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努力,看得見的改變,你真的不想試試嗎?

2019-07-16     書語人間


靈遙曾經有過一個夢想,那就是,寫作、畫畫、下棋、彈琴、烹飪、插花、跳舞、唱歌……都,嗯,略懂一點。

然而,10000小時天才理論、網絡上大咖們的分享、周圍人的「不可能的,專注一件事情就不錯了」等言論,常常讓我覺得,我是不是太貪心了???

直到讀到了這本《微精通》,我才發現,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01.

最小努力?掌握一切你想要掌握的技能?

真的可行嗎?


微精通,從字面上來,「微」意味著微小的努力,「精通」也許意味著能夠很容易地把你學會的東西展示給別人看。

換句話說,用最小的努力,去嘗試一切你想要做的事情,而且,能夠學有所成?

這這這這這這麼好的事兒,真的有可能嗎?

答案是,是的!

只要你能夠掌握一些「入門技巧」,不斷地練習,你將不僅收穫完成任務後喜悅,還能夠最終熟能生巧,掌握一件事情,無論是15分鐘演講、唱歌、寫對話,還是,煎一個漂亮的雞蛋。

這實在是,太棒了!!!




02.

你為什麼總是半途而廢?

在嘗試第一次微精通前,我們先來看看,都是哪些因素,才讓你一次次地失去動力、半途而廢、心煩意亂的?

也許,在開始前,你曾拍著胸脯,或是在朋友圈裡昭告天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是因為,我們總會在一件事情開始前,高估自己的能力,誤以為自己很頑強、很獨立,可以憑藉著興趣堅持下去。

然而,我們從一開始學習的那一刻,就需要得到回報來激勵自己,尤其是,在嘗試新鮮事物並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時候。

比如,你每天都在網上發一篇文章,卻發現,閱讀量只有寥寥數人,你會不會,想放棄呢?

再比如,你接下來一個課程的推廣工作,卻一個單子都賣不出去,你會不會懷疑自己不是這塊料子呢?

再比如,你堅持跑步了十多天,卻發現自己一點點都沒瘦下來,是不是會想要棄療呢?

可見,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獲得一系列微小的成功,你將很快失去信心,甚至想要放棄,特別是在完全自學的情況下。

再說了,在付出了一段時間和金錢後,你也總想發個圈圈來驚艷一下大家吧?




03.

微精通為什麼有用?


微精通,並不是一個玄學,也不是一頭熱,而是有一套精確的結構喲。

第一步,是幫助你克服障礙,快速把握基本事物的入門技巧。

它既可以是簡單的改進方法,比如,在寫字的時候,把筆握得高一點,或是,在炒蛋的時候,冷鍋冷油;

它也可以是專注訓練某一個方面,如,要掌握站在衝浪板上的技能前,先在家裡的客廳上練習;

它還可以是對某些事情的專注,如,聚焦時,把光聚集在一個點。

入門技巧的存在,使得你能夠很投入地做事情。 因為,你只用安心地告訴自己,知道了技巧就能做了。即便不能很快做好,起碼可以提高速度,讓你有耐心去忍受長達幾小時的練習。

並且,隨著學習技能的推進,你也許到了某個節點後,就再也不需要用這些技巧了。

第二步,克服協同障礙,先專注於一個事情。

我們都曾聽過一句話,叫做,逐個擊破,而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

換言之,無論你發現了多少個技巧,都請記得關注其中一個技能,直到它得到充分運用後,再練習另一個技巧。

比如,你在畫畫時,協同障礙就在於如何畫得又「好」又「像」,特別是在臨摹一幅作品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地去追求100%的復刻。

但是,一味追求「好」是錯誤的解決方案,就算你畫一台歪歪扭扭的桌子,只要看起來酷就好了。甚至,你還可以有點創意,把貓咪的臉畫成三角形,把蘋果畫成方形,只要你喜歡。

因為,重要的是享受繪畫的過程,不是去成為一台照相機,或是成為「梵谷第二」「莫扎特第二」等等。

第三步,就是給自己流出充足的時間,保持開放,然後,嗯,買一套好點的裝備。

比如,如果這是你第一次嘗試烤麵包,那麼,請一定去選擇你經濟範圍內最好的麵粉,和酵母。天知道,糟糕的麵粉會在你烤麵包的時候,給你帶來多少不必要的挫折,最終讓你不得不放棄。

