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皇子說:請叫我「曹阿瞞」, 長大後登基, 中興大唐王朝

2020-05-24     一隻雄鷹

原標題:七歲皇子說:請叫我「曹阿瞞」, 長大後登基, 中興大唐王朝

?公元705年,距離武則天登基已經有15年的時間,當時的太子李顯發動的神龍革命,讓唐朝的統治權重新回歸李氏名下。而李顯登基之後,唐朝政局並沒有就此平靜下來,反而暗流涌動,各方權勢角力,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李隆基扳倒韋後的那次政變尤為驚心動魄。又有誰知道,這個決定大唐王朝命運的政變,其成敗竟然被一個在歷史上連姓名都不甚詳細的家庭主婦所決定呢。

韋後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必須先滅掉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因為這兩個人不僅地位高,而且在李唐宗室里是最有實力和權謀手段的。

李隆基是不會俯首就擒的,他果敢聰慧十分勇猛。李隆基自幼便十分崇拜曹操,據說私下裡常常讓宮人稱呼自己「阿瞞」。

他七歲那年,有一次帶著衣甲鮮明的侍衛和儀仗隊去覲見自己的祖母武則天,剛好在宮門口碰見正在當值的金吾大將軍武懿宗。武懿宗是武則天的族侄,一貫恃寵驕橫,看見李隆基小小年紀卻派頭十足,就想殺一殺他的威風,於是上前大聲呵斥,並動手驅趕李隆基的侍衛和儀仗隊。

就在隨從們都攝於武懿宗的淫威不知所措時,李隆基卻鎮定自若地走到武懿宗面前,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吾家朝堂之上,干汝何事,敢迫吾騎從!」聲音稚嫩卻嘹亮,底氣十足。後來武懿宗向武則天告狀,武則天不僅不責怪李隆基反而是「特加寵異之。」

就在韋後一夥緊鑼密鼓的策劃自己的陰謀時,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也做好了除掉韋後的計劃:

第一步,李隆基率領心腹,在鍾紹京的接應下進入禁苑,以鍾紹京的官舍作為指揮部。

第二步,由葛福順、李仙鳧率萬騎衛士突入玄武門的羽林軍營地斬殺韋璿、韋播等人,奪取禁衛軍指揮權。

第三步,李隆基進入玄武門坐鎮,同時由葛福順利和李仙鳧分別率領左右萬騎,分兵兩路攻入內功,在凌煙閣前會和。

第四步,待葛順福等人發出成功會和的信號後,李隆基再率羽林軍進入太極宮,全面控制宮中局勢,捕殺韋後、安樂公主等人。

第五步,關閉各道宮門及京師所有城門,分兵搜捕韋氏黨羽,徹底肅清韋後的勢力。

政變緊鑼密鼓的準備著,李隆基率領眾人按照原計劃來到鍾紹京的官舍時,卻見四下無人,大門緊閉,根本沒有鍾紹京的身影,上前叫門,依然是靜悄悄的無人應答。鍾紹京是政變的第一步,關係著整個政變的成敗,李隆基眉頭緊蹙、心急如焚。

門內的鐘紹京也是坐立不安,想自己堂堂朝廷五品官,犯得著跟著臨淄王去造反嗎?眼下,韋後一黨可是牢牢掌控軍政大權,就憑一個小小的臨淄王和他手下兄弟,能翻得了天嗎?

就在眾人都心急如焚時、就在大唐王朝的命運千鈞一髮時,鍾紹京的夫人,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許氏,站了出來,她走到鍾紹京面前,盯著他的眼睛,說:「捨身救國,神靈一定會保佑你,況且你已經參加了密謀,就算你現在後悔,想退出來,事後也是難逃一死!」

一語驚醒夢中人,鍾紹京光顧著害怕,卻忘記了他早已上了臨淄王的船,下不了船的,倘若現在撒手不管,無論成敗,他都沒有好果子吃,還不如跟著臨淄王干到底,捨命一搏!,他疾步走到大門口,打開大門迎接李隆基的到來……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如果沒有這個在史書上名字都不詳細的家庭婦女,或韋氏真的就成為了第二個武則天。但以她的才能,在政治上的作為與武則天有著天壤之別,而李唐的江山,勢必會被其拖入深淵之中。反觀李隆基登基之後,再度開創了一個盛世,唐王朝呈現中興氣象,讓大唐王朝持續輝煌在亞洲大陸之上。

參考文獻:

1. 《舊唐書》.玄宗紀

2. 《資治通鑑》卷21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UWuQnIBiuFnsJQVjt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