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搞鵝苗養殖,需要注意什麼?給你5個注意事項,狠狠執行

2019-08-02   農言微語

歡迎來到三農頻道「農言微語」,小編將為你帶來關於農村的趣事和實用資訊。今天為你分享的是:農民搞鵝苗養殖,需要注意什麼?給你5個注意事項,狠狠執行!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三農問題,近年來農村的發展機遇也變得越來越多,一些有種植經驗的人,在農村做起了果樹種植;喜歡玩電商的人,則在農村搞起了農村電商事業;也有一些人,因為看好養殖業,而且返鄉搞養殖還能享受相應的補貼,於是就在農村搞起了養殖。在筆者看來,農村發展的機會很多,但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另外,做事業也要及時規避各類風險,選擇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才更容易出彩。

就拿養殖業來說,這是一個投入很大的行業,而且還要面臨飼養、疫病、日常管理、銷售等諸多問題,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最近也有讀者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他想養殖,但是不知道鵝苗養殖要注意哪些事項?對此,筆者也是找了村裡最資深的養殖戶,希望他可以幫忙解決這個問題。村裡的養殖戶針對這個問題介紹說,把下面5點做好,鵝苗成長的快,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鵝舍的環境

養殖鵝苗前,應先將鵝舍的環境徹底清理乾淨,如果是長時間空置的房間,如果要用於鵝舍,最好是進行一次徹底消毒。因為小鵝在這個時期,身體還不是很好。如果提前將鵝舍進行消毒,可以避免細菌感染,能有效保證小鵝的成長。

二、飼養管理

小鵝破蛋出來,在24小時候要進行第一次喝水。飲水後再開始進食,如果鵝苗非常小,不能主動飲水,最好是由人工進行飲水。不過存在這樣一種情況,鵝苗數量較多,那就要在鵝身上洒水,讓鵝在羽毛上喝水,這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鵝苗的喂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注意喂養的方法,首先初期的喂食是少量的,每天喂食5次左右,其次2周~3周後變為3次左右,最後進入正常狀態,根據不同的生長周期進行飼料搭配,調節喂養次數,這個過程一定不能急。

三、鵝舍的溫度

這一點要引起重視,鵝苗在不同的生長期,它對於溫度的需求是不同的,溫度也會影響鵝的成長,不同批次的鵝苗之間也會略有差異。如果是大量養殖的話,雖然不到足夠的精準。但是有一個通常的做法,就是可以根據不同時期出生的鵝苗來調節。出生1~6天的鵝苗,讓它們處於28攝氏度的環境中;7~14天的鵝苗,則讓它們的鵝舍調到25度左右;15~20天的鵝苗,則可以待在22攝氏度的環境中;21天後,鵝苗在正常的環境中也能正常生長了。

四、飼養密度

在一些養殖戶看來,在一定空間內,養殖的數量越多越好,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鵝苗養殖的密度不宜過大,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鵝苗容易生病,而且還容易發生踩踏導致傷亡。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是,在飼養的過程中,不僅在初期要根據鵝苗的強壯進行分組,此後還要根據生長周期來進行分組,因為鵝的體型是在不斷變大的,所以要繼續分組降低密度,讓鵝群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這樣有利於鵝的成長。(註:一組分為100~150隻為宜)

五、鵝苗的衛生防疫

小鵝因為抵抗力弱,非常容易受到各類疾病的影響,所以在小鵝破殼的第一天,就要接種疫苗防止疾病。在它們的生長和發育過程中,感冒是最容易影響它們成長的,而且很多鵝苗也會邁不過感冒這道坎,如果要提高鵝苗的生存率,一般的做法是喂一些漿水,可以有效防止感冒。

在農村養鵝的朋友們,對於鵝苗的養殖,在日常的飼養管理上,除了上述5點需要注意外,還有哪些事項要引起重視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