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媽
月底娃就要正式上幼兒園了,今天學校開家長會,帶孩子提前去幼兒園玩了一天。在家長會上,園長提到了入園分離焦慮,家長們也表示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第一次上幼兒園,對孩子是一種考驗,對父母來講也是一種挑戰。想到孩子自己待在幼兒園,哭得撕心裂肺,父母就心疼到不行。但這也是孩子成長必經的一步,那麼如何能讓孩子和父母在短時間內克服分離焦慮呢?這裡有幾個方法,做好這些準備,父母省心孩子更安心。
1. 父母調整好心態
其實很多家長的焦慮程度遠遠超過了孩子,而且把這種焦慮傳遞給了孩子。父母會擔心孩子去了幼兒園哭不停怎麼辦;萬一被小朋友欺負了,孩子懂不懂得保護自己;會不會生病等等。如果父母太過焦慮的話,可能每天都愁眉苦臉,說到孩子上幼兒園就滿是不舍和擔憂。要知道,孩子都是很敏感的,他能感受到家長的這種焦慮,而這不利於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所以說,家長首先要調整好在自己的心態,要對孩子和老師充滿信任。和孩子提到上幼兒園的事時,表現的積極、愉悅一些。這樣孩子會感覺到上幼兒園是一件快樂的事,從而更好的適應幼兒園。
2. 提前帶孩子熟悉幼兒園
今天上午淘媽帶孩子去開家長會,孩子全程都是跟自己的生活老師待在一起。老師說孩子表現很好,跟老師玩的很開心,都沒有要找媽媽。下午班裡的小朋友都去了幼兒園去熟悉,室內室外玩了一下午,到點都不願意回家。淘媽覺得學校這樣的安排很好,孩子提前熟悉了環境、老師和小朋友,相信到了正式開學的時候能更快適應。各位家長平時也最好能帶孩子多去幼兒園熟悉一下,體驗幼兒園的各種設施,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的好感,這樣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也會更有安全感。或者家長平時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和幼兒園有關的繪本《湯姆上幼兒園》、《我好擔心》、《我愛幼兒園》等,讓孩子提前了解到了幼兒園的生活。
3. 入園後不要拖拉
大多數的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後,看到孩子哭就心軟了,要抱抱孩子、安慰孩子。結果孩子遲遲都平靜不下來,家長一時半會兒也走不了,就這樣一直拖著。或者是有的家長躲在幼兒園的角落裡觀察,聽到孩子哭就要進去哄孩子。有的孩子發現了外邊的媽媽,又哭著要找媽媽。家長這樣做,在無形中就給孩子傳遞了這樣的信息:幼兒園是不安全的,我不放心把孩子放在幼兒園。除了增加孩子的焦慮之外,也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難度。最好的做法應該是,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交給老師後,好好地跟孩子告別「媽媽要去上班了,等你放學來接你。」跟孩子再見後就乾脆地走掉,不要拖泥帶水。
4. 記得按時接孩子
孩子的焦慮一方面來自於分離,另一方面來自於「重逢」。讓孩子對上幼兒園產生積極地認識,就必須要讓孩子體驗到上幼兒園既有分離的傷心,同時又有和爸爸媽媽重逢的喜悅。答應孩子放學要來接他,那就按時達到,不要別的小朋友都被爸爸媽媽接回家了,你家孩子還在門口等你。這樣只會加重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和對父母的不信任感,孩子之後更不願意上幼兒園了。
淘媽說:對於剛入園的小孩子來講,語言是最不熟悉的工具。離開爸爸媽媽的這種悲傷,他們不會用語言表達出來,只能通過哭來表達。所以家長不要怕孩子哭,孩子通過這種方式釋放了自己的負面情緒,慢慢就會緩和過來。馬上就要開學了,如果害怕分離焦慮,家長不妨試試這些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