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始,杭州陸續在各個老舊小區推出「微更新」,更準確的說法,叫綜合改造。
這是老舊小區更新工程的升級版本,將改造重點和方向從原先的拆建、修補、整治,轉變以「綜合改造」和「服務提升」為重點的有機更新,目標是打造「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有整潔的居住環境、有配套的公共服務、有長效的管理機制、有特色的小區文化、有和諧的鄰里關係」的「六有」品質小區。
改造後的老小區,各項條件可能不比新小區差哦!
70多個老舊小區加入微更新
今年3月初,杭州市建委在每個城區選取了1個小區進行「微改造」,為制定全市老舊小區改造行動計劃提供可借鑑的經驗;緊接著,各區也啟動編制試點方案。
目前,已有70多個老舊小區加入了「微更新」試點。各小區因地制宜,如武林門新村小區安裝智能充電樁、配備智慧門禁及人臉識別安防系統;運河邊的倉基新村,被打造為江南人家風格;老工業區的董家新村保留「工業記憶」等。
接下來,杭州要加快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力爭本月底出台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實施意見、技術導則,計劃用3-4年來完成本輪綜合改造。把老小區面臨的多項改造內容,一次性實施到位,防止輪番施工。
最基礎的一些項目,如水電氣遷改、地下管網、污水零直排、拆違復綠、消防整治、智慧安防、物業改善等,都進行統籌整治。此外要加載更多實用的個性化菜單,比如設置停車泊位、加裝電梯、海綿設施、空間整治以及電動汽車充電等,一攬子解決老舊小區面臨的改造難題,做到建設改造一次到位。
最大的特點是充分徵求民意
在拱墅區,區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拱墅區有住宅小區349個,其中2000年以前建成老舊小區143個,占全部小區數量約四成。如今,已對23個老舊小區實施綜合提升改造。
「個性化定製是最受居民歡迎的。每次設計方案出來,我們都會召開居民座談會,大家一起商量小區的改造風格。」負責米市巷街道老舊小區改造的楊其峰說,最近剛結束了一輪葉青苑小區改造方案的座談,接下去對方案進行微調後,會繼續和居民們商議。
這也是杭州此輪老舊小區改造的特點。
每個小區的改造過程中,都會充分徵求民意,部分城區、街道也會邀請居民代表及「兩代表一委員」,參與方案論證、工程監管、聯合驗收等。
還會創新監管方式,如探索研究老舊小區整治認定標準、提升標準及材料標準等,確保打造百姓滿意的精品工程。
曾經的廣電宿舍要植入運河文化
「葉青苑2000年左右投入使用,這次會有4幢樓房進行改造。」楊其峰介紹,除了樓房外表,還要在小區入口安裝人臉識別等智能管家系統,對雨污管道進行分離,對車庫進行改造。「我們還會在小區內預留加裝電梯的位置,等居民同意後,安裝電梯。」
葉青苑小區的改造將在8月底開始,工期3-4個月左右。
而建設於上世紀80年代、位於運河邊的廣興新村,則邀請了浙江工業大學的教授進行設計,小河街道負責老舊小區改造的戴宗表示,下周就會召集居民們,解讀、商量方案。
在外表上,要和馬路對面的小河直街一脈相承,整體採用民國風貌牌坊風格,牆體材質使用青磚,並植入晚清至新中國成立初傳統運河人家居住文化與運河航運文化。
作為曾經的廣電集團宿舍,這次改造中,還將深入挖掘廣興新村特有的廣電文化,如在小區入口左側,設計電視機陳列牆等。
來源:都市快報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關注樂居二手房,獲取更多購房資訊】
文章來源:都市快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UzOdGwBvvf6VcSZkLp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