃瓜群眾都不答應了。

在親密關係中,這種行為尤其需要引起重視:

一方對另一方態度輕蔑,言語中多有挖苦、貶低、嘲笑、侮辱、恐嚇、誹謗等情況。

被輕視的一方很容易在長期相處過程中,試圖將對方的這些表現合理化為對自己的「愛」和「在乎」。

於是,Ta們不斷降低自尊,逐漸被「洗腦」,認同對方的評價,覺得自己確實「不行」。

事後,周一圍繼續賣「清高」人設不回應,逼得朱丹又一次出來澄清:

「他對我,真的挺好的。」

目前推斷都是基於朱丹周一圍的公開採訪,以及微博上的隻言片語,他倆私下裡究竟是何種相處狀態外人也無從知曉。

也許真如朱丹所言在外面裝爺們嘴巴難聽,但其實在家裡是「老婆奴」也未可知。

但作為公眾人物,他倆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一言一行都有示範效應,周一圍此番言論很可能被有些人覺得合理並予以仿效。

03

我們該如何對待親密關係?

當然了,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總有人會覺得人家伴侶之間自己覺得幸福就好,旁人不要自行腦補,妄加猜測,畢竟「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但是任何一段健康的關係都有一個根本出發點,即關係雙方平等且彼此尊重。

當然每對伴侶都有各自愛的方式,參差多態,絕不是說用一個標準去放之四海,而是要強調雙方人格是平等的。

至少不應出現一方強行讓另一方負罪,或是肆意貶損另一方的情況。

親密關係間出現的暴力本質上還是權力和控制的問題,它導致的後果就是關係雙方的不平等。

無論何種形式的親密關係暴力,都會使得遭受暴力對待的一方自我認知降低,尊嚴遭貶損,從而產生深深的無力感和依附感。

施暴的一方由此獲得對另一方的壓迫和控制。

附上一張圖表來說明:

圖片及解說文字

唐韻子《親密暴力的循環,是情侶間的惡意》

《知乎日報》

親密暴力有身體暴力(毆打、性暴力等),但也有心理、情感、經濟上的暴力:恐嚇、打壓、讓伴侶心軟愧疚(比如嚇唬對方嫁不出去了、能力不能自足、「沒了你我不能活」之類的);凡事都責怪伴侶、自己不負應負的責任、輕慢或不承認所作所為;孤立伴侶,不讓對方向家人朋友傾訴,讓其親密關係的支持系統坍塌至不存在;經濟上壓制伴侶,不讓其自由行動或獨立自主經濟權利;利用孩子來恐嚇伴侶,使其恐懼、愧疚,害怕會被跟孩子分離;(只適用男性施暴者)利用男權社會成見、大男子主義傳統思維壓制伴侶……

TED上關於家庭暴力的著名演講里就告誡觀眾:

家庭暴力無處不在,無關你的種族、信仰、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它可能以各種方式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一定要學會識別它的發生信號,要有勇氣求助他人讓自己走出這個死循環。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強大的內心,獨立的人格。

明白自我的價值,不依賴來自他人的承認,但也不接受他人的隨意貶低。

別讓親密關係成為拖累自己的鐐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01_dmwBvvf6VcSZvn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