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都知道,在水稻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其需水量是在變化的;稻田水量多,水位保持時間長,對小龍蝦的生長是有益的,但對水稻生長卻不利。稻田養殖小龍蝦,水稻需水和養蝦需水是一對主要矛盾。所以,做好水位調節是稻田養殖小龍蝦的重要一環。
稻田水位控制基本原則是:平時水沿堤,曬田水位低,蝦溝為保障,確保不傷蝦。具體為:3月,為提高稻田內水溫,促使小龍蝦儘早出洞覓食,稻田水位一般控制在30cm左右;4月中旬以後,稻田水溫已基本穩定在20T以上,為使稻田內水溫始終穩定在20-30度之間,以利於小龍蝦生長,避免提前硬殼老化,稻田水位應逐漸提高至50-60cm;
越冬期前的10-11月,稻田水位以控制在30cm左右為宜,這樣既能夠讓稻蔸露出水面10cm左右,使部分稻蔸再生,又可以避免因稻蔸全部淹沒水下,導致稻田水質過肥缺氧,而影響小龍蝦的生長;越冬期間,要適當的提高水位進行保溫,一般控制在40-50cm之間。
具體操作中,可以參照如下四點,分別比對進行:
一、在小龍蝦放養初期,田水宜淺,可保持在15厘米左右,隨著小龍蝦的不斷長大和水稻的抽穗、揚花、灌漿,兩者均需要大量的水,可將田水逐漸加深到30~35厘米。
二、在水稻有效分櫱期採取淺灌,保證水稻的正常生長。
三、在水稻無效分櫱期,水位可調節至30厘米,既可促進水稻的增產,又可增加小龍蝦的活動空間。
四、水稻烤田要輕烤或短烤,烤田時使蝦溝內的水位保持在低於大田表面15厘米即可,確保大田中間不陷腳,田邊表土不裂縫和發白,以水稻浮根泛白為適度。烤田結束後,立即恢復原水位。
(微信公眾號:「湖北小龍蝦」已開通全國小龍蝦每日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