同時,你要多給自己留出點時間,保持開放的心態。一邊烤麵包,一邊卻惦記著沒有做完的工作,或是幼兒園裡女兒,會讓你錯過很多重要的目標,把麵包烤成,嗯,你懂得。

當然,如果你需要,去報一個西點班也是可以。反正,只要學會了,就物超所值了唄。

第四步,是把你的成果展現出來,給自己點掌聲。

我們都需要別人的關注,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自遠古時期以來,一群人永遠比一個人更容易活下去。 並且,有的人,如靈遙我,他人的肯定,是一種強大的推動力。

所以,多給我點「好看」吧~

第五步,是讓你微精通里,多點變化。

我們討厭一成不變的生活,因為,未知,往往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 哪怕,現在還不怎麼樣。畢竟,夢想總是要的,萬一實現了呢?

比如,作者就曾經給自己布置過一個微精通任務 —— 無論何時去咖啡店,都要畫出裡面的杯子、勺子、碟子。

儘管有時,作者一畫就是3小時,有時,不到1分鐘變草草了事,但是,長久以往的堅持,卻讓他感覺自己的觀察力和注意力,也變得越來越好。

所以,你也可以嘗試一下,讓你的微精通,有趣起來。

第六步,是讓你的微精通,成為一間微型實驗室。

每一次微精通,都是一次嘗試,讓你明白,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 所以,你也可以利用微精通,來發現你是誰,體會到螺旋上升的變化,最終讓自己沉浸其中。

因為,與跑過終點那一刻的鮮花和掌聲相比,感受你在奔跑時的一呼一吸,不是更棒嗎?

以上,便是微精通的六個步驟,你學會了嗎?




03.

用微精通,讓你的人生炫酷起來


在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們有一雙對萬事萬物都充滿著好奇的眼睛。這,也使得我們總是願意鼓起勇氣,去學習新鮮事物,再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那時,一個紙飛機、一張畫、一個煎蛋、一個繫鞋帶的方法……等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總能讓我們好多好多天。

慢慢的,我們對「厲害」的要求越來越高。

你要會彈蕭邦、貝多芬、莫扎特的曲子, 才能說你自己會彈琴;

你要像梵谷、畢卡索一樣會畫畫,才能說你會畫畫;

你要把菜,做得和米其林大廚一樣色香味俱全,才能說你擅長做飯;

你要把房間,收拾得像酒店一樣乾淨整潔,才能夸自己賢惠……

我們的滿足,卻越來越少,儘管可以收穫眾人嘴裡的「哇,你好厲害」的誇讚,卻很難收穫做成一件小事,哪怕是「煎一個雞蛋」的感動。

所以,比起去嘗試一件新鮮事情來說,不如回到床上躺著玩手機。

然而,微精通的出現,卻給你一個重新發現自我的機會。

在我們心裡,一直都住著很多個不同的自我,其中一個可能酷愛運動,另一個卻喜歡蜷著不動,一個或許愛好詩歌,一個卻醉心於賺錢。 每一天,正是這些自我都在你的腦海里,不斷地打來打去,消耗你的能量。

不過,正是微精通的存在,你才能發現,正是這些不同的自我,才構成了你的全部。

在開展不同活動時觀察自己,在活動中,去體會活動帶給你的感受,你也許會發現一個在公司里不苟言笑的自己,下班後也可能是一個會在街頭,表演單口相聲的口才達人。

「原來,我也是一個這麼有趣的人呀。 」

當你不在試圖壓抑自己時,你心中的藝術家,也就慢慢地醒了過來,而你,將遇見一個全然不同的自己,這將會是多麼的有趣呀。

以上,便是全書的內容。

很多人都深陷在「成功」的陷阱里,用一個個標準,或是各種數字,來衡量自己的一生,花了無數個小時,去追求一件事情的完美,卻忘了去享受這件事情帶給自己的美好體驗。

其實,只要你樂意,無論是,畫畫、彈琴、寫字、烹飪、園藝、縫紉……等等,你都可以試試看。

沒什麼好怕的,只要邁出第一步,你也能夠做到,像微精通一樣!

祝好!


註:思維導圖來自武靈遙,其他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KZFJ20BJleJMoPMHS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