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我的故事#
講述 / 陳牧 撰稿 / 團團 全文5692字,閱讀約5分鐘
陳牧:廣東汕頭人,17歲,2019年8月赴義大利開始為期10個月的交換生項目。
我是一名高二的學生。2019年8月,從汕頭赴義大利,開始為期10個月的交換生學習。
我在義大利,住在homestay。如果不是疫情,我將於2020年的6月結束交換學習,回到中國。
因新型冠狀病毒在義大利蔓延,我不得不提前結束交換學習。2020年3月11日,從義大利,經羅馬、泰國,歷經30多個小時的輾轉,回到中國。
目前,義大利的確診人數已超過12.5萬,死亡人數過1.5萬。一路突圍,逃難一般回國的這段經歷,終身難忘。
那不勒斯公民投票廣場
01 我看起來很「危險」?
1月底,義大利的媒體開始頻繁轉播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看著每日都在上漲的確診病例數,我的心揪了起來。
1月22日晚餐時,看著電視上的新聞,我的住家爸爸突然問我:你們那邊是不是有個城市叫「wuan」,好像疫情很嚴重。
義大利語裡「h」不發音,我不知道「wuan」是哪兒,有點蒙……
晚上,我刷到了「武漢封城」的微博熱搜,此時是中國的1月23日凌晨,我的朋友圈裡也全是關於「武漢封城」的討論。
目不轉睛地刷著「武漢」相關的消息:高速路上全是車輛,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正駕車準備「逃離武漢」,也有源源不斷的武漢人想要歸鄉……封城,這是前所未有的。
越看越緊張,我馬上發信息給身在汕頭的爸爸媽媽,讓他們注意安全,做好防護。
媽媽是腫瘤醫院的醫生,是一線工作者,每天都要上班,我很擔心她的安危。
從這一天開始,我的心情變得很低落,每天早上睜眼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數據。每一天的數據增長都讓我非常沮喪。
住家媽媽注意到了我的情緒,走過來抱著我,一邊輕輕撫摸著我的背,一邊柔聲說:「不要擔心,不要擔心。」她很關心我,每天都會問:你的家人在中國怎麼樣,他們還好嗎?
1月30日,兩名湖北遊客成為義大利首個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當天,義大利總理孔特宣布暫停所有往來中國的航班。
我所在的城市,是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旁邊的一個小城,San Giorgio a Cremano(聖喬治阿克雷馬諾)。這個城市不大,很少有外國人來,據說我是城市裡唯一個中國人。
和其他交換生參加活動
來這裡已經6個多月了,我融入得很好。但此時,我走在街上,像一個「異類」。
高一暑假,我報名參加AFS交換生項目。我希望在這個年紀有機會去世界看看,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和觀念。
交換為期10個月,回國後,我將重新讀一次高二。爸爸媽媽很支持我的選擇。
2019年8月8日,我來到義大利。無償接待我的寄宿家庭,是小城本地人,他們一家四口特別熱情。住家姐姐和我同歲,我們念同一所語言類高中:Liceo scientifico Carlo Urbani。
剛到義大利時,一家人來車站接我
日益嚴峻的疫情讓學校里的氣氛也變得緊張起來……我的一些中國同學在義大利其它地區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視,有在街上被人指指點點的,也有在街上被當面辱罵的。
我的義大利語還可以,和當地人日常交流沒問題,但有一些方言不能完全聽懂。在班級里,我開始聽到一些字眼「中國」、「病毒」,他們說得很小聲,但我的心刺刺地疼。
