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紅燒肉,把子肉就不難,1片肉1碗米飯,香而不膩入口即化

2019-08-02     冬天的冰棒

把子肉是山東特色的小吃,以香而不膩、入口即化而聞名天下,是濟南人從小吃到大的經典美味,傳統的做法是先把五花肉用草繩捆綁結實後,再把它們放入醬油中燉煮而成,成品看似濃油赤醬,其實吃起來鹹味並不重,1片肉,1碗米飯,就是當地人的標配。

製作傳統把子肉的步驟會比較繁瑣一些,需經過燙皮、焯水(煮熟、煮透)、切片、腌制、燜煮等幾個環節,烹飪的時間往往要長達1個小時以上,所以出現了好些改良的做法出來,不僅能儘量縮短煮制時間,而且保證色相味俱全,方法和紅燒肉有些類似。

食材配料:五花肉、食用油、香葉、桂皮、八角、干辣椒、生薑、生抽、老抽、蚝油、鹽、雞精、冰糖、十三香。

製作過程:

首先,準備1塊新鮮帶皮的五花肉,先將它片成大厚片(大約1厘米厚),(這是把子肉最顯著的特徵之一,肉片片的越大片,就顯得越大氣),再將它們冷水下入鍋中,同時,加入少許的去腥的料酒,以及少量的白醋(它可以去除多餘的油膩),煮出浮沫後,撈出控干水分,裝入盤中備用。

鍋中倒入少許的底油,油燒至微熱後,先放入8-10粒的冰糖,小火炒出糖色後,再倒入提前焯好的肉片,翻炒至上色為止。

然後,再加入適量的蔥段、八角、桂皮、香葉、干辣椒、薑片,幾種香料所需的分量如上圖所示,繼續翻炒均勻後,再倒入2碗清水燒開。

然後,再倒入適量的生抽和老抽,它們分別起到提鮮和上色的作用,同時,再放入少許的蚝油,攪拌均勻後,再加入少許的鹽、雞精、十三香調味,以上兩個步驟與紅燒肉的做法基本相同,大家是否覺得非常熟悉呢?

湯汁完全燒開後,立即轉小火併蓋上鍋蓋,慢燉30-40分鐘後,再轉大火收干汁水,最後,再將多餘的輔料撈出,把子肉製作完成,改良後的做法,照樣入口即化,香而不膩,1片肉,1碗米飯,就會讓人感覺十分的滿足!

​溫馨提示:

雖然傳統的把子肉是「不加糖」的,但是糖色是少不了的,冰糖或者白糖熬出糖色來替代醬油,但是使用前者的效果會更加油亮一些,成品也會更加誘人(更加適合南方人的口味),熬制的時候,要控制好火候,切忌熬出苦味出來。

如果覺得熬糖色比較麻煩,懶人的辦法就是用紅燒醬油來替代,但是要記得少放鹽,因為它裡頭的鹹味已經足夠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xS_YmwBUcHTFCnfSSv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