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村,外出打工掙錢已經是主要的謀生方式,這種情況在普通的農村家庭特別普遍,留在家裡的農民朋友要麼有自己的生意或項目,要麼就是有自己的掙錢門路,不然就是實在走不開,要照料老人或孩子。在筆者的家鄉,節假日裡外出打工的人會紛紛返回家鄉,顯得非常熱鬧,但是在平時就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
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是在家庭經濟的組成中,打工收入已經成了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雖然農村的生活消費水平不高,但是需要花錢的地方卻不少,譬如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開銷、看病費用,小孩子的上學費用,讓外出打工的人肩上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所以,擺在農村人們眼前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收入,以便讓家裡人過上體面、受人尊敬的生活。筆者也曾經和一些外出務工的夥伴討論過怎麼提高收入這個話題,在他們看來,由於自己的學歷不高,在外面很難找到輕鬆的活,只能進廠工作,或是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例如在建築砌築或是做小工,這些工作也不是不好,但是如果要承擔起一家人的生活開銷,就捉襟見肘了。所以他們最迫切的願望,就是想試試其它高薪行業,卻苦於沒有門路或方法。
在筆者看來,農民朋友外出打工如何提高收入呢?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外出打工不僅和家裡人分居兩地,還要承受思鄉和思親之苦,若是能將自己的個人收入提高到一個新台階,對於這些外出的農村人們來說,也是莫大的安慰和支持。
為此,筆者向一位非常關心三農的企業高管請教外出務工的農民朋友如何提高收入,這位高管想了一下後說道:「進城務工的農民朋友,吃虧就是在於沒有高學歷,也沒有過硬的技術,所以只能從事一些薪資不高的體力勞動。而在當前的就業環境下,知識和技術會讓一個人獲得高收入,而如果沒有這兩樣,收入很難上漲。所以,年輕的農民朋友不要一直埋頭於工作本身,如果有機會可以去提升一下自己的學歷,或是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術或本領。」
接下來,筆者和大家聊聊這位企業高管給的兩個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現在外出打工的人員中,80後、90後這樣的年輕人是主力,這些人員中有一些人取得了大專或是本科以上的學歷。但是更多的人員只讀了初中或高中,這樣的學歷在如今競爭激勵的人才市場是沒有競爭力的,於是只能從事一些薪水不高的崗位或行業。怎麼改變呢?就是提升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的學歷提上去。利用業餘時間,可以去參加成人高考讀大學,也可以在網絡上充電,只要你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開闊自己的眼界,就可以去嘗試。
以前農村有一種「讀書無用論」的說法,但是在如今的世界,這句話可能是最站不住腳的。學習實際上是最不虧本的投資,在今年8月,華為宣布對8位2019屆頂尖博士畢業生實行年薪制管理,這8位博士,最高年薪達201萬,最低的年薪也有89.6萬。他們的履歷驚人,科研成果豐碩,其中有兩位還是寒門子弟,真是驗證了那句古話——知識改變命運!
外出打工的人們,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收入,趁著自己還年輕,還渴望變得優秀,那就從現在就開始學習吧。只要你想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當然你要堅持下去,才能學有所成。
在以前的農村,人們推崇掌握一技之長,大家相信只要掌握一門技術,養家餬口是沒有問題的,因此也誕生了很多以技藝謀生的職業,例如木匠、建築工匠、篾匠、石匠等,這些有一技之長的人,不僅收入比一般的農民高,而且非常受人尊重。
到了現代,願意從事這些傳統技藝的年輕人或許變少了,但是「有一項技術傍身,就可以行走江湖」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那現在有哪些技術可以讓農民朋友提高收入呢?筆者來拋磚引玉一下,例如汽車駕駛技術、挖機技術、好的廚藝、數控車床技術、汽車維修技術等。在生活中,這些技術已經很普遍,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去學習培訓,等掌握了一技之長,收入就不會比進廠或從事工地少。
讀者朋友,以上兩種增收方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興趣,選擇其中一種去嘗試。
改變是很痛苦的,但是不改變或許會更痛苦,所以長痛不如短痛,只有自己掌握更豐富的知識或紮實的技能,你才能成為一名人才,讓自己增值的同時,也能讓自己的收入提高,讓自己擁有更多可能,也許過個三五年,你一定會感激自己做出的這個「改變」的決定。
對於上述兩種提高收入的方式,大家覺得可行嗎?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