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時間點別「強迫」孩子喝水,不僅積食還傷脾,別不當回事

2019-07-12     晴葉星空

前幾天去閨蜜家做客,一進門就跟我抱怨,孩子最近食慾不佳,還伴隨著咳嗽,變著花樣給她做好吃的,也就吃兩三口,我把孩子抱過來,摸了摸她的小肚子,又哄著她張嘴看看,就知道是積食了,閨蜜十分疑惑:入夏之後,我也懶得做「大餐」,沒給孩子吃油膩的東西,都是一些清淡的菜,怎麼會積食吶?

等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上躥下跳」玩瘋了的孩子,先抱起茶几上晾涼的白開水,「咕咚咕咚」一大杯下肚,我就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了。炎炎夏日,孩子出汗多,閨蜜就會晾上一大杯水,時刻叮囑孩子喝。殊不知,積食不僅和「吃」有關,喝水的時間不合適、喝水過多,會導致腹脹,胃酸也會被稀釋,容易引起孩子消化不良,進而傷及脾胃。

醫生提醒:這3個時間點別「強迫」孩子喝水,不僅積食還傷脾,別不當回事

1、飯後一小時內

剛吃完飯後,胃裡都是食物,處於飽和狀態,腸胃蠕動十分活躍,胃酸也大量分泌,如果這個時候馬上喝水,就會讓腸胃發脹,沖淡胃酸,影響腸胃的運轉,極大程度的降低了消化功能,讓孩子出現積食、消化不良的情況,妨礙了營養的吸收,最後耽誤孩子發育。

2、劇烈運動後20分鐘內

無論天氣多熱,都阻擋不住孩子愛動、愛跑跳的天性,加上夏季炎熱,所以孩子瘋玩後很容易滿頭大汗,流失很多水分,家長就趕緊遞過水杯,怕孩子口渴,但實際上,運動時腸胃也隨著快速蠕動,如果停下來立馬喝大量水,會給腸胃造成很大負擔。家長應該讓孩子運動後先休息20分鐘再喝水,或者小口啜飲,少量多次的喝。

3、睡覺前一個小時內

晚上睡覺的時候,是內分泌活躍的時候,尤其是生長激素,對成長發育關鍵期的孩子非常重要,但是睡前大量喝水,會導致孩子頻繁的上廁所,降低睡眠質量,耽誤孩子長個。而且,白天三餐,脾胃工作也很「辛苦」,晚上要休息才能恢復動力,大量喝水會加重腎臟和脾胃的負擔,時間長了,讓脾胃越來越虛弱,影響孩子發育長個。

帶娃教你兩招,給孩子改善脾胃、清理積食:

1、平日喝一清:

在孩子開始吃輔食、吃「大人飯」,或者飲食油膩消化不好時,補充雙底聚乳清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一種糖蛋白,它可以有效的提高消化酶活性,改善消化能力,幫孩子把堆積在腸胃的食物殘渣清理出去,改善孩子積食、脾胃弱等情況,還能讓孩子胃口大開,營養吸收好。

2、睡前多揉腹:

孩子的肚臍上方約4寸的位置,有一個叫中朊的穴位,每天睡前家長可以給孩子揉一揉小肚子,用脹腹繞肚臍順時針打轉即可,5-10分鐘,可以刺激中朊穴,促進腸胃蠕動,增強孩子的消化能力,也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讓孩子少生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d_m_GsBmyVoG_1ZxAL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