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冬至日馬上就要到了,今年冬至日為12月22日,從冬至日開始數,進入民進所謂的「三九天」,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所以馬上到了冬季最為寒冷的時候,隨著氣溫降低,很多人的冬季不好過,身體特別不舒服,尤其是體內寒氣較多的人,更不好過!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如果體內有寒氣,身體會有如下症狀,冬季更為明顯:
手腳涼,冬天更涼;
身體抵抗力弱,動不動就感冒、打噴嚏、咳嗽;
痛經,或經血不暢、有血塊;
小腹贅肉越來越厚,體內有寒,用厚厚的脂肪來防止熱量流失;
愛長痘痘,俗稱「寒包火」,體內寒氣較多,會積累更多的熱氣來驅寒,所以很容易導致「寒包火」,陰虛火旺,表現為臉色差,皮膚長痘痘;
舌苔白、厚膩;
精神萎靡不振,感覺乏力;
脾胃寒涼,容易胃痛、拉肚子……
如果以上症狀占兩條以上,往往說明體內寒氣較大,該管管了,否則身體寒氣盛,陽氣不足,很多疾病趁虛而入!怎麼調理呢?和健康管理師老胡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冬季做好4件事,散掉「老寒氣」,陽氣變足,身體由內而外暖起來
寒氣重別怕,下面這幾件事為你解憂!只要你堅持做!
「純陽之草」泡泡腳
艾草為自然界給人類最美的饋贈,被美譽為「純陽之草」!古代醫書中就有關於艾葉的介紹,李時珍在《本草從新》中記載到:「艾草性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除百病……」
由此可見,艾葉可以調理身體,趕走體內寒濕,所以寒氣大的人,每天睡覺前,用艾葉熬水泡腳,或者將艾草放在40度左右的溫水中,泡上20-30分鐘,泡完腳後,渾身像是做了一次按摩,暖融融的,睡覺也感覺特別香甜、解乏,體內寒氣慢慢在艾葉的驅使下被逼走了!
但提醒您:泡完腳後如果不是儘快上床的話,一定要注意對腳部的保暖,避免腳部著涼,導致寒氣隨毛孔張開再次入侵!
曬曬冬日暖陽
一年四季的太陽是不一樣的,冬日的太陽不灼熱,不火辣……最親近可人,其實這是自然界在呼喚人類,冬日裡多進行太陽浴,正所謂「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
選在無風有太陽的天氣里,走出房門,擁抱太陽,它會幫你趕走體內的寒氣、濕氣,當然最好不要選在正午時間,以上午9-10點或下午3-4點左右為宜,這個時間的太陽光最和煦!
曬曬後背,讓後背暖暖的,整個人從內而外不再感覺寒冷!因為背部分布有人體的督脈,督脈為人體陽氣重要「開關」,打通督脈,老寒氣被逼走,陽氣源源不斷湧出來!
艾灸阿是穴
艾灸是老祖宗留給我們調理身體的妙方,有些人屢用屢爽,深受其益,但有些人卻壓根不接受這種思想,或者自己不了解、不學習,進而不體驗,也就不知道其妙用!
對於寒氣大的人,不妨試試艾灸阿是穴,阿是穴即「不定穴」,也有中醫認為"有痛便是穴",哪裡痛哪裡就是阿是穴!這是對於沒有醫學背景的老百姓最直接的做法,對於趕走寒氣,調理身體有益無害,當然積累和學習一些中醫知識之後再艾灸,調理效果會更好!
吃點「熱食」
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有其自身屬性,食物同樣如此,對於寒氣較大的人,不妨多吃些屬性偏熱的食物,可以進一步趕走寒氣!
牛、羊肉:今年豬肉價格普遍較高,所以趁著「飛豬」時機,偶爾吃些牛羊肉,牛羊肉性溫,可以驅趕人體寒氣,讓脾胃慢慢變暖,陽氣越來越足!
桂圓、紅棗:桂圓、紅棗為補血養血、美容養顏的天然食材,其為溫熱性,很適合體質偏寒的女性,這些食材除了直接食用以外,煲粥、熬湯、泡茶或做成阿膠等,對於逼寒氣,提陽氣都很好!
枸杞:枸杞滋養肝腎、清肝明目,其溫熱屬性可以更好地驅散體內寒濕,而且其為「大眾情人」,與好多食材都可以食用而不相剋,泡茶、煲湯等等,吃法較多,黑枸杞比紅枸杞養生效果更翻倍,除了保留紅枸杞的營養,還因其富含延緩衰老的花青素,受到越來越多養生人士的青睞。
大豆及其製品、奶及奶製品:大豆製品、奶製品除了富含豐富的優質蛋白以外,其為溫性,冬季經常喝,可以提升日人體免疫力,陽氣越來越足,若擔心牛奶中脂肪含量過高,可以選擇低脂純牛奶,不用擔心變胖,其他營養照舊。
好了,體內寒氣大的人,上面這些逼走老寒氣的方法您記住了嗎?
您還知道哪些冬季養生的妙招,可以分享出來哦!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分享快樂!
感謝您的閱讀!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6PmEW8BMH2_cNUgIkZ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