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一位魚友給養魚老道發來了自己養死了兩缸金魚的經歷,因為介紹的極為詳細,我決定給大家參考一下。
事先聲明,一萬種養魚的方法,就會有一萬個死魚的理由。
如果去究其原因的話,可能會有諸多的答案,而且很多細節我們還是無法追究,最後我僅憑自己的理解,為大家簡短總結一下,各位魚友也可以適當的加以補充。
養魚前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做得很好了吧?
老道你好,我是個養魚新手,將自己的養魚經歷發給你,希望予以指導和給與新魚友們以借鑑:
俗話說水能聚財,一直考慮在家裡養一缸金魚,於是,今年四月份我就開始著手準備了。
養魚必須要困水,這個道理我是知道的,於是專門買了一個大水桶困水。
然後感覺自己沒有什麼養魚經驗,就把該買的東西全部購買了,先是買了陶瓷盆,上口徑55cm,下口徑40cm,高30cm,然後買了外置過濾器、爆苔燈和氧氣泵,全部是名牌。
還有黃粉、藍粉、白粉等各種水族專用鹽,用以預防金魚生病,亂七八糟的一共花了小兩千,東西全部到家後,就是最後的準備階段了,把水放到魚缸里,打開過濾器,還在外面找了一個長滿綠苔的石頭放進去,打開爆苔燈,靜等時間養成綠苔。
第一次養魚就遭遇到了產卵和白點病
水體循環了四天之後,5條蘭壽金魚就到家了,然後按照把魚放到水裡過水一小時、每次替換四分之一水的步驟,前後花了2個小時,之後緩慢的把金魚全部放到魚缸里。
至此,第一缸金魚入缸了,氧氣泵、過濾器全天開著,曝藻燈白天開著,晚上關閉。我想這些步驟,全部都是嚴格按照網上的教程,一步一步來進行的,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了吧?
結果第2天,它們就產下了一缸的魚卵。
晚上回家之後趕快清理掉,換掉了四分之一的水,還把過濾器洗了,但魚缸里還是出現了魚腥味,水體表面出現少量氣泡,不過水質還是比較清澈的。
雪上加霜的是,到了第3天,有兩條金魚的頭上就長出了白點,想著開缸養魚一定要先穩定水質,於是沒有管,只是每天更換四分之一的提前困好的水,水是靜置了4天,結果當天晚上就死了2條,到了第4天,剩下的3條就全死了,至此,第一缸魚以悶缸結束。
第二次養魚階段,重新刷缸養水了
認真反思第一次養魚經歷之後,我認為一方面是金魚下卵破壞了魚缸的水質,另一方面因為不及時治療所以出現了此類情況。
找到原因後,我就立即著手開始第二次養魚,先把魚缸重新洗刷,重新困水,繼續把石頭放在裡面爆苔,等到四天以後,又購買了7條蘭壽金魚,繼續開始自己的第二次養魚。
一開始魚的狀態很好,三天之後才去喂食,缸底開始出現大量的褐苔和少量綠苔,感覺水的狀態應該比較好了。
結果呢,到了第4天,有一條金魚的頭上又出現了白點,一條魚精神很差,一直頭朝下、屁股朝上,介於上次的經驗教訓,趕快下鹽治療吧,找了一個小盆,把病魚放在裡面,加上鹽,時刻觀察它的狀態。
1個小時後把它們放回魚缸里。
再次遭遇金魚產卵和白點病,一缸魚又玩完了
最為可氣的是,第二天中午媳婦打電話說金魚又下卵了,我當時的心態都炸了。
中午請了一個假,立馬回去清理魚卵,這次想著水質比較穩定,清理的很及時又沒有換水,也沒有洗過濾器,這下應該沒有問題了吧?
