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對我們釣魚人來說,則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釣魚「黃金時段」。尤其是秋分之後,可以說只要用心,就不會空軍。
當然了,「用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用心選好一個釣位。釣魚人常說一句話:「三分釣技、七分釣位」。如果釣位選得靠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接下來,咱就簡單聊聊到了秋天,咱們應該把釣位選在哪。
因時而定
進入秋季,氣候變化有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早晚溫差開始加大。在早晚階段,氣溫都處在相對較低的程度;而太陽升起後,氣溫又會大幅回升,甚至能比肩夏天。而在不同的溫度下,釣位選擇自然也要跟著調整。
一般來說,早晚階段我們儘量選擇岸邊的凹進處、主釣淺灘淺水;而到了中午,則儘量選擇鏵尖、突出處,主釣深水。另外,早晚階段的幾個小時要跟著陽光走,哪裡有日照我們就選哪;而在正午階段,則要躲著太陽,找植被茂盛有樹蔭的位置。
因地制宜
不同的釣場地形不同,所以在選擇釣位的時候,還要充分觀察當地的情況,擇優選擇幾個好位置。
首先,如果能找到老釣位的痕跡,那麼可以直接以「後人乘涼」之姿態占之,因為老釣位意味著養了窩、上魚多。
其次,就是基本的選位原則,比如進、出水口,釣腰、釣角,凹進、突出,河流洄彎,有植被、水草等地,都是常見的魚窩所在。如果探知水下地形,那麼深淺交界、低坎深溝等地,也都容易聚魚。看看釣場有沒有符合這些條件的位置,基本都會出魚。
因魚而變
對於日常休閒垂釣來說,前面兩點已經足夠了,不過假如垂釣目標比較明確的話,還是應該考慮一下魚種的問題。比如,主釣小鯽魚可以在河流湖庫,而主釣青草鰱鱅這「四大家魚」,就只能找水域面積較大的釣場。再比如釣鯽鯉這類相對耐寒的魚類,選擇背陰處更容易釣到;而主釣鰱鱅這類喜熱不喜冷的魚類,則應選日照充足的向陽、明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