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那年,顏寧、李一諾一同考入清華,在清華園成為了親密無間的好友。由於成長環境和性格不同,很多人認為顏寧會走上經商之路,李一諾會沉迷於科研事業,沒想到,閨蜜多年後,她倆竟然"互換"了人生。
現如今,顏寧成了清華最年輕的女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而李一諾卻成為了全球青年領袖,前麥肯錫全球合伙人、現蓋茨基金會中國區首席代表。
被稱為"最牛閨蜜"的倆人都在各自領域成為了佼佼者,可是為啥又有人說她倆"互換人生"呢?這就不得不從她們的成長曆程、家庭環境說起。
1977年,顏寧出生於山東章丘的一個農村家庭,雖然家境非常普通,但是她一直被父母視作掌上明珠,一家人都對她疼愛有加。因此,顏寧從小就活潑開朗,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一直保持著對自由的嚮往。
同時,父母對她的管教方式是鬆弛有度、有自由也有嚴厲,比如父母嚴禁她說髒話,不允許隨便去同學家玩,即便要去也要遵守回家時間。
從小沐浴著父母的愛成長起來的顏寧非常在意學習成績,她一直都想用最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就這樣一直穩坐"學霸交椅"直到考上清華。
如果說顏寧有一個非常幸福的童年,那麼李一諾就截然相反了。
李一諾12歲時,她的父母就離婚了,她跟著凈身出戶的媽媽過著四處輾轉的生活。日子雖苦,但是李媽媽一直都很樂觀堅強,這也使得李一諾很小就擁有了一顆足夠強大的心臟。
李媽媽的教育方式也是屬於自由型的,她鼓勵李一諾大膽嘗試,把很多事情的選擇權都交到李一諾手裡。比如,李一諾看中街邊攤一件質量並不好的衣服,媽媽從不阻止她,媽媽表示你認為該買你就買,買回來沒幾天衣服就壞了,從此李一諾就知道買衣服前一定要考慮是否耐穿的問題。李媽媽也不會強求李一諾成績有多好,看著女兒讀書遇到難題,她就會勸女兒:"管它的呢,出去玩玩,放鬆放鬆。"在媽媽的影響下,李一諾一直都很獨立自主。
顏寧、李一諾以優異成績,從不同城市考入了清華,之前兩人的人生從未有過交集。大一的暑假,兩人都因為微積分成績不如意而留校學習,因此慢慢熟悉起來。
雖說都存在微積分成績不理想的問題,但是兩人的性格真可謂天壤之別。一個是從小被父母捧在手心裡的掌上明珠,一個是從小獨立有主見的勵志女孩,她倆經歷不同、喜好不同,偏偏卻十分投緣,自從大一暑假一起複習微積分後,便成為了親密無間的好友。
成為好友後,她倆不僅僅一起玩、一起鬧,還相互鼓勵一起成長。李一諾考托福,顏寧也跟著考;顏寧進實驗室,李一諾跟著進;李一諾泡自習室,顏寧抱著書跟著;顏寧呆圖書館,李一諾一大早去占座……
就這樣,倆人算是建立了深刻的"革命友誼",此後在彼此的人生路上成為了對方的依託和牽掛。攜手共進的日子持續多年,總有分別的一天,後來,顏寧去了普林斯頓大學讀博,而李一諾則去了加州大學讀博。
再後來,嚮往自由的顏寧選擇了從事科研工作,而一向嚴謹的李一諾卻走了經商之路。很多人很詫異,按照性格特點來說,這倆人完全應該互換啊。
2007年,從普林斯頓大學學成歸來的顏寧成了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她率領科研團隊一次次突破科技難題,一篇篇論文發表於國際最有影響力的頂尖學術期刊,她還於2019年,獲得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獎"。她獨立自主、耿直且率真,一頭扎進科研行業卻依然敢想敢做。
2017年,已經40歲的顏寧離開了清華,返回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消息一出,她遭到了來自四方的"聲討",有人說她崇洋媚外,但是她卻不卑不亢地表示:"我已經知道在清華做教授是什麼體驗,現在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去普林斯頓會是什麼感覺。"
並且,年過40,她還沒結婚,有人說這就是女科學家的宿命,也有人說她浪費了自己的基因,可是,她只是淺淺一笑表示:"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而一直被認為會從事科研的李一諾,讀完博士後卻開始從商。拿著11萬美元的起薪,進了大名鼎鼎的麥肯錫。
初來乍到,她沒有背景、沒有經驗,完全從零做起,壓力相當大。這時候,李一諾又發揚了當初讀書時的那股勁頭,不會就學,學不懂就死摳……就這樣,6年後,她成為了麥肯錫的合伙人。
2015年,她見到了比爾蓋茨,兩人暢聊了整整兩個小時。她被這個世界最有錢的人說動,放棄了麥肯錫的工作,擔任了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從此開始幫比爾蓋茨花錢——做社會公益。
已經有3個孩子的李一諾在做公益期間,處處可見的"教育不公平"現象刺痛了她的心,那些富豪可以讓孩子去讀學費高昂的學校,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而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卻還在為有限的教育資源爭個不停。2016年,她自主創辦了"一土學校",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儘可能實現教育公平和對傳統教育方式進行創新。
現如今,顏寧和李一諾這對最牛閨蜜都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她們都因對方的存在,而努力讓自己生活更精彩,也因為對方的鼓勵,而一直向前看、向前走。
這樣的閨蜜情,真是讓人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