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藥物性食管損傷?哪些藥物容易損傷食管?


什麼是藥物性食管損傷?

藥物性食管損傷的表現主要有咽痛,咽部和食管部有異物感,胸骨後有灼熱感,吃東西時吞咽困難等等,常常會伴有燒心和嘔吐。

為什麼老年人容易發生這個疾病呢?

首先,老年人服藥相對較多;第二,老年人的唾液分泌更少,特別是服用片劑,膠囊劑的時候,容易粘滯於食管上面;第三,老年人的食管有形態和動力學上的異常,由於老年人主動脈弓和心臟相對成年人會擴大,然後壓迫食管,使食管變得狹窄,在服用膠囊劑或片劑等藥物通過食管時就會特別容易發生藥物性食管損傷。

藥物性食管損傷是老年「專利」嗎?

除了老年人,其他年齡段的人群也會發生藥物性食管損傷嗎?其實,不適當的體位和服藥方法也會造成藥物性食管損傷,而且是發生藥物性食管損傷的一個主要原因,有些患者在口服藥物時,往往不喝水或只喝少量水送服藥物,還有不少病人因為病重或者自己不願意起床,在床上躺著服藥或者吃完藥馬上躺下了,這樣都容易使藥物滯留在食管中,導致藥物性食管損傷。

哪些藥物容易損傷食管?

一般哪些藥物容易引起藥物性食管損傷呢?其實,大多數是一些常用的藥物,比如一些抗生素,解熱鎮痛藥,平喘藥物,碳酸氫鈉片,維生素C等等。對於病人來說,生病服藥無法避免,但是藥物性食管損傷通過注意還是可以避免的。

我們來歸納一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服用藥物時最好是站著,坐著服用藥物也可以,但是不可以躺在床上服藥。

服用藥物時需要按說明書上的規定用足量(每次送服藥物的量至少要在100毫升以上)的水送服。

如果病人實在無法站著或坐著服藥,只能在床上服藥的話,服用完藥物後也不要馬上躺下,而是讓病人先在床上坐靠15分鐘後才可以躺臥。一旦發生藥物性食管損傷,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和治療,防止其他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