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唱哭千萬人: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2019-10-01     小姨媽呱唧呱唧

無數中國人盼望已久的祖國七十華誕終於到了。

如果有人問,最近聽的最多的一首歌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會是它:《我和我的祖國》。

王菲久違的開嗓獻唱,讓這首老歌又一次席捲全網。

這首流傳將近四十年的歌,兒時聽只覺得旋律優美。

如今聽到歌詞,卻聽出了潸然淚下。

我和我的祖國

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條河

裊裊炊煙 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轍

我最親愛的祖國

我永遠緊依著你的心窩

沒有身份、地域、職業和民族的差別,只有同一種感情在血脈中涌流,它的名字叫愛國。

《我和我的祖國》唱哭千萬人: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1

戰爭與和平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

很多人從沒有意識到,「裊裊炊煙和小小村落」是多麼平靜美好的畫面。

對七十歲的中國來說,真正沒有硝煙的時間還不滿四十年。

如今的我們,可以在夜晚放心大膽地享受繁華的夜市,可以正常地上班、上學、回家,可以在溫暖的家中整夜安眠。

這些我們早就熟視無睹的東西,卻是無數戰亂地帶的人民夢寐以求的。

《我和我的祖國》唱哭千萬人: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在視頻網站bilibili上,有一個旅行博主Neo鹿子最近放出了自己在伊拉克的見聞。

雖然距離伊拉克戰爭已經好幾年了,但這個國家依然滿目瘡痍,學校、住房滿是彈孔,廢棄的坦克和武器隨處可見,正常開車隨時都可能遭遇槍戰。

當人們連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證,還怎麼奢求其它?

我們不是生在和平的世界,而是生在和平的國家」。

還記得聯合國大會上敘利亞代表無助沮喪的身影嗎?

當英美等國家直接無視敘利亞代表的訴求時,這位年邁的老先生只能靜靜地坐在席位上。

他憤怒地拍著桌子,為自己的國家誓死力爭,但卻收效甚微。

他和他的國家,多麼像百年之前的中國啊!

當年,顧維鈞先生憤然拒絕在巴黎和會條約上簽字,但卻挽救不了一個衰落的舊中國。

如今,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再也不用淪落為刀俎之上的魚肉,終於有底氣說「不」。

「落後就要挨打。」中國是挨過打的,而幸運的是,我們已經艱難地走過了那個積貧積弱的時代。

我們的歲月靜好背後,是無數先烈流過的血,是無數人的默默付出和守護。

戰爭與和平,從來不是絕對的,是祖國的強大,給了我們此刻的平靜與安寧。

2

饑饉與飽暖

「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託。」

沒有大海,何談浪花,只有祖國強大了,我們作為個體才能衣食富足。

最近,一則異常可愛的微博衝上了熱搜,內容叫作「只有袁隆平爺爺可以說我胖」。

那些平時聽不得一個「胖」字的網友,對別人可以輕輕鬆鬆用一句「我吃你家大米了嗎」懟回去,唯獨對袁隆平院士滿懷感恩。

這一代中國人對「飢餓」幾乎已經沒有概念了,但家中上了年紀的老人,大多還對過去的饑荒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段子。四十年前,人們最發愁的是「晚飯吃啥」;四十年後,人們最發愁的依然是「晚飯吃啥」。

但前者,是忍飢挨餓,後者,是選擇太多,甜蜜的煩惱。在這兩者之間實現改變的,就有袁隆平和他的團隊。

央視記者曾經在採訪中問袁老:「您是不是特別害怕(饑荒餓死人)的場景再次出現?」

袁老連連搖頭說:「不可能了。」

說罷,長舒一口氣。

他的長嘆,既是為以前缺衣少食的時代感到難過,也是為現在的新一代不必再經受那樣的苦難而慶幸。

這個憑一己之力「喂飽」了大半個中國的老人,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實現著中華民族復興;

真正的民族脊樑是這樣的一群人,一生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3

落後與奮進

「我最親愛的祖國,你是大海永不幹涸,永遠給我碧浪清波。」

有人說,在現在談「愛國」,太空太假,虛無縹緲。

確實,愛國不需要被談論,它其實刻在骨血里。

我,和我的祖國。這兩者從來都是缺一不可。

國之耆宿,天下無雙。

所謂愛國,是本能,沒有人能比一個中國人更愛他的祖國。

不管是80後、90後、00後甚至是10後,我們身上難免有時代留下的不同印記,但內心都有共同的情感——那就是,不忘我們都是中國人。

前幾天,糖豆在幼兒園學會了一首歌《大中國》,他把每一句歌詞都記得特別清楚,每天反覆跟我唱這首歌,「家裡盤著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還有珠穆朗瑪峰是最高山峰」。

他跟我說,我是這首歌的粉絲,寫的太好了,我能找寫歌的人簽名嗎?

我沒有想到,一個六歲的孩子發自肺腑的喜歡這樣的一首老歌,還沒有人跟他講過「什麼叫愛國」,但對他來說,這是根本無須要被教的一件事。

他說他喜歡當中國人。

崔衛平教授曾經做過這樣一個演講:《為什麼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裡面有一段話,至今廣為流長——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

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

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

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中國有今天,不是因為有無數去抱怨「中國能給我什麼」的人,而是有無數用一生去回答「我能給中國什麼」的人。

《我和我的祖國》唱哭千萬人: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xfhh20BMH2_cNUgsV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