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書至少讀2遍,每天至少寫15分鐘,是成為一位作家的基本條件

2020-04-19     書語人間

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大家好呀~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寫作的誕生:如何開啟你的寫作之旅》。



關於寫作,你也許會有很多疑問:自己是否有成為一個作家的天賦?或者自己能否像專業小說家一樣真正寫出叫好又叫座的文章?


於是,你可能會進一步猜想,認為那些教授寫作課的老師們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並能透過隻言片語,讓你分分鐘寫出一篇精妙絕倫的文章。


然而,寫作天才並不是教出來的。


換句話說,曹雪芹並不是因為參加了「紅樓夢寫作培訓班」,才寫出了《紅樓夢》這本曠世名作。每一篇叫好又叫座的文章背後,都有著作者日復一日的刻苦練習。



因此,這篇文章里,靈遙將結合書里的內容和自己寫作經驗,來和你聊聊,什麼才是寫作路上的正確心態和有效練習。


01.

作家都是什麼樣的人?


前面已經說過了,寫作本身並沒有捷徑。雖然它和繪畫、攝影一樣,雖然有一定的規律,或是套路可循,但是,你能否很好地把它給應用在你的文章里,更多靠的是你日常的積累。


因此,你如果希望成為一個作家,那麼,首先便要了解作家們都是什麼樣的人,以及作家們都是怎樣工作的。然後,你便要去調整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和你做事的方法,學會用同樣的方法去工作,以利於你朝著設定的目標去前進,而不讓這些事情成為你的阻礙。



那麼,作家都是什麼樣的人呢?


首先,天才作家都有這樣的特質 —— 真正地熱愛寫作。他們往往享受寫作本身,而非寫作能夠帶給自己的附加產品,如,名和利。


換句話說,這類人往往直到生命的終結,都還可以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以及「天真的眼神」。他們不僅對新事物有著快速的反應能力,還對舊事物有記憶猶新的能力,絲毫不會因為覺得乏味,而把它們給快速歸類存檔,放入記憶里。



對他們來說,每一次執筆都是一次新奇的體驗,即便在反覆描寫著同樣的內容,也能夠從接二連三的反覆中,得到全新的體驗。


接著,天才作家們還會經常性地,或是習慣地打磨自己的文字。他不僅會在遇到想要寫的題材時這樣做,還會創造機會,並對其採取相應的行動。



最後,與寫作新人不同的是,作家們往往會知道把腦海里的故事,變成現實世界裡的文字是多麼的不容易。


於是,他們會在真正開始寫作後,對消失的文思、千篇一律的故事,和蹩腳的文字保持寬容的心態,既不會去輕易地懷疑自己,也不會因為遇到了一點兒挫折便放棄自己的寫作夢想。



畢竟,對一個真正熱愛文字,熱愛寫作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給這個世界留下點有價值的東西,更值得欣慰的了。


02.

如何像一個作家那樣去閱讀?

每本書至少讀兩遍!


毫無疑問,凡是對成為作家感興趣的人,都需要學會正確的閱讀方式。


不同於純粹的欣賞式閱讀,這種批判式閱讀要求你在閱讀時,不僅要明白書里都講了哪些知識,還要學會去分析它的寫作風格、寫作結構,或者看看作者是如何處理它遇到的問題的。



因此,為了做到這一點,你首先便要做到把任何一本書都讀兩遍。


第一遍,你需要快速地,不帶任何評論地讀一遍,就好像你對這本書沒有要求,只是欣賞它一樣。讀完後,暫且把它放在一旁,然後拿起筆和記事本。


接著,你需要根據自己剛剛讀到過的內容,寫一個簡要的大綱,給它一個總結性的評價:你喜歡它,或者不喜歡它;你相信它,或者不相信它;你喜歡書里的其中一個部分,而對其餘內容沒有興趣,云云。



然後,你要做的便是接著擴大這些單調的問題。


假如你喜歡它,你喜歡它的原因是什麼?即便一開始你只有一個模模糊糊的答案,也不要氣餒。因為,你還有再讀它一遍的機會。


如果你認為這本書只是有些內容寫得不錯,有些內容很糟糕,那麼便要嘗試著去回答:


1. 這本書里讓你感到糟糕的部分究竟是什麼?

2. 是作者的表述風格讓你難以接受?

3. 是人物雷同,描寫得不夠好?

4. 還是偶爾出現了情節不連貫的情況?


等等。



在回答了這些問題後,你多半會得出兩個不同的結論,要麼清晰明了,要麼一頭霧水。如果你的答案是後者,也不要感到恐懼。因為,對一個作家來說,一本書連著讀上十幾遍都才剛入門,真的太正常不過了。


所以,這時,我們便要開始閱讀第二遍 —— 從第一個詞開始,慢慢地,透徹地開始你的閱讀,要隨時把那些逐漸清晰的答案給記下來。


同時,將那些你認為寫得特別好的段落,特別是那些你難以處理的素材,作者卻可以嫻熟運用的地方,都給標註下來。



稍後,你便可以回到這些地方,在進行更深入地分析了。


如果這是一部小說,相信你在閱讀第一遍的時候,早已經對結局爛熟於心。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在第二次閱讀它的時候,將毫無收穫。請留意在書中較早的部分中能夠提示故事發展的線索。


比如,


1. 引起主要情節衝突的人物特徵第一次被提及是在哪裡?

