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造一台幾乎沒短板的中端遊戲機?這樣做准沒錯

2019-09-21   非玩家極客Show

前言:

作為一個親戚朋友御用裝機效能手,裝機幾乎成了阿魯的使命。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阿魯也跟電腦城的JS變成了熟人。有人說現在電商都這麼發達且實惠,買配件很少到實體店了吧?但事實證明,電腦城硬體有著線下渠道的優勢,有真比線上便宜。近日啊魯老友的表弟(下稱老弟)開學後要裝機,於是就有了下面這篇分享。

配件到齊,其實並不是全部都在線下實體店買,機箱、電源、水冷則是在電商平台買的,畢竟送貨到家門口,省了不少搬運功夫。在裝機期間還有個曲折,老弟對主機開始要求是2K解析度打遊戲全開特效爽,要上水冷,除此之外對品牌沒啥要求。Poorguy的是,配件都買回來後說固態死活要上西部數據SN750,奈何都買全了,實體店買可沒7天無理由退貨這一說QAQ。最後硬著頭皮跟JS朋友協商,將X470換成上機兩個月,保修同樣為三年的B450主板,替換下來的差價用於升級固態硬碟,哎,裝機最怕這些事。

我的內心OS

配件開箱:

在上一篇裝機中,啊魯幫妹子裝機選用Ryzen5 3600被說浪費了,因此這次還是務實的選擇不帶X吧,更便宜,反正都能超。和Ryzen5 3600X相比,不帶X的3600在散熱器上也要縮水一點,銅芯變成了全鋁,厚度也要薄點。

這塊微星B450 TOMAHAWK主板雖然說是用於樣機,但由於固定螺絲用了膠墊,因此螺絲孔看不到上機痕跡。現在的JS真是機智........

個人覺得散熱片像這樣做大點更實際,至少外觀質感比弄個塑料做I/O裝飾板好多了。

雙顯卡插槽都有加固,不過第一根更加固更全面,美中不足是M.2如果能有兩個就更好了。

6個SATA 6Gb/s接口

後置I/O接口一覽,DVI/HDMI、USB3.0、3.1Type-C都有了。

顯卡用的是藍寶石AMD RX5700,對於老弟只要求2K高畫質玩單機是足夠了,7nm工藝的Navi10核心性能確實給力,

公版RX5700比非公版的價格要便宜300+,還有信仰加成,除了溫度表現可能沒非公那麼優秀,但便宜這麼多確實美滋滋!

在性能上比老大哥5700XT低一級,信仰燈也一併沒有了,不過還有RADEON信仰LOGO。

輸出接口:3*DP+HDMI,支持多屏輸出。

顯卡背面元器件密集,密密麻麻的,感覺用料很足,哈哈。

內存條子方面,啊魯把手上的HyperX Predator DDR4 3600 8G*2條子轉手給老弟了,時序是17-18-18-39,支持RGB燈效,採用紅外同步技術對燈光進行無線同步,在使用兩條以上的同類內存時,不用安裝任何軟體也能實現燈光同步。話說回來,按理說B450不用這麼高頻的條子,畢竟最高才支持3466MHz,但啊魯轉手給朋友也不用閒魚撕逼了,經過啊魯一晚的烤機測試發現,這微星板子在內存支持方面確實厲害,DDR4 3600MHz 8G*2烤機一晚都穩如老狗。

西部數據BLACKSN750 500GB,啊魯知道西部數據出固態很久了,但一直都未上手過,而熟悉西部數據硬碟系列的玩家一定知道西數的黑盤是性能級的代表,這從機械硬碟時代就流傳下來的特色,而BLACKSN750正屬於黑盤系列。

沒有選擇的EK散熱片的版本,雖然只有貼紙,但全黑的配色以及醒目的紅色SN750字樣,看上去還是蠻帥的。

SN750上的做工細節還是不錯的,電容排列整齊,看過某些三線M.2 SSD,電容都東倒西歪,看著就鬧心...........

固態上機照

喬思伯SHADOW光影240幻彩版算是價格和外觀做得比較均衡的產品了,價格比它便宜的燈效沒他騷,燈效比它好看的又要貴上一百,加上看在三年保修的份上,就選了!

水冷頭與水管連接處特寫

水冷頭材質看著像是金屬,看了下資料確實是鋁鎂合金材質,表面有拉絲處理,外觀細節相對而言還是是不錯的,畢竟才399價位。

水冷頭不通電時看著是鏡面

銅底,使用前記得撕膜

遙控器和ARGB控制器

如果你主板有5VRGB接口的話可以不用控制器,水冷直連主板來控制燈效,但如果沒有的話就要用到ARGB控制器了。你可以通過遙控器隨心切換燈效的顏色、種類、變換速度。

水冷排特寫,鰭片密度還是比較高的,內有14 條熱交換水道。

微星550G全模組電源,看著是不是有點眼熟?啊魯覺得它就是酷冷至尊MWE550的馬甲版,哈哈。兩者價格也差不多,領券到手469,某貓能做到439更低,80PLUS金牌認證,5年質保(前3年換新),單路12V輸出,最高功率549.6W,拖動R5 3600+RX5700是足夠了。

九州風神魔方550主機箱,機箱是老弟自己挑了,在茫茫機海中看中它,估計是因為簡潔的外觀吧?

機箱側面名為龍鱗通風口,用於安裝冷排時的散熱。

陽極鋁把手,把手邊緣採用鑽石車工藝拋光,其餘為磨砂材質,觀感和觸感都OJBK。中央印有GAMER STORM字樣,側板玻璃採用磁吸方案,實際拆裝體驗下來,磁吸還是吸得挺牢固的。

機箱頂端帶兩個USB3.0、音頻接口,兩側的分別是電源鍵和重啟按鍵。

機箱內部一覽

背部支持安裝兩個SSD

玩家風暴

電源倉帶半透設計,對於這個設計,某些喜歡玩燈的電源應該很高興,哈哈。

前端和側面最高可兼容360冷排,前面板的位置還帶抽拉式防塵網。

電源倉前方還能容納一個3.5寸硬碟架,不過裝了的話360冷排就不能安裝在側面了。

機箱底部也有抽拉式防塵網,帶框架,比某些品牌上的薄如蟬翼防塵網好不少,安裝清理都省心。

機箱尾部標配12cm風扇

裝機完成

半透電源倉這個外觀確實很贊!

性能測試:

DDR4 3600MHz 8G*2穩如老狗!

和同為6核12線程的i7 8700K相比,單核還是落後點,多核能做到輕度吊打。

AID64內存讀寫測試

內存讀寫飆到5000MB/s,喜聞樂見喜聞樂見!

CINBENCH R15測試

象棋得分2W3

3DMARK跑分一覽

遊戲性能測試,在2K解析度高畫質下,R5 3600+RX5700都能比較流暢的玩當今熱門單機大作,幀率都在50-60左右,最新的戰爭機器5也毫無鴨梨!

西數SN750黑盤通電時間為0,船新

CrystalDiskMark

AS SSD Benchmark

AnvilStorageUtilities SSD Benchmark

從實測數據來看,西部數據BLACKSN750 500G的性能表現不俗,讀取速度甚至超過包裝標稱的3470MB/s!寫入成績也不錯,有2600MB/s。

總結:

我帶你們打!

最後沒什麼好總結的,最想說的就是幫人裝機需謹慎,需求要定配置時就拍板確定,不然最後坑的是自己!感謝閱讀全文,喜歡的不妨點贊評論關注三連哈!