結果到了第5天,白點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其他4條魚的身上也出現了白點,好吧,那魚缸里直接下鹽,下完鹽觀察一下,它們也沒有什麼不良反應,就上班去了。
等到晚上回來一看,2條魚已經死了,考慮了一下,是不是自己家的水溫太低了,買了個溫度計一看只有17度,網上再一查,溫度升到28度就能夠治療白點病,第6天中午又請了一個假,去買個一個加熱棒,也是名牌,回去之後立馬加上,溫度調到28度,終於可以安心上班了,沒想到晚上回來一看,又死3條,患上白點病的全死完了。
剩下2條,屬於健康魚,調回20度吧,到了第7天早上先死了1條,中午媳婦打電話最後一條也死了。至此,第二缸魚又以悶缸結束。反思一下,是升降溫度過快導致魚的死亡吧。
目前自己準備第三次養魚了,懇請老道以及各位魚友給予指導,謝謝。
這位魚友的問題其實很棘手,很多情況全在細節問題,如果看大方向,幾乎沒有什麼錯
以上就是這位魚友的經歷,事實上給我的感覺就是很悲催,雖然他沒有說明過沒過溫,但我感覺這個不至於沒做,剩下來的加溫過快、下鹽可能過多等問題,未必都是造成這兩缸金魚死亡的真正原因。
因為雖然聊了這麼多,很多細節問題我還是沒有搞明白,不過給我的感覺就是,關於養水、過濾、過溫、過水等程序都沒有什麼錯誤,大方向完全正確,但是魚的質量如何,我確實不知道。
第一點牽扯到了一個什麼問題?就是為什麼兩波金魚全部下到這個魚缸里都會產卵?
這是第一個重點,按理說不至於,如果非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可能壞就壞在那個長有青苔的石頭上,金魚產卵是需要產卵物刺激的,正好又到了如今這個愛情泛濫的季節,所以說,當這些憋了很久的金魚,碰到了一塊長滿青苔的石頭,那麼產卵行動立刻提前,這是首先導致了水質保不住的根本原因。
我是這麼認為的,未必都對,當然第一次清洗過濾是不對的。
剩下來的問題,我感覺可能是本身這塊外來的石頭可能帶有白點,但是也不排除是金魚頭部的分泌物,然後由於水質敗壞,繼而發生了缺氧現象,導致悶缸,第一窩金魚玩完。
因為這個陶瓷缸養魚,我曾經說過了很多次,並不是那麼好玩的,為什麼我要把那些宮鵝移到了整理箱,就是這個原因。
陶瓷缸養魚,別看同樣也是66升水,但是一個小過濾它就玩不轉,更何況還遭遇了金魚大量產卵?
第二次的金魚,不但數量沒減,反而又加了兩條,並且部分做了鹽浴,有可能會傷及到它們的體表,然後又是發現頭部白點,因為第一次的經歷慌了,再加上產卵後的水質又難以維護,導致鹽浴後的體表粘液經由水質刺激,可能大幅度脫落,所以看起來體表全部是白點,開始迅速升溫。
這種情況下,水質清澈未必是真實的水質情況,再加上水溫的提高,綜合因素導致了水體完蛋,大致上據我分析可能就是這些原因吧,即使是真正的白點病,它也不可能從發現之後,兩三天之內觀賞魚全部玩完的,還是水質和水溫造成了一定的刺激,水體毒素超標或者缺氧導致。
簡單總結一下原因
這個事件的原因如果總結起來,可能有以下幾點吧:
一、春天這個季節買魚須謹慎,無論是產卵還是真正的白點。
二、千萬不能放置產卵物刺激金魚發情,尤其是小水體、水質還未穩定。
三、不能鹽浴時間過長,看起來沒有死亡或者沒事,有可能因為時間太長,傷及了金魚的體表,再者就是我也不知道這位哥們到底用的什麼鹽,是否有藥物成分刺激,具體用量是多少,還浸泡了那麼長的時間。
四、再者飼養的密度有點大了,這也是有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的,尤其是現在這個季節。
五、小缸養魚,尤其是金魚產卵,不但要調理水質,一定要把雌魚隔離,它們本身由於雄魚的追逐就體虛,再加上可能之前被鹽浴、水質不好、高溫等原因,肯定先死的就是它們,只要它們一拜拜,就在這個小水體里,28度的高溫泡上一個小時,其他魚全部都會缺氧,在很短的時間內,所有器官都會衰竭,再想回天已經不可能了。
我所能想到的,大致就是這樣,問題是魚已經死了,我們也看不到到底是白點還是頭部分泌物了,據我估計,白點的可能性未必大,既然它們到家都產卵,可能就是追星或者頭部分泌物,見過滿身披著白點的金魚還在那裡繁殖嗎?這種情況很少。
我們也說不準是否這些金魚死於白點,因此我們還是空缸十天或者半個月為好,暴曬、消毒也可以。
然後重新養水,儘量到當地熟悉的魚店或者就近買魚,數量不要多,兩三條為上,最多五條,不要放置帶有青苔的石塊了,也不要個體很大的,然後慢慢養著即可,其他地方該注意的這位魚友基本都注意到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