2. 對此的描寫是自然流暢、複雜微妙,還是讓人感覺生硬?

3. 閱讀第二遍時,你是否有發現任何迷惑性的線索?


等等。


這些線索將會你重新回放作者的寫作過程,讓你去真正地體會到作者的巧妙構思。


舉例來說,小說《理髮》中,林·拉德納講述的是一個搞笑的傢伙吉姆,被一個腦子有問題的保羅給打開槍打死了。(更多內容,請戳:事情的真相,不能只用眼睛去看,要用心去看 |《理髮》書評)



你如果跟著作家的敘事節奏往下走,便會很容易因為他的死感到可惜。因為,幾乎在每一個場景中,作者都在不遺餘力地去渲染這個人是多麼的有趣。


然而,你如果二次重讀,嘗試著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去看待這些事情,便會發現吉姆這個人其實是一個十足的惡棍。


他當著別人的面嘲笑自己的老婆,對曾經在他失約時帶著他老婆和孩子去看馬戲的醫生心懷惡意,試圖強暴鎮上唯一讀過書的女青年朱莉,笑話小時候因為從樹上掉下,摔傷了腦袋的保羅……等等。


最終,他也因為這些曾經做過的惡,最終給自己招來了報應,命喪保羅之手。


因此,你假如想要充分利用別人的作品,那麼便至少要讀兩遍,一遍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另一遍則反覆思考,自己如果是作者將如何去設計情節、如何去描述人物、如何去安排對話,等等。


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真正地讀懂作者,然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向前。



03.

嘗試寫作,

寫下來,然後修改它


在有了充分的閱讀後,你便可以開始嘗試提筆寫作了。


如果你以前只是將寫作視為一種消遣,偶爾為之,也沒有固定寫作時間,或是一定要等到自己有了十足的把握後才動筆,那麼,接下來,你便要努力讓寫作更有連續性。



早晨起來後,先穿上衣服,一個人稍稍地坐一會兒,想想接下來這一天的安排。一般來說,你會十分準確地知道自己今天都有哪些必須要做的事情,會占用你哪些時間。


然後,你便需要從中抽出15分鐘固定的時間,無論是清晨、午後,還是夜晚,開始你的寫作。


接著,這個時間段里,無論發生了什麼,你都要堅持寫上15分鐘(或者更久)。請不要找任何藉口,特別是你感到沒有什麼好寫的時,你同樣可以以「我發現這個寫作練習非常困難,因為……」為題開始你的寫作。


因為,寫作的關鍵,還是在於一個「寫」字,只讓靈感停留在大腦里的人,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個作家。



好了,你現在已經開始踏上了寫作之旅了。那麼,如何才能夠寫得更好呢?


你也許會在很多書里,讀到過「模仿」這兩個字。


然而,你要知道的是,那個你模仿的榜樣,自從帶著強烈的個人天賦特徵開始寫作以來,便按照自己的品味,不斷地對他們的風格和「模式」進行調整,改變,以至於那些孜孜不倦的模仿者,始終被他們遠遠地甩在了身後,畫虎不成反類犬。



因此,你需要儘早從你的文章里,找到你的寫作風格,然後不斷地強化。


換句話說,你如果發現自己在寫作時,很容易被別的作家和作品影響,然後不自覺地拿出自己的作品和別人的大作比較,以致失去了提筆的勇氣,那麼,你便可以嘗試去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然後再試圖從中找到適合你的專攻方向。



接著,你便要開始審視自己的文章,對它們進行自我批評了。這裡唯一的一個要求,便是具體和詳細。


比如,「你有沒有意識到,你對『多彩的』對這個詞用得過多了?每當你急於找到一個精準的詞又怎麼都找不到的時候,便會下意識地用『多彩的』。這個詞也太馬虎了。你為什麼不去看看在你之前讀過的《XXX》里,別的作者都是如何描寫這個場景的呢?」


儘管你對自己的評價不一定會這麼直截了當,不過依然建議你提出儘可能具體的修改建議。這樣一來,你便不得不採取措施把那些隨意的寫作習慣一一改正,然後在下一次寫作時,有所進步。


另外,千萬不要試圖讓別人去扮演第一位「讀者」的角色,而是要拿出一份自己滿意的作品,去聽取別人的意見。


因為,從長遠來看,寫作註定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讓你真正跨過寫作中陷阱的,必須是你自己的品味和判斷力。


所以,保持良好的習慣,多讀、多寫、多改吧~


以上,便是全書的內容。


祝好!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_l0mXEBiuFnsJQVMj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