那不勒斯的街道
2月9號,我從錫耶納學習語言課程回來,獨自一人拖著行李箱走在街上。小城很空曠,沒什麼人,我注意到身後跟著三個義大利男孩。
突然,其中一個男孩跑到我面前,看了眼我的行李箱和我的臉,拉起衣領捂住了口鼻,急忙跑回去,低聲和夥伴們說了些什麼。他們三人看了看我,一起轉身跑了……
我看起來很「危險」嗎?也許只因為我是中國人。
我低下頭快步走開。
02 一封信讓我成了「名人」
回到家,我告訴了住家媽媽今天的經歷。住家媽媽不會英語,便去求助住家姐姐,她們一起用義大利語和英語寫了一封信,發表在Facebook上,標題是「寫給我們這個城鎮家長的一封信」。
住家媽媽在信里詳細介紹了我的情況,說明了我是從中國來義大利讀書的交換生,已經在這個小城生活了半年多。她告訴大家,我是一個健康的中國女孩,希望大家在街上看到我的時候,可以友好地跟我打招呼,可以給我一個微笑,不要做一些沒有禮貌的舉動……
我和住家媽媽
當天晚上,這封信在小城的圈子裡傳遍了,Facebook上不斷有新的贊和評論出現。每看到一條新評論,住家媽媽都會很激動地跑過來念給我聽。
有人誇獎我「你很棒!」,有人在評論里刷了滿屏的愛心,還有義大利網友特意用中文寫了「加油」……
很快,我們收到了上百個贊,近百條評論。就連我的義大利數學老師,也發簡訊來慰問我。
這封信在小城裡持續傳播,住家媽媽告訴我,我和住家姐姐的合照,以及這封信的內容登上了那不勒斯的報紙,還有許多當地媒體都想採訪我。
發在社交媒體上的信
家裡的電話不斷響起,一時間,我有些不知所措。
住家媽媽幫我回絕了很多採訪,她告訴大家,她寫這封信是希望我住在這個城市,能感受到溫暖和友善,並沒有太多其他的目的。
幾天後,市長也知道了我的情況。他聯繫到我所在的AFS交換生組織,說很想見見我,希望當面對我表示歡迎。但組織上不希望這件事太影響我的生活,便婉拒了市長的好意。
2月26日,我和住家的大家庭一起參加了一場紀念會活動。住家姐姐唱歌很棒,她將在活動上表演獨唱。活動在當地的教堂舉行,場地不大,有近百人參加。
住家媽媽突然轉過頭對我說,市長也來參加活動了,她想帶我去打個招呼。
我心裡有點緊張,沒想到會在這和市長偶遇。
市長很和藹,聽完住家媽媽的介紹,他笑著和我握手。他跟我說,這個城市很歡迎我的到來,在這裡,我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直接聯繫他,他一定會幫助我。
一封信讓我成了當地的「名人」,許多人都想認識我,和我做朋友。看著網絡上一條條鼓勵和支持我的評論,我心裡暖暖的。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善與惡,有黑暗的地方,也一定有光明……是住家媽媽一家人,和那些愛我的人們,給了我面對一切的力量。
婦女節時,住家爸爸送我的花
03 家在等你回來
義大利疫情爆發得很突然。一夜之間,確診病例從3個到十幾個,幾十個,三天後,人數破百了……
小城街上還沒有人戴口罩,大家似乎沒有感受到疫情正在疾速傳播。
住家媽媽很關注疫情進展,她跟著我一起天天關注疫情新聞,看疫情數據。她想買一些口罩備用,卻發現小城裡根本買不到。跑到市中心轉了一大圈,才買到一包,幾十個最普通的防塵口罩,居然要100多歐元。
義大利不僅口罩稀缺,食物也逐漸開始短缺。住家媽媽2月底就囤好了食物,做好了宅家的準備,到了三月份,超市裡早已被搶購一空。
左二是住家姐姐,坐著的是住家弟弟
狂歡節後,學校也有所行動了。先是短暫休課,到了3月7號,學校決定全面停課,開學日期未定。此時,義大利的確診病例數已經近五千……
在家休課近2周,這期間幾乎沒有出門。3月9日,我接到AFS組織的通知,交換項目提前終止,全部中國交換生馬上回國。
消息來得太突然了,我一點準備都沒有。原本我已決定安心留在義大利,爸爸媽媽也支持我,貿然回來風險很大。但組織的決定是全部人一起返回,我只能和他們一起走。
