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然水域比較大,魚兒比較分散,我們在野釣的時候會選擇打窩,對於誘魚留魚有很大的幫助。在打窩後會出現一些情況,表示快上魚了,下面就來說說其中的4種情況吧。
1、魚窩出現魚星冒泡
魚星也就是魚嘴裡吐出的氣泡,一般只有大一點的魚才會有魚星,而且不同的魚吐出的魚星是不一樣的,大小,形狀都不盡相同,就像鯽魚魚星一般為單個或者雙個,而且魚星會不斷的移動,這也說明魚的位置一直在發生變化。
如果你打窩之後,窩裡出現這種魚星,說明有大魚進窩了,你只需要等待大魚上鉤即可,不要將魚餌放到魚星處,這樣容易驚魚。
2、浮漂晃動
在沒有魚,沒有水流的情況下,浮漂一般都會靜止不動,如果你窩裡出現很多魚時,經常能看到浮漂晃動,這很有可能是魚窩裡面有魚撞線,這也是魚窩進魚的一種明顯表現,這時候離上魚就不遠了。
3、雜魚鬧窩,雜魚退散
很多人在打窩之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雜魚鬧窩現象,如果你的魚窩出現雜魚鬧窩嚴重,其實這是好事,因為「雜魚不鬧,大魚不到」。首先,這說明你的窩料沒有問題,大魚進窩只是遲早的事情,而小魚鬧窩很可能會引起一些肉食性魚類的注意,進而導致它們進窩。
雜魚退散一般都是在雜魚鬧窩一段時間後,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大魚進窩標識,因為大魚進窩會引起小魚的恐慌,因此小魚鬧窩現象會明顯減弱,這也是為什麼雜魚退散意味著大魚進窩。我們也可以前期釣點小魚緩解一下煩悶的心情,慢慢等大魚來。
4、淺水水漾
大魚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體型大,尾巴盪起來的水多而且有力,尤其是淺水區域,如果出現了水漾,這就是明顯的大魚所為,小魚是做不到的。有時候水漾不是很明顯,卻還是能觀察到水面出現小突起和整齊、有規律的細小、細密的波紋,這也是魚尾盪起水漾的一種,而且同時說明這個釣點的水不是很深。
這就是4個大魚進窩的表現,大家看到這幾種情況的時候,就不要隨意提竿了,以免驚動大魚,導致炸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