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現金流「輸血」 疫情過後餐飲行業或積極擁抱資本

2020-03-30     中國商網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賀陽)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餐飲行業進入「冬天」。隨著各行各業逐漸復工,一些具備規模的連鎖化餐飲品牌開始探索上市事宜。此次疫情讓更多餐飲企業意識到現金流的重要性,通過引進資本、上市融資來抵禦風險、增強自身的「造血」能力。

資料圖 圖片來自CNSPHOTO

資本頻繁入場

近日,火鍋品牌巴奴毛肚對外表示,獲得了一筆近億元人民幣的獨家投資,投資方為番茄資本。

據了解,番茄資本是一家專注投資餐飲品類頭部品牌及餐飲供應鏈項目的專業化投資機構。助力所投企業在國內A股和港股實現IPO,是番茄資本在界內的主業之一。目前,番茄資本已經與多家餐飲上市企業及餐飲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和資金供給,並且與國內數十家布局投資餐飲的投資機構形成長期戰略合作關係。

無獨有偶,俏江南前掌門人張蘭、黑峪餐創投資人劉曉東、觀見餐飲小學發起人汪潔也於疫情期間聯合發起成立了面向餐飲產業的專項基金。據悉,該只名為「易基金」的專項基金主要聚焦快餐類、中產白領聚餐細分品類,規模暫定5億-10億元之間,目標合計參與十個項目。

張蘭表示,「易基金「主要關注以下幾類項目:單月收入1000萬-3000萬元之間的細分頭部品牌,商業邏輯需兼具差異化和創新點;單店盈利模式比較清晰,目前規模比較小,但處於快速增長通道;以及接近上市規模,流動性資金預期比較明確。

「三年內,我們至少要投資十家Pre-IPO餐飲企業。連鎖餐飲企業的經營核心包括三點:大規模人力管理、創新創意和研發、降低融資成本。因此,餐飲行業走向資本市場是必然趨勢。今年下半年,餐企能上市的就爭取上市,先不考慮估值高低。」張蘭坦言。

劉曉東表示,長期看好餐飲行業發展。股票市場中,餐飲消費的回報率並不比TMT(科技、媒體和通信)領域低,未來比拼是體系化的,資本進入會加速餐飲行業的進一步規範化發展。「未來3-5年,或將迎來餐飲上市潮!這個時間還可能會更短。」汪潔強調。

中國飯店協會外賣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趙建峰介紹,長期以來,餐飲業與資本存在一定距離,餐飲上市企業的年經營額在整個產業份額中占比還不到1%。因此,在這次疫情中,越是經營比較規範的企業,受影響越大,就是所謂的「大象先死」。「一方面,剛性支出彈性較小,另一方面,臨時尋找資金確實不易。因此,無論是企業自救還是政府伸手救援,這部分企業都是重點需要關注的對象。」趙建峰表示。

上市對衝風險

作為老牌餐飲人,西貝莜麵村的創始人賈國龍對於上市一直是拒絕的,並曾一度高喊「西貝永不上市」。

賈國龍的這個想法,似乎也在這次疫情中悄然改變。相比起小型餐飲商家,像西貝這樣的直營連鎖企業,由於門店數量眾多、人工成本高企,緊繃的現金流差點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聽到「西貝依靠自身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的求救之後,銀行紛紛向西貝伸出了援手,一向拒絕使用外部資金的賈國龍也在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願意重新評估未來西貝上市的可能性。

「憑藉銀行現有的貸款,西貝扛個半年是沒有問題。但是解決了眼前的危機,企業如何拓寬長期的融資途徑呢?這次疫情對我教育深刻,有些事情不能說得那麼絕,我會重新考慮西貝是否上市。」賈國龍表示。

相比起為了「找錢」而發愁,餐飲上市企業在此次疫情期間則顯得從容不少。

以海底撈為例,與其他同樣停業的餐企一樣面臨損失,中信建投發布研報表示,以停業15天計算,估計疫情造成海底撈2020年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歸母凈利潤損失約5.8億元。但是截至3月27日,海底撈的股價已經出現回漲,較最低點每股27.45元上漲了9%,收盤價為每股30.5元,彰顯投資者對海底撈的信心。

此外,從海底撈最新發布的財報來看,企業現金流仍然比較充裕。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海底撈資產凈額106.3億元,資本負債比率2.2%,銀行結餘及現金22.2億元。在開支方面,以2019年度數據測算,海底撈每月必要支出中,員工成本約為6.7億元,原材料成本9.4億元,物業租金費用每月大約2002萬元。其中,門店停業後,原材料成本大幅降低。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海底撈的帳上現金足以支持其繼續運轉。

此外,同為上市公司的九毛九、呷哺呷哺、全聚德、廣州酒家等,雖然疫情期間股價均出現一定波動。但從可供參考的財務數據來看,帳面現金流總體仍然足以維持企業運轉。其中,登陸港股市場時間不長的九毛九更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從其最新公布的財報來看,2019年九毛九營業收入達26.87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42%;公司全年調整後純凈利潤達到2.17億元,同比上漲174.7%。

政策扶持紓困

值得注意的是,中餐市場雖然體量巨大,但是本土仍然缺乏大型餐飲企業,競爭格局呈現高度分散的局面。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幾千家上市公司,A股港股真正做餐飲的上市公司僅有13家。除了海底撈一騎絕塵,破千億市值外,其他餐飲公司最高市值僅百億出頭。

連鎖化程度低或是主要原因之一。據美團點評聯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餐飲加盟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餐飲行業連鎖化率僅為5%,同期美國約70萬餐飲門店連鎖化率已經達到 30%。

去年年底,安徽餐飲老字號同慶樓上市申請獲得證監會通過,預計將於今年在上交所上市。中國商報記者梳理髮現,目前A股市場中的餐飲上市企業主要為中華老字號,包括全聚德、廣州酒家、西安飲食等。而新興的餐飲品牌更青睞於衝擊港股市場,典型代表包括海底撈、呷哺呷哺、九毛九等。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餐飲行業上市難,主要是因為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管控難的情況,放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加上餐飲行業普遍存在現金收付、帳目透明度不高、會計核算不規範等情況,這也成為其上市之路的一大阻礙。

雖然形式整體嚴峻,但是目前餐飲行業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在近期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表示,為幫扶住宿餐飲企業,目前已經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餐飲等行業,金融機構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還有2月25日出台的下調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等。」冼國義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vrIKnEBfwtFQPkdrRBY.html














李國慶奪權

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