得知我要離開的消息,住家媽媽馬上給我打電話,在電話里她邊哭邊挽留我,希望我能留下來。我和住家姐姐抱在一起,聽著電話,哭成一團。
我和住家姐姐
誰都沒有想到,疫情蔓延得這麼快,快到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
住家媽媽有兩份工作,平時特別忙,回家也晚,但聽說我要離開了,馬上從公司趕回來。
這天下午,住家媽媽專門做了提拉米蘇蛋糕,住家爸爸做了我最愛的意面。他們的手藝太好了,在這兒住了幾個月,我胖了20多斤。
住家爸爸是做首飾的,我生日的時候,他親手做了一條刻有我名字的項鍊送給我。
下面這條項鍊是住家爸爸送的生日禮物
得知我將要離開,他一大早就開始做項鍊。午餐時,住家爸爸將一個盒子遞給我,我打開一看,眼淚嘩就湧出來了……
這條項鍊銘牌的正中間,用義大利語寫著「Casa ti Aspetta」,意思是「家在等你回來」。
上面還刻著住家的經緯度地址,以及住家成員的名字:Marty姐姐 Valeria媽媽 Minou貓 Fabio爸爸 Christian弟弟 Nonno爺爺。
上面有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名字
我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住家媽媽將我緊緊抱在懷裡。她一直抽噎著,眼睛又紅又腫,「嗚嗚嗚」的哭聲聽得我心都要碎了。
雖然相處只有半年多時間,但他們待我就像真正的家人一樣,在我心裡,他們就是我的爸爸、媽媽、姐姐、弟弟。
我太難過了,像有什麼梗在喉嚨里,一句話都說不出,只有眼淚在流。
他們都是我的家人
午後,住家媽媽陪我一起寫道別信,義大利的同學、老師和朋友們,都來不及和他們當面告別,只能留下信和一些祝福了。
第二天下午就要出發去火車站了,晚上,我和住家姐姐窩在一起,連看了兩部電影,到凌晨也不願意睡。我們說了很多悄悄話,約定我回國之後,也要一直保持通信。
3月10日下午3點,住家媽媽一家幫我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來到了那不勒斯火車站。
這一天,義大利總統宣布全國進入「封閉」狀態,省與省之間的交通陸續停止了。
我回國的機票被臨時取消,住家爸爸好不容易幫我換了最近的一班。
像是趕在「封國」前逃離一般,我心裡卻有太多不舍和留戀。
眼看著火車還有5分鐘就要開了,我背著包,住家媽媽和弟弟幫我拖著行李箱,我們加快步子往前沖。火車很長,一節節車廂望不到頭,好不容易找到我的座位,他們幫我把行李放上車。
火車的鳴笛聲響起,我回頭望著移動的車門,跳下車,一把抱住住家媽媽,大家都圍過來,緊緊擁抱我。我帶著兩層口罩,眼淚鼻涕糊在臉上,把口罩都浸透了。
不舍地鬆開了大家,我跑回車上,透過窗玻璃用力向他們揮手。住家媽媽和姐姐邊小步往前跑著,哭著朝我揮手。
火車開出了車站,住家媽媽一家的身影越來越小,小到看不見了。我渾身顫抖著,坐在座位上小聲哭泣。車廂里有三四個乘客,他們都圍過來,拍我的背,安慰我說,別傷心,沒事的,沒事的。
我哭得停不下來。我戴在外面的那個口罩,是住家媽媽臨行前給我的。這一個口罩,她跑了好多地方,花了15歐元才買到。
戴在裡層的薄口罩已經完全被淚水打濕,我心裡一直告訴自己,不能再哭了,第二天還要坐飛機,口罩要節省著用。
此刻的我還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面對的,是近30個小時不眠不休的輾轉與奔波……
夜晚的那不勒斯灣
04 珍惜每一次相遇
傍晚6點,我到達羅馬火車站,在這裡等待從義大利各地區趕來的中國交換生,我們將一起回國。
我背著一個巨大的雙肩包,還有一把小提琴,身後拖著28寸行李箱。箱子容量有限,大家都把最厚的衣服穿在身上,戴著兩層口罩,我一邊流汗,一邊大口喘著氣。
