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膳之更年期綜合徵

婦女更年期綜合徵,是由於生理性衰老,在卵巢功能逐漸衰退以至完全消失的過渡時期,所出現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為主的症候群,是婦女絕經前後的一種常見的難治病。最常見的症狀有:潮紅、出汗和心慌;其次是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症狀,如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抑鬱、緊張、情緒不穩、易激動、失眠、多疑、肢體感覺異常、頭暈、耳鳴等。

本病屬中醫「絕經前後諸症」範疇。在歷代醫籍中雖未有專題論述,但根據臨床症狀,中醫認為本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腎氣漸衰,天癸將竭,沖任虛損,精血不足,陰陽失調所致。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絕經前後證候多以腎虛精虧,心脾不足,肝失調和為主。

進入更年期的朋友,飲食方面應適當限制高脂肪食物及糖類食物,總的要求是:三低兩高一適量,即低熱量、低脂肪、低糖類,高蛋白,高維生素,適量的無機鹽類。同時少吃鹽,不吸煙,不喝酒。由於食物對人的情緒有直接影響,輔之以食療可以取得較好效果。

1 桂花元宵

原料:糯米粉、白糖各750克,桃仁50克,蜜餞100克,麵粉200克,豬油、干糖桂花、植物油各適量。

用法:將桃仁、蜜餞切成米粒狀,加入炒熟的麵粉,放在案板上,加白糖、豬油、干糖桂花揉透,用面棍拍打結實,不使其散開,擀成1.5厘米厚的片,切成方粒,即成元宵餡。糯米粉加水和勻,按常法做成元宵。鍋里加油,燒至5-6成熱時將生元宵放入油鍋里炸,炸時用勺背在元宵上輕輕拍下,以使其外皮發鬆,炸約10分鐘,至元宵浮在油麵上,色呈金黃,即已成熟,撈出裝盆,撒上白糖。當點心食用。

功效:補中益氣,潤燥滑腸。適用於更年期綜合徵。

2 豆粉雞蛋餅

原料:黃豆粉150克,麵粉100克,玉米粉200克,雞蛋4個,紅糖50克,牛奶150克,植物油適量。

用法:將黃豆粉、麵粉、玉米粉混勻,加入打勻的雞蛋液、牛奶和適量清水,和成麵糰,做成薄餅,入油鍋煎成油餅。紅糖入鍋,加少量水熬成糖液,抹在油煎餅上,捲起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滋陰養肌,健牌益氣,祛瘀降脂。適用於更年期綜合徵、貧血、慢性肝炎、脂肪肝、高脂血症、冠心病等。

3 大豆大棗鯉魚湯

原料:大豆60克,鯉魚1條(重約500克),大棗15枚,豬瘦肉40克,陳皮10克,生薑片、精鹽各適量。

用法:炒鍋上火燒熱,放入洗凈的大豆,用中火炒至大豆的外農破裂,將大棗洗凈,去核,豬瘦肉洗凈,切片;陳皮浸軟;將鯉魚殺後去鰓及內臟,用精鹽擦去魚身上的黏液,沖洗乾淨,抹乾。炒鍋上火,放油燒熱,將鯉魚煎至微黃,剷出,用水略沖。鍋洗凈,加水燒沸,下大豆、陳皮、肉片、薑片,先用中火煲1小時,再添適量開水,放入大棗和煎鯉魚,用文火燜2小時,加精鹽調味。佐餐食用。

功效:滋補肝腎,健脾消腫。適用於更年期綜合徵等。

4 棗仁粥

原料:酸棗仁30克,粳米60克。

用法:洗凈酸棗仁,水煎取汁,與粳米共煮成粥。每日1劑,連服10日為1個療程。

功效:適用於更年期精神失常,喜怒無度,面色無華,食慾欠佳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