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說吧,睡眠會不會影響壽命?
大家會異口同聲「當然會影響」!那睡多久會更容易長壽?當然因人而異!有科學家對多項大樣本調查數據表明,一般來說,成年人的睡眠時間在6.5至7.4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壽命也就更長久,睡眠時間低於4.4小時,或睡眠時長超過9.5的人,死亡的危險率會翻番增高,由此可見,睡眠時間長短對壽命影響較大。具體可參考下圖:
那麼成年人是不是確保了睡眠時間只要在約6個半到7個半小時左右,無論「早睡早起」還是「晚睡晚起」就可以更容易長壽呢?答案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早睡早起」的人和「晚睡晚起」的人相比,哪種人更易長壽?
想必大家的周圍也有很多這樣的長壽老人,從他們很小的時候就生活在農村,多年以前就已經形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每晚八九點鐘就困的不行了,早早上床睡覺,第二天早上4.5點鐘就起來干農活或料理家事,幾十年如一日,直到現在也仍然健碩的進入到「長壽老人」的行列,因此,大家都說,你看古人說的對吧,「早睡早起身體好,人也更容易長壽!」這樣的現象就說明「晚睡晚起」的人不長壽嗎?這讓現代社會經常上夜班的人情何以堪?
現在生活在城市裡的老人,大多夜生活豐富,晚飯後,要到外面廣場溜達,或健身跳舞,或打球跑步,回家之後,逗逗孫子,洗洗漱,再看會電視,玩會手機,每晚十點到十一點睡覺的也大有人在,早晨6點左右起床,中午再睡一小覺,這樣的作息相比上文提到的農村老人,可以界定為「晚睡晚起」了,但城市老人長壽的也大有人在,那究竟「早睡早起」易於長壽,還是「晚睡晚起」易於長壽呢?有沒有迷糊了?
睡眠對壽命會產生影響的結論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在睡眠質量、飲食、運動、壓力等方面都是相同的情況,那麼「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對壽命的影響差別不大,然而現實情況並沒有那麼完美!
因為睡眠會受到「授時因子」的影響,諸如睡眠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光照強度等的影響比較大!
早睡早起的人比較順天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晚氣候宜人,排除人為因素,自然光線較暗,適合人體生物鐘節律,因此往往會促進睡眠質量較高,因此那些常年堅持早睡早起的人,大多身體較為健康,皮膚質量較好,這也是因為,在高質量的睡眠中人的五臟六腑得到了更好的調養生息,人體新陳代謝功能正常,因此人的狀態更好,也更有利於長壽。
而那些晚睡晚期的人呢?每晚11點以後入睡,剛睡三四個小時天就亮了,這個時候你的生物鐘就蒙圈了,怎麼剛睡著,天就亮了,剛才不還是黑天嗎?因此你的周身系統,包括褪黑素的分泌,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都處於一片混亂的狀態,必然導致睡眠質量下降,睡醒之後哪哪都不舒服,還何談健康和長壽?
但事物不是絕對的,晚睡晚起的人也可以營造環境,提高睡眠質量,這樣仍然不會對健康產生大影響!
恰好趕上你上夜班,甚至黑白顛倒,那麼在你睡覺的時候,儘量模擬夜晚時候的環境,在溫度、光照、濕度、外界聲響等盡可量與夜晚環境相同,再確保睡眠的時間在上文提到的6個半-7個半左右,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壽命問題!
敲黑板了!注意下面的總結:
綜上所述,「早睡早起」的人和「晚睡晚起」的人相比,都可能是長壽之人,注意做到三點:第一,保證睡眠時間在6個半-7個半左右;第二,睡眠時長保證的前提下,確保較高的睡眠質量;第三,規律作息,養成固定的作息規律,避免一天早睡,一天晚睡等錯亂的作息規律,固定作息規律。這三點都做到了,那麼「早睡早起」的人和「晚睡晚起」的人都可能健康長壽!
關於睡眠和壽命,健康管理師老胡今天和大家討論到此,關於「早睡早起」的人和「晚睡晚起」,您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可以在下方討論區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