航班是第二天下午一點半的,從羅馬飛往泰國,再轉機飛廣州。
我們要在羅馬機場邊的酒店住一晚。沒想到走進去,就受到了全方面的「隔離」待遇:測體溫、消毒,進房間後不能出來,餐點會有人將飯放在房間門口,吃完他們再來收。
和其他中國留學生
一大早我們在機場集合,開始辦各種手續。從這一刻起,口罩戴上就不能摘下了。喝水要走到沒人的地方,掀起一個小口子,快速喝一口再戴好。
我穿著厚重的羽絨服,裡面是一層疊一層的衣服,戴著一次性手套,全副武裝準備登機。
飛機上華人特別多,還有幾位泰國人。大家都戴著口罩,彼此保持一定距離,互相不說話。剛坐下來,空乘就拿著酒精消毒液給每一位乘客噴手,整個旅途中要噴很多次。
十幾個小時的飛行,我幾乎沒有睡,我不敢用手碰臉,也幾乎不怎麼吃東西、喝水。口罩濕了就得馬上更換,我儘量讓自己小口小口呼吸。
到泰國時是凌晨,當地氣溫三十多度,我吃力地推著行李,汗嘩嘩嘩往下流。我們一群人跑了一大圈才終於找到了登機口,每個人都大汗淋漓,氣喘吁吁。
空空蕩蕩的機場
3月12日下午一點,飛機降落在廣州白雲機場。
終於回到祖國的感覺很奇異,有興奮和激動,也有一絲絲緊張不安。戴了30個小時的口罩,此刻,我頭暈目眩,身上一點力氣都沒有了。
檢驗檢疫窗口前排著長隊,密密麻麻的人頭涌動著,我不知道今晚自己會被送去哪裡。
爸爸媽媽聯繫我,關心今晚的情況,但我累得話都說不出了。
排隊,填表,測體溫,消毒,做口咽採樣和鼻咽採樣……整整10個小時,整個流程才全部走完。
晚上11點,我被送到汕頭的一家酒店入住。第二天下午,又突然接到電話,說會有救護車來接我回汕頭金平區隔離。
3月13日到3月27日,整整14天,我都一個人住在酒店裡。爸媽很擔心我,但又不能見面,只能站在酒店樓下,朝我揮手。
只能遠遠看著他們
我住在六樓,酒店窗戶只能開一小條縫,頭也沒法探出去,只得隔著玻璃朝他們招手。
爸爸媽媽和姐姐給我送了很多吃的用的,還有瑜伽墊。我在酒店裡沒事就自己做運動,14天,馬甲線都快練出來了。
酒店的隔離餐
27日中午,走出酒店的時候,陽光有點刺眼,姐姐開玩笑說,你終於重見天日了。是啊,我終於能回家了。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這一次的疫情帶給我的影響很大,我在義大利的學習中止了,等暑假過完我將重新讀一次高二。因為疫情,我原本的所有計劃都被打亂了,旅行、考試、學習,錯過了的,難以再重來一次。
但我深深明白,自己所受到的影響,和疫情中心的人們比起來,微不足道。那麼多生命在疫情中消逝,那麼多家庭,在疫情中破碎……想到這些,我的心就止不住地疼。
我很擔心在義大利的住家媽媽一家,我離開時,小城裡已有4例確診病例,之後也許會更多……看著全球各國疫情急速惡化,我卻什麼也做不了。
住家爸爸媽媽已經不能出門工作,姐姐和弟弟也停學了,他們的生活將越來越艱難。我每天都會和他們聯繫,關心他們的情況。真希望,一切能快點好起來。
相信我們還會再見面的
經歷這一次疫情,我改變了很多,心底里似乎更能夠理解別人了。無論是那些憤怒的,指責的聲音,還是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負面消息。在極端的環境里,大家都很不容易,別人也許會因為不了解而指責你,但那不完全是對方的錯。
我去過義大利,在義大利有親近的人,心裡也多了一份牽掛。但在我去義大利之前,那片土地對我來說,只是一個遙遠的名字。
現在,我看到各國的疫情,首先想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世界的每一處角落,都有不幸在發生。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當下,珍惜每一次相遇吧。
-END-
歡迎關注丑故事,看更多精彩的真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